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一个运营商新兵的自白

imspeach [其他] 2011-09-29 02:16:24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9932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零余者,也称“多余人”,语出屠格涅夫中篇小说《零余者日记》。小说主人公是一个破落贵族青年,他以日记的形式回顾了自己短暂阴沉的30年生命后来,文学评论家就以“零余者”一词,来指代社会变革时期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心怀理想,却无法实现,他们渴望融入这个时代,却被时代的大潮所抛弃
  
其实,作为一个也算久经职场的IT人,在看到中国信息主管网“寻找IT零余者”这个选题时,也会心中一动,回想起最初的涉世坎坷,在这个话题上,我也很愿意将我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写出来,因为我坚信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藏着无数艰辛。虽然我还不算是个成功者,但我相信,正是过去的那些,让我不断努力、不断奋进,才有了我的现在与未来。
  
毫不夸张的说,每个职场人都曾幼稚粗糙,每个显赫成就者都可能曾是“零余者”。但这就像硬币的两面,当我们作为“零余者”时,境遇悲惨且尴尬,它可以成为个人自怨自艾的借口和理由,而也可以是激发斗志的鞭策和警醒。而选择权,就在你的手中。
  
———————————————————————————————————
  
每逢夏至,经过北京院校,看到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我总会恍惚间被拉回六年前的那个6月。
  
身处一座南方城市,这个季节的空气总会异常潮湿与闷热,尤其正午时分,太阳下头走一遭,立马觉得自己像只上了笼屉的包子,蒸着桑拿,汗如雨下,一会儿功夫该熟了。如此憋闷的天气也感染着人的暴躁指数飙升了几个点。瞅瞅,学校南草坪、宿管室门前都成了首当其冲的发泄地,东倒西歪的啤酒罐儿、砸破已成碎渣的热水瓶胆儿,所有这些都一股脑儿地以
  
一种骄傲的姿态铺陈于地面,宣告着“肇事者”们最后的疯狂。你猜得没错,这的确是一年一度毕业季的惯常曲幕,而所谓的“肇事者”就是我身边的那拨人。
  
虽然我从不参与这种宣泄行动,但并不代表我麻木且无情。毕业,意味着共同经历的春秋冬夏再也无法复制,意味着曾经亲如姐妹而今各奔天涯,意味着从今只身独闯社会……当然,现在回望那段时光,更觉感伤。甚至后来工作中,听一位刚毕业的小姑娘一边点唱《那些花儿》一边泪流满面,深受感触。“那些花儿,曾经绽放,我们还能穿过时光嗅到纯净的芬芳。”大学校园对我而言,永远是留守心中感情和信仰的净土。
  
应聘求职——好比贵族和平民,等级不同自然天壤有别
  
经历过吃散伙饭、拍毕业照的那段五味杂陈的时光,应聘求职是现实敲醒我的第一记棒槌。
  
呵呵,古有封建等级制,现今虽为社会主义社会,但就像贵族和平民,虽然法律上说生而平等,但现实中依然有别。比如跟我一个系的男生李伟,属于典型的学业“后进份子”,这位仁兄是我们同届可八昼蹲守网吧——夜不寐、昼不食的神人,皆为“魔兽”。平时上课也是不拘小节,兴起时去教室露个脸,用他的话来说“是给老师面子”。按照我们学校规定——一门课出勤率不足学时1/3直接挂科,但他竟然在找了我们系辅导员和任课老师“闲聊”了一下后,被获准冠冕堂皇地参加考试,居然也就及格了。——其中门道我也是后来知悉。
  
李伟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他是我们系第一个找到工作的。接收单位是当地的一家电力公司(大家知道,电力企业工资高、福利好可是有口皆碑)。这件事情在我们系传开之后,身边有知情者透露(真不明白他们从哪儿听到的消息),李伟这工作是李伟他爸直接出面,与电力公司老总吃了顿饭搞掂的,当然作为交换条件,李伟他爸据说也帮这位老总的一位亲戚解决了晋级提升问题。
  
这真是个讲究实惠的社会,但我对此并没太过在意。作为一家邮电院校的毕业生,我当时一门心思想进运营商,想在通信领域有一番作为。抱定此信念,我递简历的原则也是“非运营商不投”。几轮应聘面试下来我真是大失所望,大部分运营商招应届毕业生一般都是为营业部和市场推广储备人才,如果选择去营业部的话,最初的工作就是站在营业大厅引导客户办理各种业务并提供咨询服务,而如果选择干市场的话,工作更为纯粹,主要是做号码和套餐的推销业务,说白了最直接的就是在大街上或是上小区挨个敲门发传单。“这种事情,需要我一个大学毕业生去做吗?”我自问无法接受。
  
当出国留学的纷纷拿到offer,立志考研的开始买书复习,我还原地踏步。着急上火的不止是我,还有每日一call、远在他乡的父母。“找工作这个事情可不比上街买菜,东挑西拣的,人家也得挑你。你说你哥大学毕业那会儿一早就找到个地方干活挣钱去了。哎!这样吧,我给你打点钱,你也别急,慢慢找,也得好好吃饭,注意身体。”每次听完我妈一通唠叨,我都会招架不住,心中泛酸,情不自禁地想哭。想想毕业之后还得爸妈操心着我的生活费,还得拖累着他们,觉得特别过意不去。心想算了吧,能接着运营商入职通知的话,我就先干着吧!
  
