绝想首页

[转载]康乐笔记:简明印度经济史 & 谁比谁更中产

黄蒙 [柔情] 2013-03-08 23:52:58 星期五 晴天 查看:141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康乐学术笔记

http://lekangspace.spaces.live.com/

作者可能为在读博士

 

印度是一个贫穷的国家,甚至是所有我去过的国家中最穷的。说说我的一个观察吧,比方说我在德里先后呆了一个礼拜,甚至连一个自动售货机都没有找到过。这正是印度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在无论是World Bank还是IMF的排名里最多只能排到113位的最好佐证。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动售货机的多少意味着这个国家是不是贫穷?道理很简单,贫穷和富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人均收入高的国家才是富裕,人均收入低的国家才是贫穷。你想要卖点香烟、饮料、矿泉水什么的,在一个人均收入很低的国家,专门找伙计开一个小店或许是划算的,但是在一个人均收入很高的国家,每天卖东西赚的钱还不一定有伙计的工资多。也许还有人会想,那我自己开不就得了,就不用给别人发工资了。我说你傻啊,如果开店赚的钱还没有雇人的工资多,你还开什么店啊,直接找事做让别人来雇用你不就完了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自动售货机总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自动售货机总是很少。在发达国家里,每一次技术的选择都会尽量朝着节省劳动力的方向。我去过新加坡和日本,那里遍地都是自动售货机,韩国就要少一些,马来西亚和泰国就要更少,但还是多过中国。至于印度,前面说了我在德里先后呆了一个礼拜,甚至连一个自动售货机都没有找到过,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印度在这些国家中间是最穷的——下面有张图,你看连 IMF都这么说。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印度是一个标准的穷国了,但事实上,至少和我们中国相比,印度并不不是一直都那么落后的。

先说说1950年以前吧。印度和中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起在工业革命以后被西欧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估计,从公元0年到公元1950年,印度和中国各自花了一千九百五十年的时间,所取的成绩仅仅是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从450美元“提高”到了619美元和439美元(严格地说应该是1990年的国际元,Geary-Khamis dollar)。

这里面是有一些偶然的因素。比方说中国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比印度要富余,明清盛世的时候其实一度冲上了600美元大关,直到后来遭遇了太平天国以来的各种悲剧才跌到了谷底——否则辛辛苦苦地发展了这么久,人均产出反倒比西汉末年少了11块美金,这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不过更重要的因素还是之前我提到过很多次的“马尔萨斯陷阱”。在工业革命之前,任何一次难得的技术进步之后,人口都会出现补偿式的上升,这就使得好容易才出现人均增长很快就被新增的人口摊掉了。因此在整整一千九百五十年的时间里,印度和中国其实都没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人均增长,尽管在这段时间的最后一两百年里,印度赶上并稍微超过了中国。

好了,上面这张图就是中印两国从公元0年到1950年的人均GDP,数据来自安格斯·麦迪森的估算。现在我们知道的是,在1950年,也就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次年,印度共和国成立的当年,印度的人均GDP619美元,相当于中国(439美元)的1.4倍。

在接下来从1950年到1978年的将近三十年里,同时成立的中国和印度在各个方面都有意无意地展开了“竞争”——双方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双方都是来自亚洲的新兴力量。这里的竞争既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政治上,1961年那场教训式的边境冲突之后,重新崛起的中国似乎已经丧失了把印度当作对手的兴趣,中国人认为自己和美国、苏联是一个档次的国家,那时候专门有一个词叫做“中美苏大三角关系”;而印度连续打了三次轰轰烈烈的印巴战争,最后却被认为和巴基斯坦一个档次——中国在政治上赢得相当彻底。

但是经济上稍微有点不一样,这三十年中国其实一直在背后追赶着印度。前面说了1950年中国的人均GDP相当于印度的70%,我们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一边辛辛苦苦地折腾自己,一边奋力在1978年,也就是确定要搞改革开放的第一年,终于追上了那位在政治上几乎已经被我们无视的邻居。

上面这张图就是1950年-1978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顺便说一下,一看到那条红线的剧烈抖动,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今天要强调“不折腾”了。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的是,1978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979美元,一百多年来第一次超过了印度(966美元)。

再往后就简单了。1978年以来的故事相对来说大家比较熟悉: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迎来了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下面这张图是1950年-2008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也就是说序列上包括了最近的三十年。其中1999年和1999年之前的数据仍然是来自安格斯·麦迪森,2000年和2000年之后的数据来自于IMF的一个统计,两者稍微有一些不一样,我简单地按比例折算了一下——这张图告诉我们,如果说1978年我们的人均收入只是刚刚追上印度,那么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我们已经远远地将印度抛在了后面。这一次我们的优势不再仅仅是政治上的,更是全方位的。

这里面我想有两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是印度在1991年也开始了它的经济改革。这个改革和我们很相似但是又稍微有一些不同。我们知道,1978年之前中国是一个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印度在1991年之前却是一个私有制的计划经济。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很容易理解,这个工厂是国家开的,国家、或者说中央计划委员会,当然是想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印度是一个私有制经济,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同样是中央计划委员会说了算,靠什么?只能靠无处不在的政府管制。

现在我们都知道,计划经济是极其没有效率的。不过对比中国和印度两种不同的计划经济,我想或许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结合相对来说还要更好一些。至少在1978年以前,我们一边折腾自己还一边追上了印度,这个世界上真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第二是印度1991年之后的增长也很出色。大家看上面那条蓝线,再和下面这一条做个对比。事实上它们根本就是同一条。之所以我们看上去的感觉截然不同,完全是因为上面那条红线表示的中国增长得太猛了,猛到相比之下印度每年6.4%,每11年就要翻一番的高速增长,在中国面前都只能黯然失色。

那么一个高速增长的印度对我们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撇开至今依然没有解决的边界问题不谈,我想郭凯的话启发了我:

……最近我改变了主意,为什么不可以有一个强大的印度?其实,我们把事情再想得宽阔一点,如果这个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像美国一样富裕,这对整个世界是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我越来越觉得,印度的崛起对中国是机会。替代也许是会发生,无非是NIKE改为在印度做鞋而不是在中国做鞋。但是一个1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当他们的人群开始有钱消费了,对于中国的企业又是多么大的机会?

