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梅兰芳》观后感

伊露春|fuyun [甜蜜] 2013-03-19 04:00:49 星期二 晴天 查看:228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客观得说,梅兰芳应该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毕竟能让我这个前一天晚上没怎么睡的人一分钟没睡地重头看到尾,而且看完电影还没怎么后悔还不如花钱好好吃一顿。能让观众到这份,你还能苛求什么?5分满分的话,3.5吧。
 
       要说好在哪里,首先凯哥的前一部戏是无极(我看叫否极差不多),相信去影院看梅的大都是揣着个馒头去的,外界看来梅无疑是凯哥雪耻之作、翻身之作。其实大导演拍些大烂片很正常,十面埋伏、黄金甲、宴、赤壁,也算是烂中更有烂中烂,烂出于滥而烂于滥了。凯哥做事还是比较认真的,面对外界的叫骂,凯哥不能像谋爷一样叫骂由他叫骂,烂片我自拍之,人照活、钱照赚、潜规则照搞,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凯哥能洗净铅华,重拾之前的成功之道,还是值得期待的。
 
       影片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也反应了梅人生的三个阶段:青少年时期的技艺人生;中年时期的爱情人生;抗战时期的气节人生。第一部分无疑是最精彩的,让人依稀看到了霸王别姬的影子,少年的梅兰芳俊美朝气,创新进取而有魄力,与伶界元老十三燕的打擂,你来我往,而王学圻的十三燕,举手投足把伶界大王的范儿表现的绝对淋漓尽致,一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简单、细致而有力,感动了很多人。然而一片红盖头飞过,出现的便是黎明傻傻的脸,呆滞的眼神。如果说梅反响不好,大部分都扣在黎明身上。不能说黎明演戏不上心,“在等着拍他(黎明)的时候,他一直在摄影棚的走廊里走来走去,右手撩起他的衣襟下摆,我看了很感动。对这样的演员,我们还能说什么?” 这角色的确不好把,让你演你也演不好。历史上的梅兰芳,梅葆玖心中的梅兰芳,陈凯歌眼中的梅兰芳,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梅兰芳,或许黎演的就是他心中的那个梅兰芳吧。温良恭谦让下隐隐藏着抗争,对戏子下九流地位的抗争;对外部压力与追求自由爱情的抗争;对日帝国主义压迫的抗争。戏子生涯,君子人格,恐怕是对梅最好的概括。总的来说,黎版的梅还是有其形而失其魂,似其貌而无其神,不能不说是本剧最大的遗憾。
 
       相比主角,配角的出演就出色多了。陈红的芝芳,不再是无极里神经兮兮的满神,而是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梅太太,大概是本色演出吧,不知道平时做陈太太是不是也差不多,那凯哥想潜规则就难了……章子怡的孟小冬,不得不说章子怡演戏还是不错的,国际巨星也不是完全吹的。从我的父亲母亲,到卧虎藏龙,再到本剧,都是这种敢爱敢恨的女子,换句话说,比较擅长演小三……不过剧中她的戏份太少,可能是为了尊重梅家的意见,对梅孟恋着墨不多。其实历史上两人27年结婚同居,在当时也算是一段梨园佳话;可惜后来因为枪击案与带孝风波,31年劳燕分飞,正是应了戏子的命运“金榜题名虚富贵,洞房花烛假姻缘”。离开梅后,孟继续学戏,解放前嫁给了当时已近花甲之年的杜月笙,一直定居台湾直至病逝,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此外,英达的冯六爷、余少游的小梅兰芳、王学圻的十三燕、费二爷等等,都是可圈可点的。
 
       在这我还想特别提一提,孙红雷的邱如白这个角色,邱如白对于梅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亦师亦友,观影时还一度以为他们会发展点不正当的关系……从开始对京剧的批判,看了梅的戏之后深深地迷上了看戏,两人之间不断地书信交流,乃至辞职以类似经纪人的身份全力支持梅,在梅与十三燕打擂后惊呼“你的时代来了”,全力运作使得梅在美国的演出大获成功,也有为了阻止孟妨碍梅的事业而导演了枪击案之时梅孟分飞,从此游龙戏凤成了绝响,因为戏子唱《贵妃醉酒》不够味大肆评论而遭毒打,更有抗争时期为了让梅继续唱戏,不惜与日本人合作……这不同的方面昭示了一个全方位的邱如白,一个不一般的邱如白。我们知道邱如白的原型齐如山是国剧理论宗师。其一生纠葛评价,绝对无法与梅兰芳分开。梅的新戏大部分都由齐策划,编改,更像是梅的导演与宣传总监。电影里为了褒梅而贬邱,也是为了艺术上的烘托。反正我电影里叫邱如白,又不叫齐如山,齐家的人也不好说什么。其实我细细品味了一下,邱如白本身有点陈凯歌自己的影子在里面。梅兰芳之于邱如白,仿佛陈的电影之于陈凯歌。正如邱在梅打擂成功后说的,所以陈在霸王别姬之后,也可以说一声“我的时代到了”;正如邱怒斥《贵妃醉酒》不够味,所以陈在看了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会大斥“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正如邱不惜与日本人合作也要让梅不朽,所以陈才会对小金人念念不忘,一心西方人的口味,以寻求大陆导演的最大突破。悲哉,如白!悲哉,凯哥!
 
       当然本片也有硬伤,其一就是霸王别姬的阴影,同样题材,同个导演,大家不可能不拿去比较。霸王别姬的伟大不意味梅兰芳的失败,在我看来霸王别姬是霸王别姬,梅兰芳是梅兰芳,霸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剧本,给了导演更大的发挥空间,本身李碧华的作品就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从另一部作品青蛇也能看出来。其二就是梅葆玖与梅党的阴影,毕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人家的后代都在这盯着,电影的可发挥性大大打了折扣,孟梅恋本来多点渲染的,可惜草草收场。再次就是张国荣的阴影,不知道是程蝶衣造就了张国荣,还是张国荣造就了程蝶衣,梅剧一出人们就不可能不想起张,都会在想如果是哥哥来演会是什么样子,然而世间已无张国荣。“谢谢大家,都别跟着了,我要去扮戏了。” 仿佛是写给张的一般,长使英雄泪满襟。还有就是艳照门的阴影……阿娇的戏全被剪了,导致全剧略显支离破碎,生硬不少,期待DVD版的,听说里面还有阿娇的镜头。
 
       总之,这虽然是一部远没有完美的梅兰芳,至少看到陈凯歌回到了认真做艺术的行列中来,全片从剧本台词到表演都踏踏实实,这样的回归,就已经让我充满对陈的下一部电影《赵氏孤儿》充满期待了。可是,怎么又有张东健,胡了……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23443 226361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