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中创一年(经haimeng001授权代为转发)

imspeach [其他] 2011-09-29 02:33:13 星期四 晴天 查看:4467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期待haimeng001新的力作,现代为转发上次他的东家
我就要离开中创信测了,其实有一点依依不舍。尽管有种种的不完美,但是这里毕
竟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年,我的身上已经留下了ZC的烙印。顺便把这段经历和各位
同学分享,希望能对没有参加工作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初入中创
  
考研的失败让我有一些措手不及,但是我还是很快投入了找工作的步伐。如果不是
下铺进了ZC,也许至今我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后来也是在他的介绍下,我有了
充分的了解,并且成为了上下铺的同事,在毕业生里也不算多见吧。ZC的面试,居
然和朗讯的面试是一样的,所以实际上我没有准备,就是用英文演讲PPT,我讲了自
己比较熟悉的信息安全,加上内容有点神秘,所以轻松过关了。二面是人力的性格
测试和谈话,比较程序性,但是还是感到人力那个美女是很认真的在考察一个人
后来知道她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工号是0开头的,我的工号是548。一年以后,也是
这个老资格的美女微笑着把我送出了公司,真是时过境迁。
  
我一直推迟去公司报道的时间,甚至在6月中旬以后还是常常往学校跑,一来觉得实
习工资太少了,二来就是毕业的生活很醉人(物理上和精神上)。记得最后一天和兄
弟 们喝酒,我真的是爬回宿舍的,嘴里胡言语的嚷嚷着。
从学校里出来的很风光,朋友的奥托顶上好高的行礼,然后大声放着狂野的音乐,
到了南门遇到了大一时候的主持排挡,一米七六的SQ,叫我小心警察叔叔。
租的房子不大,但是足够在周末的时候叫几个兄弟过来涮火锅,然后打麻将或者玩
杀人。
  
2004年进入ZC的北邮本科毕业生一共5个人,另外4个人在仪表部,我在系统部,职
位都是售前技术支持。公司的产品是测试仪表和系统,以便局方优化网络,行业巨
头是Agilent,Teketronic(据市场部资料ZC是全球第15),在信令这个市场(实际上比
较低端)ZC是国内第一。公司内部网络有个全家福,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的简介和经
历。离学校非常的近、很多东北人、很多北邮毕业生,虽然每天早上要和金五星的
小贩一起上班--记得有一个热天的早晨,冷饮厂门口的集装箱里一个兄弟披着棉
被发抖--但基本上工作环境也算不错了,发了东芝M20的笔记本,迅驰1.4,512内
存,还是比较爽的。
  
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重庆电信的搬家项目,把ZC的设备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
方而已,区区几个机柜,竟然占到整个搬家预算的四分之一,可见ZC的设备最少在
机房里面是很有体积的(后来听说一个哥们因为觉得ZC在机房里的设备看上去比较
NB,居然就从UT跳了过了,真是PF).后来还有一个其他公司的兄弟说ZC的仪表很
酷,一是可以同时跟踪好几条2M,二就是中文界面。加上比较便宜,应该算ZC产品
的最大优点了。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 修改:·wxkawxk 于 Oct 31 14:51:38 修改本文·[FROM: 202.96.33.*]

  
二.职场起步
  
超过100人的公司,就脱离了创业阶段,基本上很难管了,一年以来公司都在转型调整。管
理很人性化,但是也造成了只有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职业观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混日子拿工资
的人也大有人在,不过如果能把握好度的话,也能做到既充实又轻松。一直以为应届生的试
用期就是六个月,但是当被告知三个月可以转正的时候,我真的着急了,每天准时的下班、
上网聊天,根本没有做好准备,结果当然是不能转,加上部门经历的一次谈话,才真正激醒
了我要奋发努力的劲头。
  
售前的工作就是方案、报价、澄清,技术、商务、协调,用一个词概括:投标。和公司的各
个核心部门都要接触。对于毕业生其实学校里面的东西除了唬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用,我不知
道有几个人工作以后能用的上傅立叶变换,学校居然连最基本的打电话的信令都没有教。技
术全都要重头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和人相处,包括老板和同事。没有人是完美的,老板也
一样,有时候不得不听从老板可能是错误的观点,但是自己私下里要去弥补。我很幸运的有
一个负责人的老板-LW,虽然LW有太多的不完美,但就责任心这一点无可替代,LW是地道的
工作狂,每天8点以后离开办公室,干到2,3点是经常的事情。我到公司的十一假期,LW独
自加班了3天,所有棘手的事情都亲自处理,有什么责任都会替手下顶着,我花了一段时间
来适应他的脾气,但是不幸的是,他似乎不适应他的老板,并于年后去了UT。
  