——其实道理就是如此。

 

谁比谁更中产

 

 

 

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009 9 24《南方周末

刘瑜

 

暑假回国,看电视上采访张铁林,他感慨他的英国女儿如何花钱节约。带她逛商场,求着她才肯买一条牛仔裤;给她信用卡在英国花,几个月下来才花了一千多人民币。最后张铁林说:其实我们国内很多人的生活水准早就超过西方国家了,而我们自己很多人都不知道。

       这话也许过于笼统,因为金领阶层的中国和民工阶层的中国,显然不能同日而语。但就中产阶级而言,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回国期间,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我国内的朋友比国外的朋友敢于吃餐馆、买衣服、买书——鉴于我在两地的朋友都分别属于两地的中产阶级,所以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008年世行统计的人均购买力GDP,英国3.5万多美元,中国5900多美元,英国是中国的6倍左右。如果将这一差异机械算作生活水准的差异,那么似乎是英国人每到外面吃6餐饭,中国人到外面吃1次;英国人每买6件衣服,中国人买1件。但事实似乎恰好相反:我的英国同事们不轻易到外面吃饭,买书总嫌贵,说到买房,我们系740岁以下的同事里,只有两个买了房。

       在此我不妨暴露一下隐私(英镑对人民币目前大约是111):我的年薪是4万英镑左右,均摊到每个月也就是3400英镑左右。扣除养老金6%,税收20%(中档税),全民保险8%(那些说欧洲免费看病的人请注意这个数字),房产税140多镑(英国租房买房都要交房产税),最后到手也就是2400英镑左右。要知道,剑桥市内一个稍体面的两室一厅月租1000镑左右,学龄前儿童托儿所一个月要800镑左右。

       有些人似乎热衷于拿中国的大都市生活成本和美国中西部农村比,或者拿中国顶层消费标准与西方平民生活比,从而得出误导性的结论,说中国物价已经赶美超英。那要拿伦敦和贵州县城比呢?拿华尔街银行家和中国工薪阶层比呢?拿英国Tesco超市和北京五道口的华联超市比:一打鸡蛋华联17元左右,Tesco3镑;牛肉中国20元一斤,英国6镑;猪肉中国13元一斤,Tesco3镑;灯笼椒中国1.68元一斤,Tesco2英镑;鸡胸华联7元一斤,Tesco4镑左右;胡萝卜中国1.5元一斤,Tesco0.4镑。就是说,日常食品Tesco比华联贵28倍不等。有一次,我问我们系一个博士生每天都做什么菜,他笑着说:那取决于每天Tesco什么在打折呀。

       服务费用更悬殊。在五道口剪个头发38元,在英国同档次的理发店是30英镑。北京一张地铁票2元,伦敦则要4镑。在北京一个还过得去的餐馆,200元可以点45个菜,在剑桥中餐馆18镑,也就一盘水煮鱼加一碗米饭。也就是说,服务费用英国还真是中国的6倍左右甚至更多。伦敦的房价虽然不至于到北京的6倍,但2007年的一项统计表明,伦敦房子均价是人均收入的12倍多,好区甚至16倍多,可见伦敦的年轻人买房也不比北京的年轻人轻松很多。我曾在英国华人论坛上看大家讨论月支出,共识是衣食住行之外似乎很难存钱。发帖者一家三口平均每个月花100镑买衣服,被很多人说成奢侈。至于中国中产阶级早已习惯的钟点工、女士常去的美容院,这里几乎无人敢于问津。

       在北京的一些大商场,我倒真被价格雷到了:衣服和家居用品的确和英国接轨了,但很快,我发现了淘宝网。品质相近的东西,只要不追求名牌,淘宝上便宜很多。英国虽然也有ebay,但东西远不及淘宝上,价格也不比实体店便宜很多。

       所以,至少就我身边的经验来说,中国的中产阶级似乎比英国的过得更奢侈。当然原因不用我多说,无非是中国劳动力便宜;收入转移力度相对低;有各种报销网络和灰色收入;人口年龄结构导致劳动力过剩;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形而西方是橄榄形……从这些意义上来说,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未必是好事,因为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社会不公正或隐患:廉价劳动力背后意味着劳动者怎样的谈判力缺失?报销制度后面有多少黑幕?高速增长的环保代价是什么?人口老龄化之后怎么办?

       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发达二字,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指生活水准的奢华,而是社会的文明、公正和共同富裕。我曾感慨,目前这几代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大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可能比父辈和孙辈过得都要好。我们习惯于线性发展思维,以为生活水准会无限提高下去,但随着社会谈判结构的均衡化、收入调节力度提高、政治透明化减少灰色收入、环保成本提高、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中国很多中产阶级的生活可能会逐渐倒退到英国的水平。(作者为剑桥大学讲师)

 

 

顶一下(33 写日记 1170535 226237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