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又在卓越网上买书了,四号订的,居然五号就送到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在卓越购书的情景。当时还是看读者封底的广告知道了卓越,花了一块钱买了本《小王子》,就算是会员了。每期会寄一本小册子过来,你要买书就写下书单,把钱汇过去,然后就是等了。
不得不说,高中生活是非常单纯或者说是单调的。学校为了排除外界的干扰,把学校建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儿,据说原来还是一片坟场。我们刚去的时候,校区刚具雏形,尚在建设当中。绝想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当时都是没有的。图书馆?没有!篮球场?没有!体育馆?没有!游泳馆?现在都还没有吧……而且实现的是全封闭的教育,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一个学期只能请三次假,这一切都是为了升学率……就是这样的地方,你才会对书本着迷,才会作纯粹的阅读。假如天天校门敞开,出门左拐就是网吧右拐就是游戏厅,我想我也来不了北邮了……
等啊等啊,都快一个月了,书还没来。期间,每天中午吃饭前都要跑到学校的邮局看看,书来了没有。那种期盼的心情,就仿佛旧社会,新郎在等着自己都还没见过的新娘的花轿一般;又仿佛重病的病人,在等着华佗再世妙手回春的郎中一般;更贴合实际一点的话,就仿佛你刚毕业,天天问那邮递员大叔,看有没有你的通知书。书一到,便是读了,当时高三之前时间还是充裕的,大把的时间没处花。但一本书,你不能慢慢读,因为不止你一个人要看。那时候,常去旧书店租武侠小说看,一天五毛钱,一本四五百页的书,需要多久看完?答案是两小时。看完了才能跟别人换着看,这样才能加快流动性,将五毛钱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当时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你买了一本书,流传个大半个班后才会回到你的手里。虽然有点旧了,但还是很开心,因为书本不属于他的所有者,而属于欣赏他喜爱他的人。
想想当时条件也是挺艰苦的。上课的时间看书还是比较安全的,老师好歹在讲台上,你只要提防着点就行了。自习课的时候就比较危险了,老师冷不丁就会在你身后出现,要是一般闲书也就罢了,要是咸书的话,那就……所以最安全的还是熄灯之后在寝室打手电看,不过这样比较废眼睛,现在近视都快600了啊……
上大学之后呢?对着电脑,对着网络,还有阅读的热情吗?对一本书感兴趣了,最先想到的是能不能找到电子版,能不能在图书馆借到,而不是想要去买了。海量的电子书堆在电脑里,被临幸的概率很小,偶尔打开也是很快就关掉了。大学期间真正能做到阅读的也就上厕所的那点时间了吧,这厕所里看书的习惯还是高中养成的,不怕被抓,想看多就看多久,好处多着呢。当然,你不能把厕所当象牙塔,一辈子不出来,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不过,阅读的快乐,却再也找不到了……
阅读的快乐,不见了……
上一篇:我要用强悍的人生诠释人生的真谛!下一篇:生活乐无边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