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论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共同点 ---读《大败局》随笔

imspeach [其他] 2011-09-29 02:16:40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558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论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共同点  
  
                                                 ---读《大败局》随笔
  
  
  
读罢《大败局》,掩卷沉思,那一个个曾经辉煌、各具特色的中国民营企业,标记着一个个或拼搏、或创新、或独具慧眼、或蛊惑的企业家,如流行一样闪过脑海,每一个都发挥了独特的光和热。再次睁开眼,我突然意识到做人和做企业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或许我不能向他们学习做企业的手段,但从企业的一个个败局中,我仿佛看到了不同的人在工作中挣扎,困顿的故事。遂成此篇,聊以慰藉。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说:先学习做人做事,再做好企业。
  
本文角度:看看企业家如何经营公司,来学习怎样做人做事。
  
     注:文中提到秦池、亚细亚、巨人、飞龙、三株、爱多、瀛海威都是90年代辉煌一时的企业,如不了解请百度百科。
  
企业的崛起
  
强调产品的宣传和运营
  
利用电视媒体,疯狂的广告轰炸,注重营销渠道和手段,短期造成轰动性效应。
  
²  实例:纵观90年崛起的企业,无不是利用领先于时代的宣传、广告手段,短期内将产品推往全国。它们付出了当时常人不可想象的成本,也得到不可想象的收益。如秦池在1996年用6666万(95年秦池的年利润只有3000万)竞得央视广告标王后,当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比去年增长5、6倍。
  
个人发展启示:工作需要发动起来,向高层领导、合作部门进行宣传,推动。先把事情宣传到一个高度,吸引领导和合作部门的注意,在之后的资源调配、推进产品改进或服务运营时都会容易很多。工作往往是推动了就有效果,不过是或多或少的事情,但不推动就等于完全没效果。我们要避免做了很多事,却完全没有人知道。很可能几个月后别人把事情又做了一遍并推动起来,这时候我们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想想经济社会中,有技术、有产品、但没有推广、没有成功的企业比比皆是。学技术出身的人,天生对宣传和运营的理解不够,需要培养自身在这方面的认识。并不是技术不重要,而是要意识到对与一个企业来说,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
  
  
  
企业的败局
  
l  败局1: 企业过于注重宣传,浮躁,没有真心做好产品
  
好的产品是企业长久发展之本。
  
²  实例:特征最为明显的是保健品业,如飞龙、三株、太阳神、巨人集团等。凭借着过人的宣传手段,赚到丰厚的第一桶金。来之过易的甜头使企业忘记了发展的根本是推出有价值的产品,而过于迷信宣传、营销的手段。1993、1994年时飞龙集团在广告费投入均超过亿元,而投入在技术开发上的资金不足2000万。巨人集团为保健品“鲨鱼软骨”散发的宣传文稿《鲨鱼不患癌》,其署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袁彬博士,而实际缺出自一个对保健品一无所知的外语系学生之手。缺少实际效果的保健品业在腾飞后迅速衰落,与行业内浮躁、迷信广告、甚至是行骗的手段不无关系。中国地大人多,只要每十个人用一件产品,就足以厂家发家致富了。但之后呢?如果产品没有持续的使用价值,销售业绩终如昙花一现。宣传和广告只能打天下,而不能守天下(广告只能促使消费者尝试,却不能保证他们持续使用)。
  
个人发展启示:时时刻刻都要踏实做事,不能养成浮躁、华而不实的个性。在正确将工作宣传推动的时候,也要把具体工作做的扎实细致,不能只说不做,满口吹嘘。并时时反思自己,踏实做事,精益求精。或许有时候宣传和包装手段是必要的,但真才实学的提高、工作成果的完成才是个人发展之本。
  
  
  
l  败局2: 企业没有可持续发展
  
做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²  实例:太阳神:从1988年开始,太阳神的主打产品就是太阳神生物健口服液和猴头菇口服液,这两只产品创造了太阳神的辉煌,可是随后的10多年里,太阳神几乎再也没有推出过一个成功产品。太阳神老总甚至还有这样的观点“可口可乐仅凭一个“神秘配方”就百年如一、长盛不衰。太阳神仅在现有口服液基础上改良就可以维持了“。太阳神的辉煌就随着保健品行业的衰落而逝水难追了。哇哈哈:即使在保健品企业都大赚其钱的时候,哇哈哈已经意识到保健品产业的成长局限性。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消费心理及同业竞争都处于一种很不规范、很不健康的状态中,企业或许很容易在这里捞取充满暴力色彩的第一桶金,可是却很难再这里取得正常的稳健的发展。娃娃哈毅然决定从保健品产业逐步淡出,开辟新战线。在哇哈哈退出果奶后,其悄然完成了从保健品向饮料市场挺进的战略转移。
  
个人发展启示:
  
