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善恶一念间(乐乐100)

乐乐100 [其他] 2011-04-12 11:24:32 星期二 晴天 查看:18977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从古至今,善与恶同时并存,在人心里、在时空间、在乾坤内……善与恶是伦理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善恶一般是就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而言的。与之相符合的言行即是善,反之即是恶。字典上说:善,即好的行为与品质;恶,即坏的行为。

  品质善与恶是具体的,相比较而存在的。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善有吉、美、好的含义;恶有凶、丑、坏的含义。有关善恶的讨论多与人性问题、义利问题等相联系。有以孟子代表的性善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在善恶标准问题上有以义或以利为标准的两种主要观点。在西方,有以知识和理念为善;也有以是否信仰上帝为善恶的标准;还有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善恶的来源,以幸福为善恶的标准;这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主张,善恶观念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们的善恶观念既有历史性,又有继承性;不同阶级既有不同的善恶标准,各阶级又有某些共同的善恶观。

  或许于我们世人的眼中,所谓的善与恶真可以一目了然,说不上什么复杂与深奥。不同的人在对善与恶的定位时,真的可以体现出一个的智慧与内涵的。

  有时我们又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善与恶如此的相互交替渗透,很难说是善或者恶的。比如医生对病人,医生永远对病人说其病不严重可以治好的,其实医生有时明白病人已经无救了。如果因字而解意,那么医生其实对病人就是一种欺骗,既然是欺骗,那也就应该归为是恶了,可我们能说这医生可恶吗?如果医生实话实说,这原本也是一种善的行为,可如果真如此,可我们永远不会说此医生就是善啊!

  为何?原来医生选择的对象不同吧。如果医生对病人给予欺骗,其实就是对病人的善。而如果医生对病人亲属进行欺骗,那就是一种恶。我不由想起了人们经常所说的一些话:比如美丽的欺骗、善意的谎言……

  善的行为与品质,总会给人美的享受或者源于心底的感动;而恶的行为与品质,总给予人一种肮脏与丑陋的印象。或许善是一种美的行为,给予人一种伟大甚至崇高,它源于精神上的一种升华与体验。而所谓的恶,于人感觉中融入了私欲甚至罪恶。

  人性原本没有严格的善与恶之分的,而善与恶其实相伴而行。是选择善或者选择恶,这就在于一个当时的思想与态度了。自己选择的是善或者是恶,当然这就需要一个人把握一个度或者采取所选择的分寸了。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偷一颗针于我们感觉中那永远不能算恶的,而偷金我们人人都可以谓之是罪是恶了。善过火了可能就会演绎成恶,这叫物极必反。恶适中了也可能达到善,这谓之为因祸可得福。

  善与恶没有大小、类别之分。而在于一个成长过程用什么样的态度或者方式来面对生活。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选择,不同的素质层次的人,他们在选择生活与面对生活时,对于善与恶的选择也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思想也就决定善与恶的区别,什么样的素质,也就注定了善与恶的反差。

  人性善与恶的区分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法律、人性、尊严、伦理。凡是遵从了法律、尊严、道德、伦理的行为都可以谓之为善;反之则为恶。人心善否,关键在于心。是同情心,或说是你把自己置于弱小者一方时,你产生了善与恶的共鸣心。

  善与恶是情感的东西。对于个体来说,一般地都有趋利避害的欲望。而且,把对自己提供有利环境的方面称为善,而把施加残酷环境的势力称为恶。

  对于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共同体来说,提供公利的是善,制造公害的是恶。而许多个体之所以能组成的共同体,或许正是这种相互的同情心促成的。

  生下时,只有善,没有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对社会,对天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心才会随之变化。前人恶,后人善,都会影响一代人。好人坏人,在幼小的心灵时就能分清,无论人心有多恶时,他生下来时就是善。后天造出的恶,关键在于自已成长的过程是否心理健康。好人多,恶人多,都有他的生存一面。人心本无恶,只因贪嗔痴。就因人有太多的欲望,才有今天的恶。如是人人都有爱心,平等心,和平心,那这个世上就不会再有战火硝烟和人为灾害。

  人在毫无顾忌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恶,哪怕再小都非常可怕。善恶与否,只有在对待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或动物时,才会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在不受外力支配的前提下,能善待芸芸众生、珍爱动植物、维护环境的安全和优美,就可以认为他是个善者。

  如果小人当道,如果坏人横行,如果罪人逍遥,我们不要怯弱,但也不要毁灭;不要忍受,也不要疯狂。我们只要改造,理智地改造。

  用一切善的力量——包括爱、勇气、公正、感化、规则、惩罚、团结、行动来清除恶。我们心平气和、勇往无前、宽容无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永不言弃、充满信心,接受现状,然后改造之。因为善恶原本只在一念之间。

文:乐乐100

顶一下(49 写日记 722686 161744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