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西南,在舒缓起伏的乡间水泥小道上驰骋约一小时,眼前呈现一片斑驳朴旧的灰墙瓦舍,时光,仿佛回转了逆行的时空隧道,沧桑古朴,触目之处,心亦怦然!与现代繁华的泾县县城相比,此处的淳厚苍凉,已近乎破败,这,便是查济了。
没有找到导游,珍便是此行的权威,听珍的介绍,加之来前查的资料,得知,查济位于厚岸西部,是查村、济阳和富春村的合称,历史悠久达1300多年。唐时,查村始祖查文熙任宣州及池州刺史,往返两地,因此处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退休后遂定居于此。明清是查济村的鼎盛时期,有祠堂、庙宇、桥梁各108座,属地达十五里以外。“十里查村九里烟”,人称查村“查半天”,是查村户大地广的写照。那时的查济人得益于“由商致富,富而治学,学以致仕”的理念,进士多达二百余人,因此,体现在房舍的建筑风格上,文气多于官商之气,依山造屋,傍水而居,雕梁画栋,檐牙翘琢,青砖黛瓦,雄浑古朴,自是大气!
随珍入一细巷,见一大门为牌楼式的建筑,珍说,这就是最古老的元代建筑德公厅堂。房室翘角,两边四根砌柱,柱下双层白石。大门内侧有鲤鱼跳龙门的砖雕,厅内有矩形天井,五开间,规模宏大,只是已极残破。
全观查济,房屋结构为多进式,或三进、或四进,进间地面环矩形石槽,璐说,这叫“四水归堂”,是“聚财”之意。沿天井二搂廊廓,置有“美人靠”,即旧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仅能靠廊廓而观,以解寂寞。入查济村居深处,砖、木、石雕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门汇的砖雕,皆精工细作,玲珑剔透,画面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查济房舍均由条石砌墙基,柱基为圆形雕石,壁多斑驳灰黑,双坡屋顶半掩半露,于重叠的山墙之后。据考证,高出屋顶的山墙既可阻止火势蔓延,又具防盗作用,建筑设计极为科学。诸山墙有云形、弓状、阶梯式等,墙头呈翘首长空的马头状,造型丰富,可见,那时的查济人就是何等的聪明智慧!
出细巷,见一溪,流水潺潺,地势平处,则溪水如镜,两岸楼阁,檐角映水,溪壁青藤,回青倒影;地势陡处,则悬泉低瀑,溪中卧石击水,清流急湍,煞是引人流连。溪上有桥,或石板横跨,或拱状相接,尤其是拱桥,青藤垂悬如帘,悠然拂水, 绿枝黄花缀金,如诗如画。桥上行人点点,桥下新妇浣沙,小桥,流水,人家,意境怡然,美不胜收!
沿溪而行,珍指一处有玻璃小窗,窗侧有烟囱直立的房舍说,那房已为法国人出资购去,那烟囱即是改建的壁炉。真是难以想象,再越百年,查氏后裔的故居老屋,会不会被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占据盘桓?
近午,惜别查济,珍说,我们观览的只是查济寥寥的几处,尚有洪公祠、宝公祠等数处大建筑未看,或看了也不曾记得,若真是想细品查济,拍出一些象样的照片,须小住几日方可得其中真趣。
下午,流连于蔡村的影视外景基地,青山逶迤,竹海绵延,山间溪流清浅,河床卵石可见,情不自禁地脱履濯足,放浪形骸于其间。竹筏漂流客欢呼而下,与岸边的我们朗声呼和。上岸,竟发现有野生的所谓“梦子”,晶莹红润,璐说,可食,尝之,爽口清甜。不远处的岸边,更有着婚纱的情侣对对,借此美景,相约白头。
27日晨即将返程,不舍。
26日晚,在姐家闲翻泾县史志,竟然发现,1949年4月24日,是泾县解放的日子,26日,是泾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日子,而我,如此巧合的,竟是在泾县解放和成立60周年的吉庆日子在此盘桓,与姐,与友共度,何等欢欣!
愿以此文献给腾飞的泾县,愿以此文祝福我泾县的姐姐和朋友们幸福安康!(完)
泾风情韵四月春(三)
上一篇:恨下一篇:偷一点小东西是否应该被杀,这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