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散尽,太阳落下。
野心,谁都有,我也不例外。当这个忙碌的学期从三月份正式开幕时,我就在设想一个美好的结局,风云杯,我们能进四强,虽然嘴上说想夺冠,那是给自己壮胆,给队友打气;太阳杯,如果拼的好应该可以小组出线,运气好点或许可以升级。就在昨天,我还在想,我能不能和队友们一起再一次越过强大的教育学部,走进另一个舞台的决赛场。但就是刚才,输了,1:3,就像队长说的,我们曾经离比赛的胜利那么近。实力的差距,表现在每一脚传球和队比赛场面的控制上,而全场疯抢、很难组织起三脚以上传递的进攻的我们,靠着玩命的士气兑换成透支后的体力,保持了50分钟的一球领先局面;对手一个任意球,混战之后球高高飞起,张晁出击摘球,队长大喊没了,其实在我的角度看,球的确没有没了,而且还在自转,这种球守门员是很难摘稳的,总之,晁仔在一片乱七八糟的叫喊声中脱手,球被教育的队员捅到中路,对方10号打空门扳平比分。TMD,李瑞轩,你明明看见球没没,你为什么不喊,而是瞪眼看着,只是看着。这一幕深深的印在了法学院足球队每一个的眼中。接着,我们挺过了15分钟的上半场加,再接着,又是15分钟下半场的加时。这时候,大家都已经虚到了极点,飞宇拼到抽筋,被反超、被判点球、被头球破门,一切已经没有了悬念。但就像张晁扑出对手点球一样,我们想告诉对手,我们全场被动的就像被你们摆好点球打门一样,但我们还是要拼出来。全场比赛,我们一共在前场获得了四个位置不错的定位球机会,全部由我来踢,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除了第一个比较有威胁,造成对手门将脱手并由师兄打入一球之外,其余三个全部偏了,各种偏。赛前、赛中师兄、师弟都和我说,只要打到门里,就有机会。语心把球帮我摁住的时候,对我说,师兄一球解决战斗吧,我知道,大家信任我,可是我真的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多少次我想去练练自己的定位球,各种懒,各种耽搁。也许,我也知道我也不能总走运,总能把球提在门框范围之内,或者走狗屎运把球直接吊入对手的球门,你以为你是谁啊。呵呵,可是输球就像输辩论赛一样,大家心里都会有种感觉,感觉如果自己在哪里做的更好一点,结果就会不一样。我只是想说,我这种想太多却做太少的人,总会难免有这种悲剧,自己骂骂自己,骂完了,我也知道,已有的什么都不会被改变,唯一有可能会发生一丁点的变化的是下一次吧。比赛再往后,不想多说了,就再说一句,我们每一个人都拼尽了全力。就像在和教育学部的风云杯半决赛(可能有人觉得我这是太阳杯输了,拿风云杯说事来出气,我只想说,我没那么无聊,两个对手都令我十分的尊敬,我只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和那些我想与之分享的人分享,与你无关)之前,我们打了三场模辩,画了辅助立论的示意图,把每一个例子和数据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为最后价值的出路和结辩思路准备了各种不同方案以应对对手不同类型的结辩,只为一个问心无愧。不管是风云杯半决赛的赛前,还是太阳杯半决赛的赛后,我都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问心无愧的坦然,它无关最后或胜或负的结果,只关乎我们一起走来的日日夜夜和一路撒下的汗水,还有身上、腿上那或深或浅、或内或外的伤痕。太阳杯五场比赛,法学院足球队,三胜两负,进八球丢五球。虽然没有实现最后冲进甲级的愿望,但这个结果可以让所有了解法学院足球的人满意了。相比于去年,我们队员的能力比去年提高了一块,有许多不解的师姐、女同学问我,咱们怎么突然间一下子就上去了?我都会说,我们解决了我们的短板问题,因为11人制的大场,是不允许有严重短板的,尤其是后防线。今年有了韩国友人的加入,着实帮助我们补上了最短的板,起码不再是那个随便漏球,各种失误的鱼腩了。现在想来,有了这些,只是一个开始,最关键的不是有人,而是怎么把人弄好、用好。因为如果没有三个月来那些友谊赛和三五天一次的小训练,我们还是一堆傻逼。在此,我真的要代表我自己感谢队长陈星宇师兄,因为如果没有你联系其他院系和我们踢友谊赛,组织我们晚上出去踢小场打配合,我们全队不会被捏合在一起(虽然还是会被强队打散),我们上场的每一个人也不可能统一思想——后卫见球就立即“抡出去”,也更不可能把自己位置找准、站住。你说你就是我师兄,觉得喊队长显得远了,但其实在我心里,只有我真正敬佩的人,我才会喊他队长。