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六三年下去的场景
就因为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是泡在蜜糖水里长大的,我才会慢慢起了上网的念头,建立自己的论坛,让年老的朋友们把我们这一代人的的人生经历写出来。让那些没尝过苦的下一代、看看我们这些过来人,是怎么样度过那个艰难岁月的。
我们并没有因苦而趴下,而是为生存更加奋起,为农民做出样榜。因为我们是当代的革命青年,我们永远没有忘记我们下乡的使命;为建设新农村而奋斗、作出自己的微薄的贡献、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记得那时我们是学候震(同音)、邢燕子等当代新青年、还学习延安青年的精神。是在那样的政治气候下,于六三年第一批下到农村的。当时还没有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
其实还有真的第一批那是在六二年,象我大姐就由学校组织去了洞庭湖--岳阳君山农场。因为那批下去还没有形成气候,只是一种尝试,上级有这种想法而已。
我们下去时真的是湖南省长,亲手为我们戴上大红花的。当时那送我们的场景就如同人海翻腾。大放鞭炮、欢天喜地象过年一样,让我激动万分!我们经过的地方那时都是敲锣打鼓的人群夹道欢迎。特别是到了目的地时,那更是所有山城里的人,都出来欢迎我们从城里来的知识分子呀。他们从来没见过象我们这种穿着打扮的城里人,他们用一种特殊的目光看着我们从城市下来的知识青年。当时的人是那样的纯朴,情是那么的真!啊!那时的场景让我记忆忧新、真让我记忆永远!
从那以后就再没有象我们第一批下乡的场景那么壮观,以后就是赶湖鸭子了。反正是一个面向,由不得你不去。除非你有很特殊的原因、或许你属于一种特殊的人、、、
回忆六三年下乡的场景
上一篇:谁跟谁配不配,是怎么看的哦下一篇:那场爱情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