正当我做简历、忙面试累得四爪朝天的时候,学校出了件大事——一位研究生学长从我们的主教楼7层一跃而下。真是,死者壮烈,生者唏嘘。那几天,关于死者的种种说法散布于整个学校:有为情而困一说,有求职不顺一说。直到那天晚上,和蔼可亲的系主任将众人齐集一堂,事情的真相才得以浮出:据说,这位“一跳成名”的学长品貌兼修、成绩优良,甚至还有不少女生暗中对他颇有好感。只是在找工作时一直不太顺利,受人排挤,自己的名额硬生生给一个成绩学识完全在自己之下的人抢去了,积郁的忿闷因自己一贯少言寡语、不爱与人沟通而急剧膨胀,最终钻进了死胡同,走上了不归路。
  
当时的我很率真,尽管对学长的死有点惋惜,但对他的极端做法其实心中颇不以为然。就好比那阵子,听说某个学校的学生因求职无门,一怒之下火烧毕业证。真是可笑,我暗想,自己没本事找工作,拿毕业证撒气又算什么,真让人瞧不起。况且以后工作单位接收时总得看你毕业证凭证吧,到时候可不又得掏个一两百元补一个,不值!
  
忙忙叨叨很快半个多月过去了,那天,我坐在学校林荫道上的长椅上,看着路上或形色匆匆、或悠闲惬意、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群,电话响了。接起电话,一个听不出语气的女声:“蔡彦吗?我是XX移动公司,通知你明天上午来报到,穿正式点啊。”
  
由此,这个电话引领我接受了我的第一份职业,月薪2500元。
  
一门之隔——全员营销践踏了我的自尊
  
上班第一天,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见领导了。宽敞办公室内宽大办公桌后坐着个穿蓝格子衬衣的中年男人,气色一般,身形微福。“小蔡是吧,哈哈,高材生啊,我看过你的简历了,不错不错,我们市场营销部非常乐于接受新鲜血液啊!年轻人嘛,有干劲。哈哈,这么着,呆会你去找王梁,让他给你介绍下我们这边的业务,还有分配下工作。”说实话,当时觉得这位领导还不错,没啥架子挺和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极具感染力的笑声。
  
刚入职,新员工总会到营业厅去学习,差不多过了两三个月,我就被正式分配了工作——一开始是比较初级的——接电话,就是接受客户对各类业务的电话问询。“您好,××移动公司,您找哪里?”后来电话接多了,我经常接自己手机的时候也这么说…………干多了真觉得很腻味,而且还经常会碰上牛脾气的客户。最麻的就是收到跟业务计费相关的投诉(为啥运营商计费老有问题啊!),还得一个劲儿地赔不是赔小心。
  
与此同时,我的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今天市场部某经理让我给她跑个腿,明天又被差遣到营业厅送个什么东西,都是些七八糟的小事,感觉什么都学不到。
  
我心里很发愁,现在简直就在混日子,跟我当初的理想抱负真是八竿子打不着。这样想着,用我们领导的话说——考验锻炼我们的机会来了。顺应总公司的精神指示,在过年前我们公司要针对本市重点小区做一次大规模的市场营销活动。当然,熟悉运市场推广的人都知道,在移动公司内部都是搞全员营销。公司从领导到基层,身上都背着业务指标。而这次活动更是被领导所看重,“全员营销”的大旗再度拉起,市场部、业务部,能沾上边的壮丁全给拉上了,我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天,王梁(当时给我分配工作的一位大客户经理)把我们几个刚进公司没多久的新员工叫到了会议室。看看人都齐了,王梁开口道:“你们几个大学时候有在外边兼职干过推销不?”旁边一个黑黑的高个儿男生应了声:“我以前在景区卖过饮料。”王梁看了他一眼,“恩,如果有过类似经验就再好不过了。其实说来简单,你们明天的任务就是拿着传单去小区人家里挨个敲门派发,必要时还得介绍下我们目前的新业务新产品什么的。”王梁环顾我们一圈,“当然这个事情还得讲技巧,具体什么技巧等你们明天回来再讨论。”想了想,王梁又补了一句:“不过我还是得说:这个工作说难不难但也不轻松,凡事别太在意就行。”
  