可能因为我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作为另一个队伍的队长,深知当一个队长的各种狗血和崩溃,才更能明白吧。我觉得,今天你用身体把对手的传中球挡出去的动作,就是这一次太阳杯你所有表现的最好缩影:勇猛、牺牲自己。晁仔、语心、邓菲、飞宇、高剑、吹吹、剑哥、伟哥、胜哲、抿俊、镛珠、省眩、智鑫、队长、大师兄,各位辛苦了,真的。我们法学院足球队没有历史,没有传统,甚至没怎么有人在意。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从三月初的友谊赛,对数科、对外文、对心理、对资环、对历史、对物理、对管理、对数科、对物理,每一次,早上六点半,平时打游戏上网看片看小说睡懒觉、甚至到了复习考试都不一定能起得来的大老爷们们,都揉着眼,晃晃悠悠来到操场,我们队撑死了,只有那么十二、三个人,所以谁也不能偷懒,因为有一个,我们全队就没有资格站在友谊赛对手的对面。是,我们借过对手的人,也借过别的院的人,但我们都知道,不是不想来,而是来不了,不可抗力嘛,呵呵。没有人看好我们,我们自己看好自己;没有人放我们在眼里,甚至有人在我们赢下体教(体教阵容不是最强)怀疑是假球的时候,我们用自己在场上的积极但不粗野的拼抢和防守反击的得分让别人知道法学院足球队,知道法学院足球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和有精气神的队伍。这就够了。而就从今天起,我们有了我们自己的历史,我们有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这就是,法学院足球队,如是而已。我相信,慢慢的,当我们有一天再喊出“法学院足球队”的时候,会有一种像我们的四辩在辩场上说出“法学院辩论队”时候一样的骄傲与自豪,它会比那种理智更有激情,它会比那种冷静更有血性。最后,感谢那些来看我们踢球,给我们加油的“球迷”和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在我们下场时递过矿泉水,在无论场面主动还是被动、结果是胜平负时候,总给我们最大声的呐喊、最真心的掌声和最贴心的安慰,谢谢你们。 风云杯五场比赛,法学院辩论队,全胜,获四场佳辩。作为队长,我想说,这是一届从结果上看来,完美的比赛,要感谢很多很多人,院里刘超师兄、刘洋师姐、宗波师兄给我们张罗场地,让我们在合利屋、兰惠、三生石漂泊之后,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地方,没有大妈来干我们,没有服务员问我们点什么,尤其是最后的英东小家,只有那么便利、合适、温馨和传奇了。虹姐为了风云杯,尽量不让我们承担太多的工作,最后几场亲自到场助阵。我的两位部长,冰冰和小琼承担了许多任务和工作,而且从来不和我说,尽管看上去我一直没有什么作用,但是我们两个部门工作能搞好,就是王道,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添乱,还能贡献点什么,也还行吧,擦,扯远了。还有那么多去现场给我们加油的好童鞋、好师弟师妹们,真的谢谢了,赛前,你们各种发状态给我们打气,张罗同学来看我们比赛;赛中,你们或面带微笑或频频点头的看着场上比赛的我们,让我们倍感安稳和放心;赛后,每一次宣布获胜方法学院的时候,你们的尖叫和欢呼会永远回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最后,想要着重感谢的是队里的师姐和师兄,大四的四位神一般的师姐,去年和我们一同讨论到下半夜,今年临近毕业,自己毕业论文、考试、工作各种忙,还会一有时间就帮我们出主意,去看我们比赛,赛前,你们会比我们还紧张,赛后,你们会比我们还高兴。我们四个人都觉得,要是有什么能支撑着我们坚持走下来,那就是去年我们从你们身上学到的,或者感受到的那种对辩论的执着,对法学院辩论队难以割舍的情谊,所以我们是有多想重现08年我们夺冠的场景;天霁师兄、晓琳师姐、万杨师姐、东伟师兄、剑哥、郑义师姐、殊姐,去年你们手把手把我们带到辩论中,今年还尽可能的陪我们讨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亲自上阵帮我们模辩…… 我只想说,你们怎么对我们,我们就会怎么对下一届和下下届的师弟师妹,我们没有什么华丽的口号和挂在嘴边的情情爱爱,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传承,一个眼神、一次讨论的陪伴、一次模辩,就够了。风云杯,是责任,也是梦想。下面对自己人说两句。