我到公司后一个很好的老大把我派到上海移动去学习,在那里我才第一次感受了交换机、网
络。和当地的工程HJ一起在下走线的机房布线、配置、吃难吃的上海菜、在浦东的大排挡喝
啤酒,他不喜欢上海那个专家,也不喜欢在上海常驻两年的生活,他后来去了我们最大的竞
争对手。第二次去上海是和“太极高手”MASH,见识了这位非通信专业出身、来自信威的老
员工的文武双全,他居然能一边冒汗的查看服务器里的配置,一边面不改色的和运维部的主
任谈笑风生。和《将爱情进行到底》不同,上海不是一个浪漫的地方,拥挤而喧闹,上海的
工程和上海人一样精打细算。
  
同事的影响是巨大的,也许整体素质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们几年的工作经验足够让我受益
匪浅。我们售前的队伍里和我一起进入公司的HL原来在NORTEL作工程,他其实是一个SALES
的材料,很能玩命很会作人,后来他果然到HW做了SALES。WY在中软已经是部门经理,为了
扩大产品视野来到这边重头开始,后来去了ZTE海外继续作产品经理。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非
常愉快,我们每天中午的时候神侃、逗乐,我接触到了毕业3年以后的人的心态、经历,他
们能教给我的东西远远多于学校里的同龄研究生。我也意识到,对于研发之外的职位,学校
、专业、学历和工作经验相比其实真的不是非常重要。我是幸运的,能有一批一起进公司的
同事,让我有一个更成熟的心智和广阔的视野。但市场是残酷的,在我进入公司不久开始了
超大规模的裁员,当年的年终奖金也低的出奇,于是我眼见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离开了公司。
我知道,只有自己努力,甚至玩命,才能在职场真正站稳脚跟。
  
【 在 wxkawxk (狼狈的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期待haimeng001新的力作,现代为转发上次他的东家
: 我就要离开中创信测了,其实有一点依依不舍。尽管有种种的不完美,但是这里毕
: 竟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年,我的身上已经留下了ZC的烙印。顺便把这段经历和各位
: ...................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三.“战争”
  
每个工程有大量的方案制作工作、然后是商务报价、技术澄清,涉及硬件、软件、工程、采
购、商务、项目管理等,毕业时到小一点的公司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上各个方面都接触的到
,也决定了这个职位很能学到东西(有人说2年研发+2年售前就完全可以领导一个部门)。如
果换成我们的供货商SUN,那么每个人只负责一小部分,所以很多人在大外企呆了一段时间
以后会觉得慌,就是因为重复性的劳动太多、面比较窄,所以虽然薪水高但是还会有人离开
,想要上个层次最少也要几年。
  
一次竞标就是一次战争,所有的厂商在争分夺秒的抢时间,作出最好的方案、拿出最低的价
格,让客户满意。客户是苛刻的、挑剔的,有时是不通人情的。比如北京移动的客户居然让
我们在一个晚上拿出8套方案,那天是我的生日,熬到凌晨4点。那次战役打响了移动二期
的枪声,全国合同额据说有3个亿。公司的三大老总亲自督战,制定技术方案、价格策略。
全国30多个省市,我们三分天下,要保住领土,攻打对手。这场战争历时大半年,直到我离
开公司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但是因为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是我们三家再次短兵相
接而已,所以并没有那么激烈。HW在这次战争中完全退出监测系统市场,其4省领土被上海
BELL、ZTE和我们瓜分。
  
我的部门经理TSY是个极端的工作狂,比LW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在武汉的时候,我们的
老专家SSQ熬到5点,我熬到凌晨6点、另一个经理6点半,而TSY干到第二天的9点半--中午
12点,我们整装待发,去客户那里作澄清。湖北那个客户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号专家,
至今我仍然记得他的莲花指,据说事后他对我的澄清很满意。结束后TSY觉得我们可以把对
面那个设计院的人挖过来-他说几千块的工资肯定比他在河南高。我连黄鹤楼都没去,就在
当晚被精明的女销售推上了回京的卧铺。
  
