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个学校熄灯默哀三分钟,在黑暗中,战战兢兢地体会着想象出来的湿冷、死寂、痛楚、恐惧和无助。手指触摸到开关,随后,光明和美好便毫无悬念的重新呈现,忽然领悟了自己的幸福,真的更应该好好珍惜生活了。
今天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位于居庸关的“长城书院”待了一整天,享受着脱离尘世般的宁静祥和。聆听着晶莹剔透的山楂花间蜜蜂的嗡嗡之音,沐浴着似有似无的日光,吹拂着清凉淡香的山风,品啜着泉水冲泡的龙井,体悟着触动心弦的古琴曲,忽然觉察了,远离灾难,自己的生活可以用这样一种感人的方式继续,是一种莫大的福分。
最失策的是没带相机过去……但想想也罢:美景之所以成为美景,必定会需要心的体悟。
蜜蜂飞舞的山楂树

居庸叠翠

占尽山景的舞台

太极与古琴

师姐指点说:只要我们念念行善,无论何种形式的灾难,都不会波及到我们。外在的一切,都以心地为本。时时刻刻均在心上用功,善上起行,净化内心,如此,便可平安、无难。
不过,正如爱因斯坦谈到宗教时所言:“如果一个人因为害怕死后受惩罚和希望死后得奖赏,才来约束自己,那实在是太糟糕了。”身心的安泰只能是福报,若当作目的,便只能将人引入邪路了。
观望四周,想到书院的主人——中传的音乐学系教授,年逾花甲的曾田力老师——为了营造一个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所倾注的心血,油然涌起一阵敬意。这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娴雅的生活,为眼前这位心意祥和的奶奶所享有,也是福报的诠释了。
结下善缘的朋友们在一起,越是交流和分享,便越是感觉到心音相应。有那么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要融化在无象中了,这便是“性命和”、“物我和”、“天人和”的感受吧。
行文至此,北四环夜以继日的嘈杂好像忽然间不知从何处汩出,打断了心绪……从青山秀水回到纷扰的世界,我粗浅的心怎样才能保持祥和呢?这是个莫大的挑战,其实也是个莫大的动机。在叔本华眼里,这便是艺术和科学的缘起了。
这趟旅程太触动我了,今天从山里回来有点儿不知所措自说自话,但愿没有吓坏谁……
恬静的旱荷

不知名的漂亮的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