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日本侵华战争全过程】十八

民国风云 [开心] 2010-08-03 16:19:46 星期二 晴天 查看:323 回复:6 发消息给作者

                          芷江攻略战 即【雪峰山会战】     



日本的战史书籍里称为“芷江攻略战”。中方也称“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
  芷江与川黔桂鄂等省接壤,夹在湘、资、沅三大水系中间,东临长沙、衡阳,南瞰 桂林、柳州,西枕芷江盆地。这一地区还是进出黔、川,威逼贵阳,迂回重庆的军事要冲地带。湘西若失、贵阳危急,重庆将陷于不保。向该地区进攻,原是冈村宁次提出进攻四川作战方案的第一步,方案被大本营否决后,他内心却始终不肯放弃进攻四川的念头,一直在窥测时机。在其积极争取下,大本营同意他原方案的第一部分一进行芷江作战,但批准的目的则主要在于摧毁美军在芷江的空军基地。
  在上一年的日军“1号作战”中,中美空军在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南宁等地的7个空军基地和30余个飞机场,相继被日军占领或捣毁。在1945年3月开始的鄂北老河口之战中,那里的美军机场也被战火摧毁。这样,芷江机场就成了美国战略空军在华的唯一的前方机场。该机场经美军扩建,规模宏大,从这里起飞的美重型轰炸机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在华的日军战略目标,也直接威胁着台湾一带的日军设施。东京大本营并且认为,在日军进行抗击美军登陆中国沿海的作战时,从侧背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空军,将会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必须拔除这颗钉子。
  可见,在发动这次芷江攻略的目的性方面,大本营与冈村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另外根据派遣军作战主任参谋的回忆,各个司令部对这次作战的想法,也不完全一致。被指定承担芷江作战任务的日第6方面军,其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起先就反对冈村进攻四川的计划,他认为这次作战是冈村变个花招来推销其原案,是一次冒险性试探,所以他不赞成搞这次芷江战役。不过作为下级,他必须服从冈村的决定。这次方面军的主攻部队是日第20军,军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是个怎样的指挥官呢?据载,“坂西将军豪饮酒醉后行为古怪,语言粗暴。近来他已觉身体不适,或因暴饮所致”。坂西的部下们私下发牢骚说:“军司令官可能是饮酒过量的缘故,有些神经过敏。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参谋们很不愉快。而且统率风度不够稳重,缺乏体察实际情况的精神。”这个当年留学过德国的陆大高材生,如今已堕落为酒鬼。他近年来豪饮成癖,无非是借酒浇愁罢了。

  随着日本帝国的前景越来越不妙,日军高级将领的战意也日益衰退了。例如,3月份日第12军布置进攻老河口地区作战方案时,该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召集各师团长会议,结果几个中将师团长在会上讨价还价,与内山讲条件。这在日军高级军事会议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最后惹得内山怒曰:“按你们的种种说法,这仗根本不用打了。军队的最高使命是作战,至于天气如何,道路如何,是不用考虑的。” 由此可见此时的日军早已没有侵华战争初期的那种锐气和势头了!

  冈村投入芷江战役的兵力共4个半师团,8万余人。其战斗序列概要如下:
  前线指挥官第20军军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下辖:
  第116师团,师团长岩永汪,辖步兵第109、120、133联队,骑兵第120大队,野战炮兵第122联队,工兵第166联队,辎重兵第116联队。
  第47师团,师团长渡边洋,辖步兵第131、91、105联队,骑兵第47联队,山炮第47 联队,工兵第47联队,辎重兵第47联队。
  第34师团,师团长伴健雄。辖第34步兵团,骑兵第34联队,野炮兵第34联队,工兵第34联队,辎重兵第34联队。
  第64师团,师团长船引正之,辖步兵第69旅团的4个步兵大队。
  步兵第70旅团,旅团长川胜郁郎,辖步兵第54、55、132、133大队。
  关根支队,支队长关根久太郎,辖独立步兵第65、115、116、117大队。