北京客户技术含量最高,上海的客户最崇洋媚外,广东的客户做事不作人,东北的客户作人
不做事。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点,这也是作售前有意思的地方--在ZC作三年以上售前
的,肯定全国都去过了,甚至西藏--我的下铺都去过布达拉宫,而LW去西藏的时候我们更
是2周都没有做事。提到西藏,我们的系统可以监测短信,据说《手机》播放以后,西藏移
动的主任每天都用我们的系统查他老婆的短信。河北那一战我们输了,客户关系做的太差了
,根本就是在挑我们的刺,产品势均力敌的时候,关系最重要。那次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乙方
的辛苦和甲方的不学无术,那个几个客户基本上是白痴,却像模像样的质问一些他一知半解
的问题。我们、ZTE和WTF轮流澄清。我可以想象4年前,我们的老总和安捷轮的他的同学是
如何竞争的(我们能把安的同类产品打出中国,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在我觉得最差的城市
石家庄,河北那单最后输给了WTF-一个我们最不愿意输的对手。
  
感谢学校教育中锻炼综合素质的那部分,只要经常熬夜加上一点创造力,结果就是我很快成
了投标队伍的主力,并在同事们纷纷离开以后成了老板倚重的一员。我成功的把方案程式化
,使方案制作的效率提高到了原来的3-5倍,完成了几次战斗。在年底顺利转正。
  
【 在 wxkawxk (狼狈的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职场起步
: 超过100人的公司,就脱离了创业阶段,基本上很难管了,一年以来公司都在转型调整。管
: 理很人性化,但是也造成了只有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职业观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混日子拿工资
: ...................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四.进军海外
  
在机场接到来自印度的ANADI,开始了给海外代理商培训的序幕。虽然我中文的产品试讲还
没怎么练过,倒是先用英文上了。5个代理商是:印度、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和越南。除
了培训,就是吃吃喝喝玩玩,王府井10元小店把他们哄的开开心心,不过我不理解为什么
来公司要在11月份的时候把这群来自热带的兄弟们送到长城去,当时那边应该是零下十几度
,他们穿着好不容易买到的单衣。
  
和华为的合作算是很大的一个国际化战略,我们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华为海外的仪表供应商,
以及我手头的SMS欢迎系统。我们按照华为的要求制作了英文的全套资料。这个系统后来华
为先是中了阿联酋和毛里求斯,但是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略过了这两单,而在05年4月接
受了离得较近的马尔代夫。监测系统产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庞大的施工体系和复杂的售后
服务决定了我们必须自己开拓。
  
提到海外,不得不提到我在ZC的海外老大SUMMER,他是典型的在外企呆的太闲的人(后来曾
经为了我的工资能够DOUBLE和老总差点吵了起来。因为我的优势简单而明显:英语加上一点
东北人特有的赵本山式的忽悠能力)。如果一个公司真的下决心开拓海外市场,实际上必须
有老总坐镇,但ZC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持谨慎态度,毕竟巨大的投入包含了巨大的风险。SUM
MER的理想和冲动深深的打动了我们,他曾经试图建立完整的海外技术支持队伍OMT,并且在
OMT成立的初期花了相当的时间对我们进行培训,这也成了我入职以后不多的培训机会。我
会记住他的PROFESSIONAL观和他无处不在的乐观。
  
公司的另一个王牌是来自邮科院仪表所专家SSQ,也是公司最初创业的几员元老,他明显走
了技术路线,对信令协议的了解几乎达到了能够背诵二进制码流的程度。我们都笑说根本不
需要仪表和监测系统,只要他把手指往交换机里一伸,有什么问题他就说出来了。在吉隆坡
的培训里,我自豪的向MAXIS的职工介绍了我们的专家。中创能够有今天的市场地位,是绝
对需要这样的镇山之宝的。移动二期的时候他几乎就不在家,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
这样的专家走到哪里,无论是客户还是厂家,肯定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过完元旦的时候,我的职务变成了产品工程师(职责包含售前),结合我进入公司后对五大
海外竞争对手的产品分析,我写了一个较长的海外市场竞争分析,其中对东南亚进行了较为
透彻的分析,甚至包括人文、投资环境等,作这个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扩大了我的视野,并得
到了领导的好评。按照俞世唯的理论,这应该算公司的长期重要工作,可惜后来被更多的短
期重要工作给耽误了。
  
