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lief (闲云野鹤), 信区: IWhisper
标 题: 悄悄帖数之我见
声明:这个帖子只是我关于帖数的一点想法,不针对任何人,也不代表任何人。一家之言,各位见仁见智。
正文: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逛悄悄了,总觉得这个版有着区别于其他版的地方吸引着我。666帖发在了悄悄,说的就是为什么会喜欢逛悄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发现在悄悄发帖是不计入帖数的,就算不匿名也是,也就是说事实上我的第666帖并没有发在悄悄-_-||
帖数这个东西,说到底其实就是数字,什么也不代表,只是有时候我们给赋予了一些意义,比如666, 比如1000, 比如9000或10000, 它们只是代表了我们的对特殊事件的一种本能的关注,帖数背后的,才是每个人重视的,因为重视,所以放在那些帖数下面,以供纪念。
而在悄悄,计与不计帖数,也是有意义的,只是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意义。我个人认为,悄悄以前不计算帖数,就像和匿名一样,是为了保护发帖人。我说过,悄悄很包容,在这里就像在家里一样,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聊,不用担心被人看到,不用担心被人嘲笑。悄悄里的人也都很包容,至少在我看来很少有喷的情况,因此也更增加了悄悄的温馨感。人是社会动物,却又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然而在这样一个拥挤的社会里,想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可以尽情放纵,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还原自我的地方,并不是那么容易。在大学里,在我们这个年龄,总有些话不知该对谁说,总有些悲伤不知该如何安放。悄悄,就是一片自由的土地,就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就是一间温暖的小屋。
我是站在一个匿名发帖人的角度来思考帖数这个问题的。如果我匿名发帖,我是抱着以上的想法,想在这里找一个安静的属于自己的可以不被打扰而同时又可以放松的地方。既然这样,我就不想有别的顾虑。匿名是一种保护,不计帖数,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保护。在那个质问的帖子里,大家讨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计帖数与不计帖数有什么区别,这里所谓的区别又主要是指在保护发帖人隐私方面的区别。一开始我觉得不计帖数是一种保护,可是看了大家的讨论,自己又想了想,其实计与不计,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如果我真的想发一个帖子而不让人知道,我有很多种方法;如果我真的想知道某个帖子是谁发的,我也有很多种方法。而事实上也不会有很多人去刻意挖掘那个Iwhisper背后真正的名字,当然少数情况例外。那我为什么还要罗里啰嗦说这些呢?
我刚才说了,我是站在一个匿名发帖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的,因为如前所述,悄悄主要的版众是他们,是那些想要在面具后面说话的人。从这种心理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反对发帖计入帖数。以我为例,我是一个容易悲伤的人,那些令人心烦的事情不愿在人前摆弄,而自己默默承受,有时候又让人身心俱疲。怎么办?我选择去悄悄。把那些烦恼和不快,借用一个虚无的Iwhisper的口轻轻说出来,然后,挥一挥衣袖,飘然离去,那些负面的情绪属于那个叫Iwhisper的人,不属于我,别人不知道,我也不用背负,而如果不计帖数的话,那么那些烦恼就真的离我远去,甚至连一个数字都不留下。这样,我可以轻快地迈出向前的步子。
然而计帖数的话,虽然我仍旧可以宣泄,仍旧没有人知道,但对于我来说总觉得有些不舒服,这就好像从化装舞会变到了假面舞会,差别不大但却总有那么一点被人认出的担心,匿名的作用也被打了折扣,而更重要的,是我说出去的那些话,多少留下了些许印记,至少在我ID下面的帖数上,我要花费多一点的心力去将它抹掉,尽管这真的不算什么。
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我在悄悄已经不匿名地水了很久了,所以计不计帖数对我没有太大影响。我的建议,或者说希望,是悄悄能够分开对待,匿名的不计帖数,不匿名的计帖数。既然帖数只是数字,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我们为何不能各取所需呢?我对站务了解不多,但是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吧?
就像我说的,我感觉悄悄是个温馨的家,我发这篇帖子不是为了争论到底要不要计帖数,怎样计帖数,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对悄悄的认识,希望悄悄里的人,匿名的和不匿名的,都能一如既往地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希望悄悄一直是一个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温暖的大家庭。今天情绪有些激动的同学们,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思考思考,帖数究竟有多重要?我们究竟为什么在悄悄?都给彼此一些时间,也不妨互相坦诚相对交流沟通,悄悄到底计不计帖数,希望版主也能考虑一下大家的意见。当然搞个轰轰烈烈全民投票是没有必要的,朝令夕改也是不合适的,只是希望,希望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悄悄,永远是一个充满美好的地方。
--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我决定我的决定;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我迷信我的迷信。
※ 修改:·relief 于 Jul 26 00:25:38 2010 修改本文·[FROM: 118.229.172.*]
悄悄帖数之我见
上一篇:晚安 悄悄(1400)下一篇:情感的天空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