  日军将要面对的中国军队,是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亲任指挥的9个军26个师。其战斗序列如下:
  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下辖:
  胡琏的第18军,辖第11、18、118师;
  韩璇的第73 军,辖第15、17师;
  施中诚的第74军,辖第57、58、191、196师及暂编第6师;
  李天霞 的第100军,辖第19、51、36师;
  廖耀湘的新编第6军,辖第14、新编22师。
  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下辖:
  杨干才的第20军,辖第133、134师;
  丁治磐的第 26军,辖第41、44师及炮兵团;
  弁庭芳的第94军,辖第5、43、121师及输送团。
  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下辖:
  侯镜如的第92军,辖第142、21、暂编15师及炮 兵团等。


  以上中国军队均为中央精锐嫡系。其中第18、第73、第74、第94、新编第6军等共 15个师,系由美军教官训练、美军顾问指导、全部美械装备的部队。仅这15个师的战斗力就优于日军数倍,再加上另11个师,与日军参战兵力相比,中国军队占有绝对优势。 不仅当面力量对比不利于日军,就是整个后备力量中方也开始占据优势。1945年初春,中印公路和输油管道已通至昆明,从印度输入的美国租借法案物资每月可达6万吨以上。
  截至6月,中国军队全部美械装备和训练的36个师陆续建成。每师兵员和火力与日军师团相比要强得多。此外,其他部队的装备亦大为改善,炮兵和装甲兵获得加强。 空军方面,仅美空军在华的各类战斗机、中型和重型轰炸机、侦察机等就有将近千架, 雷达、通讯和导航等设备也较日军先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在配合地面部队作战时,美国和中国空军对日军纵深200公里内可以实行完全的空中封锁。陆、空军综合力量对比,中国军队已占有了优势。
  但是,冈村宁次并不在乎这些。通过上年的“1号作战”和近期的老河口作战,他麾下的侵略军仍占据着老河口―宜昌―秀山(湖南四川交界)―黎明关(广西贵州交界 ―平马(广西恩隆县东)之连接线以东(超越这条线作战须大本营批准)地区。这条线大约在东经170度线上,或者说在西安―贵阳的垂线以东。这就是说,此时他居然还保持着对中国军队的攻势作战态势。
  他对大本营规定的中国派遣军实行东、西两面战略, 东主西从,即以对美为主,对中国军队为辅的方针表面服从,实际上正如日本战史专家所说:“冈村总司令的真正意思,却是以重庆为重点,是西主东从的。也就是说,他所期望的是一面促进对美作战准备,一面依据已下达作战命令的芷江战役的进展情况,继续扩大西面作战。这种情形直到6月以后才有所改变。”
  战役发起前,冈村命第34师团集结于广西全县;关根支队集结于湖南东安;第116 师团、第47师团一部和独立混成第86旅团集结于邵阳以南地区;第47师团重广支队集结于黑田铺地区;第64师团集结于沉江、宁乡附近。第20军司令官坂西一良的指挥位置规定在邵阳南郊。作战部署是:第116师团由岩永汪中将率领担任主攻,从邵阳出发,沿邵榆公路西进,预定将此线重庆军之主力围歼于洞口、武冈以北、沉江以东地区;然后突进安江,攻占芷江。为确保此战斗计划之实现,同时令第47师团之主力向新化、辰溪 溆浦方向进攻,从右翼策应;令第68师团之关根支队汇合第11军之34师团一部,分别攻占新宁、武冈县城和绥宁县交通要道长铺子,然后再沿巫水攻洪江,直取安江,或沿武阳至瓦屋塘,经水口扑洪江,再后协攻安江、芷江。另遣第64师团及68师团一部,分别向宁乡、益阳攻击,目的是牵制驻湘北的中国军队南下增援。

  重庆,山洞林园官邸。
  蒋介石每天清晨即起,散步后便伏案批阅文件。这天,他破例没有看堆积在案头的电文,而认真地听着收音机里播放宋子文、胡适、董必武等人代表中国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开幕式的消息。
  作为发起国之一,也是常任理事国之一,需要有点大国之风。通过联合国宪章时, 是宋子文首先签的字。