【 在 wxkawxk (狼狈的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战争”
: 每个工程有大量的方案制作工作、然后是商务报价、技术澄清,涉及硬件、软件、工程、采
: 购、商务、项目管理等,毕业时到小一点的公司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上各个方面都接触的到
: ...................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五.印度之行
  
我到新德里的任务有2个:参加通信展和一个仪表采购标准会议。
  
印度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市场,而且和中国一样发展迅速、激动人心。虽然在我去新
德里之前父母甚至担心那里的人是否对中国人友好,但是实际上这种担心完全没有
必要,所有我见到的印度人都面带慈祥的微笑、有礼貌的打着招呼,除了他们的英
语有些奇怪,但是随着我发音接近印度人,我和他们的交流日趋流利。
  
华为是印度通信展的金牌代理商,展台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里,我发现了好多和
ZC类似大小的公司:200-400人,年销售额2-4个亿,竟然都开始进军海外,甚至
在印度通信展上占到了1/4,很多公司的海外销售额都超过了国内!一个公司的销售
经理说:现在中国通信业海外市场的形势就是:华为中兴在前面冲,大家在后面跟
着,ANADI则说我其实感觉不到这是在国外。印度第二大运营商的维护人员在现场表
示对我们的仪表感兴趣,当然更多的是竞争对手。比较有趣的还包括和代理商的礼
仪小姐聊天,她们说印度是爱的国度,还问我会不会中国功夫。
  
标准会议上的火药味太浓了,三个厂家商量采购仪表的指标,我在代理的帮助下,
几乎就是和AGILENT和TEK的人吵架,最后圆满完成了任务:仪表要支持16个E1,不
要电池。这导致了SUNRISE的出局和对手的价格将高的离谱。一个字:汗。因为他们
强烈的印地口音。局房要求电池的理由更让人汗:交换机房经常停电,如果交换机
都停了,那还要仪表作什么呢?这也体现了印度基础设施的薄弱,在后来我读到的
杰克威尔奇的自传中他也谈到,由于经常停电,他的GE在印度的工厂无法正常运转
下去。胡锦涛访印时一语道破:印度重软件,中国重硬件,两国互补很强。
  
还有就是一天美国大使馆请我们的代理商的鸡尾酒会上,一个武汉的小美女销售问
美国人对于两岸局势的看法。一个我讨厌的大腹便便的老美大言不惭的说如果中台
交战,美国肯定会支持台湾,粮食、武器不成问题。我马上反驳:中国将在华盛顿
决策前的2个小时内完成战斗。老美当时噎的没了声音,旁边的中国人纷纷暗笑,呵
呵。
  
印度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富人和穷人的差距大的难以想象。德里的街头虽然没
有了几年前的满地的牲畜,但是感觉也就是十年前的中国。最后一天里我找了个当
地导游,他衣着得体并风度偏偏,我对他总体还算满意,虽然他骗我UNDERGROUND  
MARKET关门并带我去了一个很贵的地方,但是我在那最后买了500卢比的难看沙丽并
最后送给他作小费,算是把他治了一顿。我拜访了甘地墓、红堡等当地名胜,并在
地下商场侃价后满载而归。
  
  
【 在 wxkawxk (狼狈的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六.大马鏖战
  
春节开始,我做了ZC第一个海外项目的协调人, 对客户叫PROJECT MANAGER。我们通
过香港的中间人和当地代理商拿到了一家美国公司的分包合同:用七号信令监测前
端系统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运营商MAXIS的国际关口局计费核对系统提供话单数据。我
们第一次在海外打败了AGILENT,然后我作为项目经理和我的团队开始了长达几个月
的鏖战。
  
首先是长时间的研发接口谈判,这是一场拉锯战,因为对方不懂七号信令,又是我
们的客户,我奔走于研发和客户之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迁就他们的想法。让我佩
服的,是他们的全球化管理模式,他们一共70多人,却分布在全球各地,用电话和
EMAIL保持联系。哪里有工程就到哪里去。有意思的是CONFERENCE CALL,每个周三的
上午,两岸三地的人:承包商、代理商和我们就一起用一个BRIDGE聊天、汇报进
度,我确切感受到美国人其实也不是直来直去的,那个大胖子SCOTT满嘴的废话不亚
于中国的任何一个官僚。我们在各种风情的酒吧、餐厅里完成了感情交流和技术谈
判两项工作,包括西式自助、一个南美烤肉店和一个古巴CAFE。
  
