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明之痕迹 [分享] 2011-10-24 19:31:14 星期一 晴天 查看:37036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父亲母亲都是在同一间中学读书,小小的县城里两家人也相互认识,又是一起远离家门来到同一个工厂上班,自然彼此间也多了一份照应。尽管木子坳的山上种的多是山茶树,他们也愣是没摩擦出一点所谓的山茶树,山楂树之恋什么的来。日久生情,再加上点同学间的媒妁之言,于是,我就在这个时候被悄悄孕育……

毛主席的与世长辞,唐山7.8级大地震,四人帮被粉碎,那一年绝对是大悲大喜的一年。当这些悲喜尘埃落地时,老家县城的医院里,我呱呱坠地。

坐完月子,赶着回来上班的父母亲带着我回到了木子坳,就这样开始了那份从此萦绕在生命里挥之不去的那份情缘。

咿呀呓语间,小山坳里高高的木门槛,木子河滩上晾晒的床单,还有那高得像戏台一样的马桶和山路上踮着小脚匆匆而过的老娭毑,正一点一点的慢慢渗进稚嫩的心里……不过,这样日子并没有能长久。

在坳里人看来世外桃源的地方,对于嗷嗷待哺的婴孩来说却未必是伊甸园,厂里那令人艳羡的福利于牙还没长齐的我来说是无福消受的。本来体质就不好,别说牛奶,就连当时很高档的麦乳精我也无缘得见。或许也是因为从小就缺乏对牛奶的滋润认知,直到长大都对这种强身健体的营养品毫不感冒

家里能够有的是大米,白糖。于是父母亲请人将大米磨碎成粉,拿搪瓷缸舀上几勺米粉,加点糖,用开水冲开了,然后在火上烧开搅匀调成糊糊。这就成了除了母乳外我在这世上的第一顿伙食。

就像我喝牛奶一样,要不然怎么都说很小的时候在心里留下印记的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将来呢。后来搬迁到了城市里,读高中那会,父母亲偶然做了这样一杯米粉糊糊给天天要熬看书做题的我吃,毫无来由的,我只觉得真是人间美味,从此彻底拒绝了本来就不合心意的牛奶蛋糕做夜宵,从此才知道这原本就是我婴孩时的唯一口粮。

那时的我肯定是感觉不到美味的,因为营养跟不上,体弱多病的我自然也不会觉得是美味了。这时候,最心急火燎的是从县城来到这里带我的娭毑,没读过书不识字的她说起话来却是引“谚”据“理”,头头是道。具体说过什么我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按照现在的话,她肯定是这样说:还是回宁乡去带吧,那里有在商店当售货员的爷爷,有懂武学精中医的外公,还有可以不用为了上班就只能交给寄住在的农户家来看护而可以随时照顾到我的奶奶和外婆,那里才是他的伊甸园

父母亲日益紧张的工作也使得他们不得不尊从了娭毑的意见。当我坐在那大盒子一样的汽车里慢慢驶向远方的县城时,更远的南方,云南和广西已屯兵二十万。就在我回到宁乡过完在老家的第一年不久,那场以重新凝聚起全国民族向心力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毛主席未雨绸缪提出的三线建设也在这时充分发挥出了它的作用-----厂里日夜灯火通明,机器通宵达旦运转,职工们加班加点的生产着最急需的各式子弹,然后马不停蹄风风火火的运往最前线。

那年,我刚两岁。也就在那年,对这小山坳刚有的一点点记忆在这里戛然而止……

顶一下(207 写日记 946254 142444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