  “国际地位的提高,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和战力。”前些日子,在送宋子文等上飞机 时,蒋公还这样对宋说:“我们一定争取把湘西会战打好,给你们撑撑台面。” 这是他的真心话。3月末以来,日军连克豫南鄂北的老河口、樊城等地,加重了对重庆的压迫。前几天,赫尔利大使返抵重庆时,通报了欧洲战场盟军连连获胜的消息, 还特意告诉他:美超级空中堡垒飞机最近又多次轰炸东京、名古屋和九州等地,这些城市的某些街区已被夷成平地,为保本土安全,日本在华空军的主力已被调回。这正是应该打几个像样的仗,挽回去年豫湘桂会战失败的影响,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的时候。对何应钦全权负责指挥芷江战役,蒋介石是放心的。何在国民党内的资格不比他浅多少,论党内辈份,蒋与何属同辈,而陈诚、顾祝同、汤恩伯、王耀武等应算他们的子辈、甚至孙辈了。何处事稳重老道,他的才干不仅表现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也是国民党内的一流人物。正因为如此,他常令蒋对其有分庭抗礼之虞。听罢广播,蒋介石再次审阅了何从芷江城发来的战役部署电文:“特急。重庆委员长蒋:卯东午忠 整兴电计呈。6897密。兹规定参加湘西作战各部队之任务及行动如下:①王敬久兵团之92军暂51师迅以主力接替18军常德、桃源、益阳、宁乡方面之防务,据止当面之敌背, 限卯月底接替完毕。第118师仍归还第18军之建制;②第4方面军主力74军、100军、73 军,应于武冈、洞口、新化线,竭(力)阻止来犯之敌,使尔后之决战有利。其18军主力,应照前令于卯月底前集结于沉陵,并依情况可不待集结完毕,即由沉陵、淑浦道南下,参加该方面军主力决战。第118师应于交防后,沿安化、蓝田。邵阳方向挺进,以遮断敌后之交通使主力军作战有力;③第13师于到达辰溪后之行动,由王司令官自行规定;④94军(欠43师)应遵照卯梗忠整兴电所示,限本卯月底前集结靖县、会同地区。 尔后之任务及行动,另行饬遵;⑤新22师控制于芷江,保持机动;⑥第3、第4方面军, 对新宁、城步、绥宁方面之作战,应密切协同;⑦作战地境:A.1:敬久兵团与第4方 面军之军事作战地境为迹坪、横铺子、太和桥、石坝咀、银缳市、湘潭城南端相连之线 线上属王敬久兵团;B.王敬久兵团与第6战区之作战地境,为原第4方面军与第6战区之作战地境,即向何村、酉阳、永顺、大庄、慈利、临澧、罗家桥沿东湖、徐湖北岸,经上柴码头达大通湖北岸线,边至三洲再沿洞庭湖北岸至岳阳(属第9战区)之线,线上属第6战区。C.第4方面军与第3方面军之作战地境,仍旧不变。以上7项,除分电外,谨电核备。何应钦。卯回午。忠整兴。”
  何于上一年已就任新设立的陆军总司令一职,为规划芷江战役,他有权对芷江周围各战区行动进行调整部署。蒋阅毕电文,觉得何的部署头头是道,随即批复同意。 湘西地形险峻,山峦起伏,尤以绵延300多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雪峰山脉,为湘西崇山峻岭的第一道脊梁。这些山岗对于攻者的障碍甚大,对于防者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力量。而且湘西河流纵横,即使日军越过了雪峰山脉,进入芷江盆地,因河川夹在中国军队阵地前面,对防守的一方也是有利的。所以,何应钦对湘西战役满有取胜的信心。
  按预定部署,日军进攻主力第116师团自4月11日凌晨起分3路从邵阳出发向西进击 其中,左路先遣队一马当先,越过中国军多道防线,深入到雪峰山中南部龙潭司附近;师团主力由中路指向白马山、乌术下之线;右路由邵阳西南桃花坪(隆回)指向洞口。 中国军队第100军的3个师第36、第19、第51师,分路拦阻,节节退去。黑田铺方面:日第47师团的突击部队――重广支队,由田心指向黄金井。中国第73 军第15、第17师且战且走。