我一直在琢磨王梁的这句话,直到进到小区里边,我才弄明白王梁想说的话。第二天,我和黑高个儿男生李峰被派去了莲花小区,这是个中档小区,住的一般都是些中等收入水平的人,从这个小区的停车位数量就能看出个大概。不过虽说不算高端住所,但管理还真就十分规范。我们刚进门,就被一位身着保安服的瘦子当场拦下。“干什么的?没见过你俩啊!”我刚要作答,李峰抢先道:“我们来走个亲戚,呵呵。”瘦子保安皱了皱眉:“赶着饭点儿走亲戚?哪栋楼?业主名?”“这个……”李峰没料到这一手。“行了!别装了,我还不知道你们,是推销信用卡还是卖保险的?这年头像你们这样的我见多了,还跟我来这一套……”拦下我俩,保安显得非常得意。
  
我正不知所措时,李峰开腔了:“呦,大哥!您看您这手机真漂亮,诺基亚的,大牌,花了不少钱吧。”我这才一撇眼看到了保安大哥手中捏着的一个新款NOKIA,李峰眼可真够尖的,真不知他葫芦里卖啥药。“这手机当然好啦,我可是费了很大劲啊……”保安大哥想想又住了嘴,“这跟你有啥关系啊。”李峰殷勤地走近了一步,“哎,这手机真好,每月话费也不少吧。想不想多通话少花钱呢?”“怎么?”保安来了点兴趣。“实不相瞒吧,我是移动公司的,我看大哥人真好,也挺不容易的。我这有张一白面值的充值卡,送给大哥吧。我和我同事呢想进入办点事,您能不能给通融下呢?很快,半小时就出来了。”保安看了看李峰手中的充值卡,又瞅了瞅我俩。咳嗽了两声道:“看你俩也不容易,要不先进去吧,半小时后一定出来啊。”说着顺手接过了李峰手中的充值卡。
  
越过第一道障碍,我和李峰往住宅区靠近,我心中暗想:李峰还真牛,看起来像没啥学问,闷不吭声的,这时候嘴还挺溜。其实我也很好奇他那一百面值的充值卡哪来的,不过想了想也不好开口直问。
  
“我俩分头行动吧,这样效率高些,我去1号楼,你去2号楼。”李峰居然一副领导的口气,不容置疑,刚才的唯唯诺诺转眼遁迹,说完甩身进了楼里。
  
我楞了一下,转身往2号楼去了。其实干这种推销的事情我心里挺排斥的,但到公司不久也不好反抗发作!正式开始上门推销,我真是感受到了什么叫饱受冷脸。一个上午,我刚自我介绍完还没来得及说句话,住户的门就相继“砰砰砰”的关上了。站在门外还能听到一通抱怨:“哎,现在上门推销的啊,专挑午饭时来,还真精明。害得我吃顿饭都没好心情,真讨厌。”当时的我就感觉鼻子泛酸,一股热流窜上脑门,似乎在寻找出口一涌而出。
  
直到敲开了5楼的那扇铁质门,我的委屈和无奈终于全线崩溃。在门打开的那一瞬间,我真是惊到了,眼前居然是高中班主任刘丽华。在高中时代,因成绩叱咤年级,刘老师对我很是不错,也许当时在她眼里我能算得上是骄子一枚,但我从未料想四年之后我会以这种身份和刘老师面对面。“那个,我我……”我甚至企图装作互补相识。“哈哈,蔡彦对吧。我来我姐这想不到还能看到你,你怎么会在这?怎么样?已经毕业了吧?”刘老师还真是快人快语。“我……”估计是看到了我手上的业务传单,没等我回答,刘老师露出了一副下巴掉地上的表情。“你,你就干这个?”五字落下,五雷轰顶。不需要其他语言,就在那一刻,我觉得我的自尊和骄傲刹那被践踏成一地碎片。“谁啊?”刘老师身后传来了另一个声音,“哦,是搞推销的。”刘老师略显尴尬的回答,眼神从我脸上一晃而过,门关了。
  
那一天,我在门外站了好久。门里门外,两番景象。我不清楚刘老师在门内是什么样的想法,但就在那天,在门外,我为自己做出了决定——辞职。
  
即便我现在又重新回到了通信行业,事到如今,我依然不悔当初的决定,而刘老师的那句话、那个表情,还有那道关着的铁门也在我的人生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随着那道门的关闭,我的第一份工作历时六个月零八天,也画上了句号。
————————————————————————————————
--
  
※ 修改:·wxkawxk 于 Jul  5 12:53:22 2010 修改本文·[FROM: 211.99.222.*]
顶一下(378 写日记 885919 185076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