我们连英文版的合同都没有现成的蓝本,那复杂的商务用语足以使考过GMAT的人不
知所云。我们也没有做过进出口商务,LC,INVOICE,AIRWAY BILL,都是一个一个慌
忙的作,直到我亲自把所有的货发到机场...MAXIS的工程进行的举步唯艰,因为我
们没有任何的海外经验,尽管我们派出了最好的工程和研发。发生了很多
FRUSTRATING的事情,我们的局域网当了两次,从远端站点到中心站的传输时断时
续,由于局房的原因我们甚至要重新作绕线...我每天只睡5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基
本上是在交换机房度过的,布线、调试、协调、作文档...那段日子,我瘦了7斤,
原因还有MAXIS难吃的印度咖喱饭(国外和国内的咖喱一点都不一样)。最终在我们的
艰苦努力下,用户在初步验收的单子上签字了,马来代理商用他的泰米尔口音对中
国人的勤奋感到由衷的佩服。
  
回到北京,我感到祖国的亲切。在国外,我深深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当别人
夸中国强大的时候我是多么的自豪!连侨居了几代人的大马华人对祖国也有着深厚
的感情。听到那首《故乡的云》,两颊居然有一点湿润的感觉。最好的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其实在国外。同时,中国企业今天有这么多的跨国公司、自己正好站在这
个时代的潮头,是感到多么的幸运和激动!
  
【 在 wxkawxk (狼狈的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印度之行
: 我到新德里的任务有2个:参加通信展和一个仪表采购标准会议。
: 印度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市场,而且和中国一样发展迅速、激动人心。虽然在我去新
: ...................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七.惜别
  
在我离开中创的时候,公司正在洽谈和加拿大的同行业公司合资的事情,会有很多
互派人员、常驻海外的机会,但是主要处于个人原因,我还是选择离开了,ZC在离
职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的难为,工资也发到了最后一天。以下是我的辞职信,也表
达了我对ZC真实的感情:
  
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本人于今天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我已经将手头的项目情况制作了详细的文档列表、计划、通讯录,并与公司相关部
门做好项目的交接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自从2004年6月加盟中创以来,担任售前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国际项目协调人。在
中创的一年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在各位领导的悉心培养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
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锻炼机会、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一年紧张又充实,严肃又不失
活泼。是中创教会了我如何待人接物,理解行业、职位和业务。我学到了多方面的
知识,培养了多方面的技能,形成了自己的职业习惯。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我的
身上都深深的打上了中创的烙印。
中创是一个真正干事业的地方,在这里,同事关系公平公正、领导敬业爱岗、老总
务实真干,我由衷的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适逢中创国际化大潮,中创正是一个需
要人才的时刻,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这个决
定是否正确。主要处于个人原因,最终做出了辞职的决定。但是我由衷喜欢这里,
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继续为这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中创人,我永远都为自己在这里工作过感到自豪!衷心感谢我的领导和同
事,祝福他们事业有成;祝愿中创信测的事业能够蒸蒸日上,成长为电信测试领域
的跨国巨头!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母校、我的校友和所有帮助我的朋友们!
  
【 在 wxkawxk (狼狈的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大马鏖战
: 春节开始,我做了ZC第一个海外项目的协调人, 对客户叫PROJECT MANAGER。我们通
: 过香港的中间人和当地代理商拿到了一家美国公司的分包合同:用七号信令监测前
: ...................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我给你个建议,那些只是术,能力才是道.现在job成天关心的就是如果获得面试,灌灌水,挖苦一下牛人.也不想想,为什么那些人能很容易拿到offer,仅仅靠面试吗?
那个作者不是靠啥面试,进中创对他而言易如反掌,说实话,要不是考研失败,国内还没哪个公司他去不成的,估计也就一些投行还有点难度.英语,专业知识,能力等都没有任何问题.这样的人,佛挡杀佛,人挡杀人.
就像另外那个问职业生涯规划的帖子一样,好好学习,多做点社会学生活动,努力提高自己才是王道
【 在 zhan (z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关心作者准备面试和面试!
  
  
--
嘈什么吵?再差的学校也有牛人,再强的学校也有渣子!别人牛不等于你牛,别人差不等于你差! 靠学校的名声能吃饭么?  就算能,那是你的本事么?你好意思么?别的比你牛的人就因为没有上个好学校就要被你踩?
     是北邮人就不要靠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学校声誉不是被吹上去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些废寝忘食学习的猛人!
  
  
顶一下(314 写日记 886655 185076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