  东安方面:关根支队,由新宁指向武冈。施中诚的第74军部队边打边退。 如此看来,正面的中国军队战斗意志不高,全面情况正像预期的那样向着有利于日方进展。于是,坂西一良下决心,“把当前之重庆军主力捕捉消灭在洞口、花园市、武冈西北、高沙市周围地区”。为此,他下令第116师团继续向雪峰山脉深处机动,从东 北两方面包围敌军;关根支队予以策应,以主力向瓦屋塘附近突进,在中国军队逃向雪峰山岳地带内之前形成包围圈。
  出乎预料的顺利,并没有引起坂西中将的警惕,在他的内心感觉里,中国军队到什么时候也是不堪一击的。结果,惨败首先落在关根支队的头上。 关根支队进占瓦屋塘后,随即派一部向武冈城扑去。武冈城在资水上游西北岸,在西汉时为都梁侯国,三国东吴改为武冈县,因城北武冈山而得名。此时守城的是第74军之第58师部队。设防之前,军长施中诚向该师师长蔡仁杰交代:“武冈城防坚固,护城河深阔,但敌军势头勇猛,配有坦克,切不可掉以轻心。”蔡师长受命后,率部在城内外构筑三道防御阵地,皆以黄泥、细沙、石灰混合筑成,其内里一线,百姓献出存放过年用的糯米,熬成稀粥掺和三合土构筑,其固无比。
  4月27日,日军支队长关根久太郎少将下令攻城。于是,在坦克配合下,日军分东 西、南三面发起猛攻,一连3天均未得手。 关根少将最后搬出了自己的“杀手铜”。他组织步兵“特攻队”,每个特攻队员身绑炸药,头缠涂了太阳徽号的白头巾,步枪一律上刺刀――运用这种“人肉炸弹”,在城墙炸开缺口,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
  5月1日,关根少将让所有的炮兵、坦克火力一齐开炮掩护“特攻队”冲击西门。这一着果然奏效,一些特攻队员冲过护城河,到了城墙下便拉响炸药,血肉纷飞中,城墙也被炸开一个个洞。但守军早有防范,立即用装满砂石的麻包将洞口堵住。“特工队” 一看此招不成,又用绳梯爬城,想将城墙炸开更大的缺口,但守军往往待敌爬到中途, 一通冲锋枪、机枪扫射,打得日军哇哇叫,护城河里,日兵尸体累累,河水也染成红色……
  直至5月2日,武冈城依然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 守城官兵的伤亡也很大,几处城门被敌炸得犬牙交错。就在战情紧迫的时刻,王耀武命第44师一部从梅口急驰武冈城郊,从日军后侧发起攻击,守城的部队也组织突击队 乘势反击,围城的关根支队腹背受敌,终于不支退去。
  关根久太郎拿不下武冈城,又回到武冈城以西的武阳至绥宁一带。
  王耀武决心集中自己的第4方面军部分部队歼灭这股日军。攻击前,他通过何应钦向美驻华空军司令官陈纳德请求支援,于是,美空军两个编队的“野马式”和14架“P 一40鲨鱼式”战机,连续几天轮番攻击武阳、绥宁一线的日军据点,日军主阵地茶山方圆不到一公里,被美国的凝固汽油弹烧成一片火海。间,美空军的“黑寡妇式”轻型轰炸机也频繁光顾日军各据点,搅得关根支队日夜不得安宁。 5月5日拂晓,王耀武指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武阳附近各要点相继被夺回,关根久太郎率残部向花园市方向逃窜,途中又屡遭中国军堵截,大部被歼。 芷江陆军总部。5月6日,何应钦向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宣布:“武阳之捷开湘西战役胜利之先声。”
  再说湘西之南的武阳一线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作为主攻部队的日第116师团也在湘西中部遇上了麻