放眼整个杯赛的过程,似乎没有一场比赛是完美的。同志们呐,咱们酒也喝了,餐也聚了,感情也深深地、牢牢地长在你我的心里了。所以,我就直接说问题了,涉及到的相关人,不要跟我生气哈,毕竟我已经卸任了嘛,我就简单总结总结。总体上看:①我们这届比赛每一场比赛的准备,尤其是上场的比赛组,没有形成一套可以延续的讨论准备流程,尽管最后立论会被多番修改,会有一些例子和数据,会找到结辩的思路,但是每一次这些都是在一种没有他们就没法上场比赛的被动心态下得来得,就导致每一场比赛的准备不那么有效率,不那么有板有眼,不那么踏实。②对于辩题中相关概念、立论逻辑体系的要求上有所放松,有失法学院的传统风格,导致在许多比赛中给评委和观众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③对于辩题在理论上的挖掘很不足,除了“养老院”之外,艺术、超前消费、财富与自由都做得不太够,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所谓观众的朴素认知而放弃了一些挑战认知的观点,但我现在想来,并非如此。好的辩论应该能够给观众新的信息和能够引人思考的理论深入,辩手的任务不是只去说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是也要在需要的时候告诉大家不知道的事情甚至是与朴素认知不同的理论,但要做到的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截了当的逻辑论证清楚。说的极端一点,我觉得,没有真正挑战认知的观点和理论,只有没有把相关语境创设好、没有把相关逻辑阐释、论证清晰的辩手。④首次讨论,效率极低。⑤比赛组和模辩组划分之后,最后比赛组在准备比赛时,模辩组就放羊了,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利用好,使得队伍显得有点散,至今我也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这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我,这是没有疑问的。希望你们能慢慢解决啦,我也会继续思索的~~具体看来:都是我想到哪说哪,没有逻辑,一片混乱1、资格赛对外文:①大家赛前没有统一口径,导致一个“美国次贷危机”一二三四辩在场上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和理解。②另外,比赛当天下午刘思还在和我、侯日欣在一些基本点上争辩,这是大忌。这种争辩和赛前的演练不一样,毕竟马上就要比赛了,这个时候统一口径比较重要啦。③比赛中,对方三辩辩风犀利,而且不按套路出牌,刘思一直有这种“辩风相克”“害怕某种辩风”的心理,其实辩风只是一种形式,浮云耳,只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语言、语速、说话节奏和逻辑特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辩风,就是无敌的,所以做好自己。所以,没有辩风之间的相生相克,只有自不自信而已,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害怕”那些淡定、语速慢的人,因为这种外在形式显得他自信嘛,别人自信,咱自己不虚,就没有任何问题。自信+适合自己的辩风。④猴子当时被主席挡住了视线看不到计时器,以后比赛记得事先看看屏幕,有问题向主席提出来。⑤当场的结辩极烂。⑥观众注意,不要显得我们太强势,不要乱笑,不要总想对手问问题,要有礼貌。2、16进8对生科:①开场白要提前想好,主要求助刘豪,别临上场再想,会很烂。②我们的立论是一个体系,而不是并列分点的时候,不要在对辩、自由辩的时候死打一点,注意解释,因为在我们原本的立论中,依靠一个点论证不出来,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教化功能何在?”不能问了就完了,你得自己解释为什么没有,或者对方说了有那么在我们看来为什么不算,最后都要和我们的论证标准联系起来。③上场准备说的例子,一定在赛前集体过一遍,然后讲给非辩论或非比赛组的人听,美国地铁的例子差点乌龙。④每一场的录像人员安排好啊,这是唯一一场没有录像的比赛啊。3、8进4对哲社:①结辩尽量不要扯淡,要是要扯淡的话,一定要把话说溜,然后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所以结辩依旧很烂。