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怀旧之二舞在工大

xshifrank [开心] 2008-09-04 09:19:08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88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工大舞会之多让人叹为观止。尽管上高中时也在学校里蹦过好几次,可一到工大校园,就好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到周末,舞会海报就在三角地里纷纷呈现。不同的系或班有不同风格的海报。在印象里,外语系的海报最独特,因为是用英文写的,如果英文不行,再加上视力不好(读不清上面的可能是古罗马时期的字体),说不定还会去错地方。到以后等我执笔写或画海报时,我索性用上了所有的光谱色作为背景,衬得那个”舞”字只有那么的招摇,后来居然成了一种标识,一眼望去就知是管理系的舞会海报。周末”舞厅”有很多,大体可分为食堂舞会和教室舞会。不仅是食堂二楼(那时只有三个学生食堂,最大的两层楼食堂就成了最好的舞厅)和教工食堂,连很多教室也成了班级舞会的所在。机电大楼,南教,东品,西品,西配均在舞林高低手们的势力范围内。一年级上学期时还没有学会”放纵”,所以在周末上完自习回来,远远地望见那或绿或红的教室,耳闻若有若无的音乐,觉得自己尽管身在校园而还不是校园里的一分子似的,有点如真似假的感觉。而那教室舞厅虽是简陋却也独具特色,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上大大的舞字,再把日光灯用彩纸一缠,昏暗昏暗的感觉胜似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有些班则”神通广大”,从系里或校团委借一套好的音响,倒也不比那食堂舞厅差,而且还是free的,美中不足的就是人不多选择余地不大且大都认识,少了点神秘感。
    每每周末从6:00开始,就看见衣着光鲜的师兄师姐们开始晃荡在校园里。百分之九十的男士均西装革履,而那些从”熊猫楼”里出来的女士们几乎都是刻意修饰了一番的。那形象可比现在去面试差不了多少。这也难怪,舞会也是面试的一种,很多在校园里的恩恩怨怨不就是缘自这面对面的”第一次接触”么?在女生楼下,胸有成竹的帅哥或腼腆紧张才从”国标舞培训班”毕业的初学”高手”无一不在等待他的舞伴。而那位住在”熊猫楼”里的公主,要么还在梳妆,要么就是故意在拖延时间以表现出一个女士应有的矜持 (这是在毕业后才获知的”过时情报”)。如今想来,所有的场面却是只能用纯真来形容的风景。
    在小资产阶级的影响下,我和两个”敢于尝试”的哥们咬了咬牙,一人花了十五元人民币参加了一个舞蹈培训班。可学来学去,还是没有让高年级的师兄因才施教来得快,但也终于大器晚成,在一年级下学期敢去那以前还看似遥远的舞场了。不过第一步也就只敢两个男的在一起在别人看来象划船似的舞了一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且你就是频频踩了对方的脚也没有关系,因为舞会结束时我的脚面也是疼得要命。不过那时感觉很酷,毕竟是属于少数”敢于吃狼桃”的人。当同班同学大多数还在以其它方式消遣周末时,我终于挤进了”主流社会”。因为就在我学舞时才知道这么一个口诀:”学在华工,玩在武大,爱在华师, 舞在工大”。
    学以致用。不过也不能总和男同学在一起跳吧,况且那两个家伙比我厉害,竟率先向”羊群”冲去了,让我一下就落了单。无奈之下只好也硬着头皮去说: 能请你跳个舞吗? 说来说去,第一个落单的晚上让我站得两腿发麻,却无功而返。回到寝室见那两小子兴高采烈,不禁恶从胆边生。幸亏那两小子那时还不是重色轻友之人,对我安慰之余大加鼓励,终于让我在华师那以健身房改成的舞厅里真正地出师了。虽然事隔多年,早已记不清那温柔华师女孩的模样,但那时因紧张而汗流浃背和脚沉千斤的感觉却还记忆犹新。从此之后,工大的舞场里又多了一个”舞林高手”。
    到了三年级, 舞艺已然成熟。不再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是游刃有余。请女生跳舞也不用念念有词,往往只是作个手势即可。有时去去低年级同学的班上支持”扫舞盲”运动,偶尔也进行一下串联,跑到别的系去辅助辅助,的确是其乐无穷。 跳舞成了紧张学习之后的又一主要调剂品。后来班里不舞一下的人也少了很多,而且高人辈出。那出道较晚的室友老贼和小童练就了一双火眼金晴,无论灯光再暗,他们仍能锁定对象,且过目不忘,无论是在哪个高校施展舞艺,只要是工大的舞友,一律可以在千人中找将出来。按管理理论,这叫目标控制。老贼也因舞技出众,参加工大舞星竞赛,侥幸折桂.后来没想到这舞厅也成了前期职业培训,老贼毕业后当了人事主管,很多种类型的人一眼就能辨认,小童斡旋于领导和群众之中,倒也如鱼得水。
    上舞场前一定免不了的打扮在男生寝室里倒是笑料层出不穷。那时学校用比头发还细的保险丝来控制学生用电。但我那学生会主席”王勺”的寝室却用了一些偷天换日和“公共关系”的方法,打打学生会的旗号,常常”不小心”就将保险管换成了大号的了。其实倒不是因为晚上可以煮点什么东西方便(当然也需要),而是因为主要可以用吹风机。那可是要美男士的必备。后来居然连高一级的同学也跑来借光,还好大家都保密,一直就这么用了下去。尽管中间搬过宿舍,可以同样的方法倒也没有失败过。除吹风之外还得配上摩丝。要不如何能在冲锋陷阵之后保持潇洒容貌。到大学毕业时, 来自昆明的学生会秘书长一数所用的空瓶,竟有20瓶余之多,那也成了他的自豪(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他存那些空瓶干什么,不过几年前凭着他存空瓶的执着或有心,作为业务骨干进入了中国银行的全国精英人才库)。因为我是”自来卷”,倒是在保持潇洒容貌的同时也降低了跳舞成本。
    工大的新年舞会我只去过一次,那是在1993年。在下着小雪的晚和所有的同学和好友一起来到已是拥挤的舞厅,尽情地享受年轻。在新年快至时,柔美的乐曲倏然一变,强劲的快节奏音乐使得大家不管认不认识地手拉手在一起转成一圈。那是一种拥有世界的感觉。
    在工大,令人心动的不是简单的“轻舞飞扬”,那因四目相对,两手相握而演变出的恋情却是动人心弦。在我的记忆里,无论是圆满还是凄美的结局,无一不与舞有关。舞厅里浓缩了一个小小的人生。后来我才猛然觉得,舞之所以在工大人中流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是因为在其中演绎着很多人一生最宝贵时光里的酸甜苦辣,甚至永生难忘。

顶一下(37 写日记 58840 18137
上一篇:花泪下一篇:˯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