  一路长驱直入的第116师团,攻抵洞口镇附近时,出乎意料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洞口镇地处公路线上,是通往安江、进达芷江必经之隘路。中国军19师第57团驻守此地,他们利用极险峻的地形,把阵地如货架子一样层层构筑在山梁上,并设有掩盖枪位的鹿砦,而且阵地的前方是广阔的水田,视野很宽,轻重武器交叉射击,组成极浓密的火网,给日军的攻击造成了极大障碍。
  岩永汪师团长使用“特攻队战术”,虽然占领了守军第57团阵地,但随即陷入前来增援的数师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5月1日,从芷江机场起飞的美军飞机对该师团各联队驻地实施轰炸,抛下的大量炸弹将日军炸得人仰马翻,第109联队3000余官兵几乎被全歼,第133联队也遭美机低空扫射,死伤累累。同时,由于攻击路线拉长,陆上有中国军队阻断、天上有美空军封锁,岩永汪缺粮少弹,各部队为节省弹药不得不在上查坪、 圭洞和洞口一带止步,一面就地赶修简易防空工事,一面请求军司令部同意撤退…… 湘西的北部战场。战役之初,日第47师团重广支队为策应第116师团西进,经邵阳 向新化、洋溪方面进攻。一路上遇到的麻烦较少,连资水渡河作战,也出乎重广的意料以很小的损失而结束。坂西一良的设想是:先攻占新化、淑浦、辰溪一线要地,稳固湘西北地区,然后配合116师团在沅水以东、资水以西地区,寻歼中国军。为此,他将其第86混成旅团也放在这一线,从邵阳西进。
  重广支队在洋溪附近遭中国第73军的有力抵抗,并于4月底被该军包围于红岭山。 在中美空军的轰炸扫射下,该支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日第86混成旅团在小溪猪栏门等处渡河时,恰逢河水暴涨,乘竹筏至河中心时,遭美机轰炸,伤亡惨重,勉强抢渡过去的若干联队,也形不成攻击的拳头。
  进攻芷江的各路日军相继受挫的消息传到南京,冈村把这些归罪于冈部直三郎指挥不力。冈部一直对此战心存疑窦,不尽心尽力去干,据说他成天沉湎于文物搜集、吟诗作画,很少过问前线战事,让军司令官坂西一郎独撑危局。冈村认为冈部此举是存心想看他的笑话。
  冈村叫来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小林君,我本想亲自去一趟芷江前线 实在分不开身,请你辛苦一趟吧。”
  小林自然没二话可说:“愿为司令官效劳。”
  5月初,小林抵达汉口。一见面,冈部便要求他转告冈村,必须中止芷江作战。理由是:1.日军在没有任何空中保障的情况下,只能是美机的靶子;2.中国最精锐的新6军廖耀湘部已陆续从印度空运到芷江,即使打到芷江城下,已成强弩之末的攻击部队也无法击败这个军;3.若继续作战,请冈村总司令官增加2―3个师团兵力。周时,冈部还向小林介绍,可怕的“失败主义情绪”已在湘西前线明显地表露出来,官兵中自杀和被俘的人数日益增多,这说明士兵对战争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在前线第133联队内公然出现了反战标语。 小林浅三郎答应回去后如实向总司令官报告。
  5月6日,小林总参谋长回到南京。冈村在听取他的汇报时,有点心绪不宁。小林先将此行了解的情况大概介绍了一下,又说了自己的一些观感,然后向冈村提议: “最后中止芷江作战!”
  见冈村沉默不语,小林告诉他:冈部司令官早有此意,且坂西一郎也改变了继续西进的意见,事实上已中止了向芷江突进的行动。
  谈到冈部,冈村的眉毛便不由自主地跳动了几下。特别是当小林讲到冈部“宁可自己负责也要中止这次作战”的态度时,冈村似乎看到了冈部那张倨傲清高的脸。 也许他是对的吧!冈村不是那种明知输了,也不承认输的人。他认为武士道的可贵之处还有敢于承认失败的一面。
  小林似乎看出了总司令官内心的隐秘,不愿再从心理上给他施加压力,而是讲了些一线部队如何英勇作战,如何艰苦卓越之类的事。 “请你拟定一份中止芷江作战,适时回到原来态势的命令吧。”冈村终于同意了部 下们的建议。