②立论分论点的段首句,还是要说清楚,讲明白,尽管评委总会误解。③以后普通话不甚好的队员都要向胡航学习,在比赛中放慢语速。胡航同学以其强势、犀利和不太清晰的论述,在赛前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但他很好调整并表现优异,非常靠谱。④所有吊儿郎当的队员,要向张晁学习,不是哥不认真,只是哥不想认真。我也明白,要想让别人不辜负你的信任,先信任他。这里多说一句,晁仔可能对我当时的用人有看法,我想解释下,毕竟那段时间你女朋友呀、下围棋呀没怎么正经讨论,平时你又比较吊儿郎当,相当有压力的我就不太敢用你,师兄向你说声对不起。不过当我看到你那个,一战只为正名的状态的时候,我我就没有再怀疑过,且一直感动到现在。⑤上场队员最好有一个,能够不那么强势,而不要四个都可以做攻辩的攻辩手上场,否则会被评为说我们气势压人,注重技巧,没有内容。4、半决赛对教育:①立论时间没有把握好,剩了12秒。②对辩时间没有把握好,两个人都给对手剩了时间。太爱解释问题,尤其是我,废话太多。③自由时间没有把握,给对手剩了40多秒,成为官老大判我们输的主要原因。④赛前尽量喝热水,否则四辩可能会肚子疼。⑤立论时候如果还要举板子(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举),一辩一定要淡定,并加大声音;举牌子的人要淡定,把握好时机、展示好,放好。⑥在场上,一定记住自己论证展开的前提是什么,有可能双方的前提就不同,所以一定要揪清楚,看看到底谁的前提更合理,而不是直接展开了具体领地的争夺,尤其是正方,因为你一旦防守对方的进攻了,却不强调自己立论展开的前提,就意味着在对手的前提之下进行了辩论,很不利。比如,我方前提是“老龄化愈加严重,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居家养老难以普遍适用了”而对方恰好是“在两种养老方式被选择之后的实际效果和价值上做一个判断”。5、决赛对信科:①禁止任何辩手在场上因为任何原因发怒,我严重地犯了这个错误,深刻的忏悔。发怒的人永远不能冷静的思考。②所有的例子一定要背熟,要精练,例子之后附加的论证也要切中要害,诸如“对方辩友怎么看”的问题一律不要问,再进一步什么“这不正反映了%&吗”也不行,怎么反映的?很可能观众没有听清你的例子或者例证本身就比较隐晦,所以该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论证清楚。例证抛出去之后,要追着打啊,对手不回答或者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一辩注意提醒。③“北京南站一个样式,上海站一个样式”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准备到了,“你的桥三个洞我的桥两个洞”就是差异化了吗?!但没有一个人说,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很可能上场之后就忘了,所以林衍师兄说过,我们大不了把这些猜出来,写在纸上,到时候对手真的说了,我们就很快反映出来不就好了嘛。④对手的论证,不要频繁的承认,最多一次就好了“城市是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城市解决这些问题是要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话,前者可以说,但是说完了要用我们的标准比啊,这是次要的;后者就不能说,这是对方要说、我们要驳的,发展交通总共就几种方法,方式差异化能“化”到哪去呢?⑤概念上的纠结,如果要说尽量形象化,我纠结了多次,效果不好,很重要的是每次发言最后一句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悲剧,总问对手“您这样论证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意义啊,立论中说的很清楚了,所以还是尽量说清楚,为什么没意义,怎么着才有意义,而且一定要形象。生动的类比。那晚聚餐,我是喝大了,但是我的“逻辑”还是挺清醒的,所以和你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话,就不在这重复啦,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吧。明年的比赛,还要靠你们——佳旭、效竹、至言、思思、猴子、航航、钊钊、扭驰、小曾、牛豪、小兰、小鹏——带着自己,带着新来的小孩去打。