(1)工作项目需要可持续发展:规划好工作和项目,分为现阶段全力开展的,闲暇时穿插进行的,未来远期规划的。更重要的,要保持一颗积极的寻找工作新思路、新方向的心。
  
(2)个人能力需要可持续发展:个人职业规划,需要区分哪些工作是为了出成绩的、哪些工作主要想提高能力的(两者不冲突,规划工作时最好能做到成绩产出和个人能力提高的均衡。做好工作是基本素质,而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完成工作要实现哪些目标)。做好长期和短期规划。长远规划:未来几年想达到什么位置,需要什么能力,达到途径是怎样的。短期规划:最近要看哪些书籍(精心选择阅读的方向和书的品质)、要参加的讲座和培训等。记得读书培训只是手段,要为想达到的目标服务。个人体会,平时读书可以分为三部分(以我做商业数据分析工作为例):(1)工作技能书籍:如《用图表说话》《由统计到数据分析》等,实际工作中切切实实马上能改进工作效果的技能类书籍。(2)工作策略方法书籍:如《小强升职记》、《人人都是PM》等,这些书籍可以优化我们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3)思维、商业sence类书籍:如《六顶思考帽》、《大败局》等,可以潜在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好的理解商业社会。从第一类到第三类,覆盖了从战术到战略的全方位提高的知识。个人感觉战略战术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是比较好的学习策略。很多人都想找又轻松又赚钱的工作,如何做到呢?答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而提高自己就要不断的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
  
  
  
l  败局3:企业发展大跃进,盲目多元化发展,却没有深入做到位。
  
“大跃进”不仅是国家之灾,亦是企业之祸。
  
²  实例:巨人集团是一家电脑行业的公司,在1993年史玉柱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即多线开战,俱荣俱损的大冒进之路。巨人集团以密集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3大系列的30个品牌,其中主打的保健品一下子就推出了12个品种,减肥、健脑、强肾、醒目、开胃,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保健概念。的确是计划持续大发展,但发展方向铺的太宽,企业又没有相应支撑的技术、财力、经验,结果就是越想多路繁荣,越是多路亏损。
  
个人发展启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从开始就明白,自己只能做有限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选好这有限的事情,找准核心发展方向和定位,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注重平时的积累。工作成绩是所有做出成绩的工作之和,做太多的工作,但没有做到极致没有做出成绩,等于白费。所以做十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不如精细做好一件有成绩的事情。对成绩有清醒的认识,工作的多少事情是真正产生效果的(就如打牌要有打有收,总结下自己打出去多少事情,收回了多少事情)
  
  
  
l  败局4:忽略赢利为先
  
任何企业赢利为生存第一要务。
  
²  实例:瀛海威充当中国互联网启蒙者的角色,但新生代的网民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其老总张树新的理想主义情节很深,一再宣称她进入IT行业决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来“捐钱”的。瀛海威在最初1年的市场培育、战略宣称是正确的,否则当时的中国人都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但在接下来的应该收获的时节,却没有战略转型,进行盈利。那个时代的IT行业,如果哪个人宣称是为了赢利而构筑自己的网站,那肯定要被轻蔑的嗤之以鼻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正是,在“烧掉”几个亿的风险资金后,年轻的网络CEO们才恍然大悟的互相传授一个真理:一个网站,赚钱是最重要的,生存是根本的。在这点上,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并无不同。
  
个人发展启示:在企业里,要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位置,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是否能对得起薪水。企业以赢利为目的,是不会白养人的。如果给员工每月1万的薪水,需要员工创造比1万多的多的价值才行。再要求企业加薪的同时,多思考自己是否为企业多创造了价值。一个员工也要以完成正确的KPI为首要目标,就像一个企业要以完成赢利为首要目标,这是生存决定的。在许多工作堆到眼前的时候,心里时刻记得Key performance point是什么。
  
  
  
l  败局5: 处理不好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任何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一环,位置可能强势、可能弱势。但如果处理不好上下游关系,总有一天会伤到自己。
  
²  实例:亚细亚没处理好上游关系:亚细亚对顾客自然无限谦让、微笑待之;可是对供货商却百般盘剥、十分刻薄,长期拖欠供货方贷款,以此作为自己的流动资金。这种缺乏共兴共荣基础的,不正常关系维系了好多年。当生意做的下去时固然也没什么,但一旦发生危机,第一个向商场踹脚的必是供货商。在后续亚细亚连锁商场相继倒闭的风波中,几乎都是因为供货厂家发难维度追讨货款而造成商场的瘫痪和崩溃。爱多没处理好下游关系:爱多在企业快速发展,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提出每个爱多产品的代理商必须缴纳300万至1000万元的保证金,仅此一招爱多“无偿”集资2亿元。但最终后果时,当企业产品一旦不再持续畅销,有风吹草动的时候,代理商的集体挤兑行为,直接导致爱多财务的困境。
  
个人发展启示:处理好合作团队之间的关系,有成绩一起分享,有责任一起承担,建立良好的、共兴共荣的人际关系。在合作中压榨其它的团队或同事,在自身强势的时候不会爆发,而一旦出现问题,难免被其反弹。良好的上下游关系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规避风险的手段。与周围人的关系好一点,生活也会更快乐,不是么?
  
  
  
  
  
企业败局太多,正如一个人成长中总会犯错误一样。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船小好调头,随时可以重新来过。《大败局》据说是北大MBA的培训教程,专门给各种老总来学习规避企业运营发展的风险。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说:先学习做人做事,再做好企业。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能力。咱能力没那么高,只能以大见小了,用管理企业的知识来管理知道自己!
  
                                                                                                                                             然   虎年盛夏
--
  
顶一下(46 写日记 885928 185076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