  日晕而风,础润而雨。冈村已明显地感觉到日本已接近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他本想以扩大中国西部战事的办法,来牵制盟国力量,但没料到事与愿违,造成了这种结局。 冈部直三郎是5月9日接到派遣军总司令部关于中止芷江作战的命令的。实际上,其第20军的一些部队从5月5日起,就已开始脱离战线,做后撤的准备。
  第116师团7日晨开始撤退。从8日起,中国军队采取陆空协同向日军发动反攻。至 11日,该师团退至洞口、竹蒿塘一带。13日,该师团在洞口、金龙岩、竹蒿塘地区被中 国军队包围,经两天激战,以死伤极为惨重的代价,于16日午夜退至东圳地区集结。 关根支队残部于5月6日开始沿白家坊、黄土塘、李溪桥,向花园市撤退。7日至9日, 步兵第115大队在万福桥、湾头、李溪桥、牛角岭一带被中国军队包围歼灭;至19日, 联队本部及一个步兵联队退至石坝江附近集结,其余被歼灭。
  重广支队残部于5月9日从洋溪开始撤退,15日撤至小半山,此时归第47师团指挥。 16日,该支队向送垛山移动,18日在巴油附近被中国军队包围,20日经过苦战到达后田 5月15日,坂西一郎电告方面军请求继续撤退,冈部直三郎表示同意。此前,何应钦已下令湘西中国军队全面进入反攻阶段。各美械师的榴弹炮、迫击炮统统启用,炮声此起彼伏;芷江机场的所有中美空军几乎都曾轮番出动过,在湘西战区上空盘旋、扫射轰炸,哪里有日军,哪里便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16日,日第116师团由水东桥撤向和尚桥。20日,中国第74军的5个美械师和美械118师及第100军的3个师,共9个师,将该师团包围在山溪、滩头一线,岩永汪指挥日兵作困兽斗,与9师中国军队激战10天,5月31日,该师团留下3000多具尸体,但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撤至邵阳附近。
  关根支队在第34师团的掩护下,22日经桃花坪向西南撤退,6月1日夜渡过资水在九公桥附近集结。
  日第86混成旅团在洞口一带被围后,粮弹无法补给,官兵已多日以野菜充饥。21日晨,旅团长上野原吉少将率少量人员突围逃走,其余官兵在陆空火力封锁打击下,大部被击毙,小部树起白旗,投降缴械。
  日第47师团于5月21日由颜公庙至颜公蚴一线向东撤退,6月1日至4日渡过资江,6 月2日至5日退至省塘铺、半边街地区集结。
  至6月中旬,参加芷江战役的日军各部队基本上退回到原先的出发地域。 芷江战役历时两月,终以日军溃退而告终。此战役共击毙毙伤日军80000余人,马3500匹,毁汽车350余辆,坦克200多辆,并击毁日本战斗机100多架。国民党军阵亡2万人,伤1.5万人。
  中国军队还抓了300多日军俘虏。后来,王耀武听说一次战役抓了这么多俘虏,十分诧异,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与日作战多次,每次不过抓上几个、几十个俘虏,大部分日军在战败时宁愿选择自杀,他们认为作为俘虏苟活是一种耻辱。王耀武想去看看这些俘虏。
  他来到战俘关押地,看见那些日本战俘大部分未脱童稚之形,甚至还有十七 八 岁的女孩 一个个泪痕满面,于是心中不忍,令看守人员押她们问话。结果令王耀武震惊!这些未满20岁的日本女孩大多是高中生,来中国战场当后勤人员。必要时甚至要派往前线。王耀武见状冷冷一笑:“日本帝国死期已近,让这些连枪都抓不稳的女娃娃出来打仗,能不完蛋吗?”
  芷江保卫战,是1944年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上打得较好的唯一的一仗。日军经此次战役受挫,遂开始全面收缩兵力,冈村宁次一边布置部队首先从广西、广东等地后撤,一边焦虑地注视着整个战争态势的发展。
  此时,“大日本帝国已经是盟国案板上的一块肉了”,它的丧钟已被敲响。