我想说的就是,一定不要轻敌,一定不要装逼,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这样,即便我们输了,那也是无怨无悔的,而不要告诉我,输是因为轻敌了,是因为没有合理安排出场阵容、是因为没有好好准备,那特么别在法学院辩论队里呆着了。我以亲身经历告诉各位多次了:我所见证的法学院辩论队的失利,无外乎轻敌、不准备和乱派人上场。所以,这一次比赛,我对上场队员能不能保证讨论时间、能不能专心致志,要求近乎苛刻与变态,甚至变态到统一洗澡时间。不过,很庆幸我这个贱人能把这一把的大牌、超大牌、头牌和小大牌们用好,这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人至贱则无敌,嘿嘿。写着写着,就刹不住车了。这段时间很煎熬,因为无休止的讨论、查资料、改立论、找例子、理逻辑,你望也望不到头;这段时间很压抑,就算你赢了一场、又赢了一场,那后面有更强的对手在等着你,你来不及释放、你来不及休息,最多只是几声吼叫、几声叫骂。风云杯、太阳杯就这么交错着进行,踢一场、打一场,还真的很规律。前三场足球赛,每场打入一粒进球,每场都赢;前三场风云杯,每场幸运晕的拿到最佳辩手,每场都赢。后面两场太阳杯,没有进球,没有再赢;后面两场风云杯,没有佳辩,没有失利。呵呵,这就是命,惊人的巧合,惊人的狗血。回想起来,正装、队服,队服、正装,我现在才开始享受之前的这段日子,尤其是第一场太阳杯结束之后赶忙陪同学吃完饭之后换上正装又去打了第一场风云杯的那一天,尤其是那一天的那个进球(真是此生无憾了,呵呵)。而之前身在其中的我,更多的觉得自己是一个苦逼。但再仔细想想,现在的我又何尝不是?足球从小就踢,踢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了,对资环完全被对方的10号盯死,对教育让对方打入反超的两粒进球10号师兄好好给上了一课,体力不见长进,身体对抗不见长进,就连自己偶尔闪现的灵气也在近两场比赛中消失不见了;四辩出身的我,现在好像越来越没有耐心把话说的动人,打了攻辩之后,却依旧啰嗦和废话多,连改个立论,用头牌的话说就是一个结辩,一届风云杯下来,我没有确知自己进步了什么,除了气场可能还在,技巧还在之外,还有什么,还剩什么,在场上脾气也越来越急躁,敏感,多疑。当所有的比赛都成了吃老本的消耗,而我自己却没有从中获得什么进步的时候,我知道,一定是我出了问题。因为辩论、因为球赛,我有了好大好大的一个借口,我翘专业课、翘德语课、翘选修课、翘三自课、翘各种工作,不翘的课一般就睡或者看着电脑发呆,就算有了空闲的时间,大概还会打打游戏,睡睡懒觉,上上人人,看看蛋蛋(我校的论坛)。当我虚,真是特么的虚的时候,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人在我旁边,告诉我,李瑞轩,你虚一会吧,虚完了再来的时候,我真的就不那么虚了。辩场上,玥琦立论娓娓道来,你ten例子数据各种准确、到位,朗朗结辩气定神闲;球场上,前有飞宇摧城拔寨,后有晁仔、邓菲把守大门,坚如磐石,中有跑不死的胜哲、叫不停的队长、各种补防的语心……我知道,辩场上,除了最后比赛的我们四个,其余每一名或参与模辩、或参与比赛准备、或负责录像后勤的队员都是不可或缺的;我知道,球场上,除了上场的11人,场下每一名帮我们奔走捡球、喊我们回防、站住位置、在开场时把手和我们放在一起高喊“法学院加油”的替补都是与我们同在的。这篇日志等了很久,本来风云杯结束就应该写的,但一贯拖延、磨叽的我觉得还是等太阳杯结束了一起吧,干脆凑在一起。尽管球场、辩场给我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但是最让人感动的却是那样的一致,在风云杯的观众席上,我可以听到陈星宇师兄的叫好和夸张的大笑声、我可以看到语心、邓菲、剑哥、东伟师兄关注的目光,而在太阳杯的底线外,我可以听到小兰、谭钊的加油声,我可以看到小鹏、小猴子、玥琦、小豪的笑容。有了这些,就够了,什么太阳杯,什么风云杯,该散尽的就散了吧,该落下去的就落了吧。终于写完了,天也快亮了,只是西北楼的圈存机坏了,我充不上网费,发不了。人生啊,就是总有这么些个无奈,让人哭笑不得。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两个光荣的队伍中 经历这样一段难忘的岁月 和你们一起 我最亲爱的队友
上一篇:回想去年支教下一篇:2011-5-23 一段摘录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