 

 

                      抗日战争第四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1945年4月 至 1945年9月

 

 

                                        独山战役

 

 

独山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中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役,横扫了大半中国的日军在名不见经传的独山遭遇了最后的打击。“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日寇全面侵华,但独山城北深河桥却成为日寇不可逾越的障碍,为阻止日军继续前行而被盟军炸毁的深河桥成为“最后一桥”。

概述
  1944年春,穷途末路的日军企图打通桂黔大陆交通线,从广西北犯贵州,欲进攻大西南。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1937年南京陷落后从军抗日,后师出黄埔军校的史培谦,在贵州独山战役中,夜里冒枪林弹雨送军令状上前线。

  军令状送到时,他所带领的一个排兵力仅剩3个人。一路上,他也亲自击毙了上十名鬼子。

  此外,史培谦还参加过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等,曾官至上校监察官。解放后来渝,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1977年退休。

过程
  上周星期三,在重庆沙坪坝区石桥铺小学的一栋简易宿舍楼里,记者采访已95岁的抗战老兵史培谦。记者见到老人时,他正借助放大镜阅读一本名为《中国抗战正面抗战作战记》的书。老人看得很吃力,眼角含泪。

  史老思维有些迟顿了,许多往事已记不清,但一提到抗战,他立即面露神采,“枪林弹雨,我九死一生,一想到自己曾亲手毙了十多个鬼子,我受再大的苦难也抵消了……”

  1944年,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的日军,垂死疯狂进攻。到1944年11月,桂林、柳州、南宁已相继失陷,日军侵犯贵州,叫嚣次年会师贵阳,再攻下陪都重庆。

  “值此紧急关头,国民党政府调汤恩伯所属的孙元良29军,由四川入黔南,在独山阻击敌军。”作为惨烈的独山之战亲历者,史老回忆起这段历史历历在目。

  “当时,王铁麟的91师作为先头部队阻击日军进攻。但由于日军气焰嚣张,先头部队被迫退到独山县城外20里的黑石关,情况十万火急!军长孙元良立下军令状,要求91师誓死抵抗,以壮烈殉国之心坚守独山……”

  史老告诉记者,他时任第29军军部办公厅主任,送军令状的任务落在他身上。当夜,他带上一排官兵,火速赶往黑石关。一路上,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埋伏在路途中的日军也疯狂开枪开炮。

  “我拿着枪站在车上,早把生死忘了,当时只想拼命把军令状送到!”史老激动地说,在这次突围中,他亲手毙了十多个鬼子,“让自己此生无憾了!”

  最后,当军令状送达前方战场时,史培谦所带的一个排只剩下3个人了。“前线官兵看到军令状后,都抱定必死决心,士气大振,与日军展开血战。尽管死伤惨烈,但还是阻击了日军的进攻。”史老如是说。日军败亡转折点

  史培谦老人回忆,日军在黑石关遇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后,并未放弃独山,而是在汉奸带领下,迂回山后突袭中国守军。由于中国军队援给不力,同年12月2日,独山沦陷。

掩埋尸体3个月
  “日军侵入独山后,纵火烧毁了全城所有房屋,从山脚寨、矮关、谭子里旺、黑石关、上司街,鬼子魔爪所到之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在黑石关,我亲眼看到,一个排的中国士兵被捆在树上开肠剖腹,肠子还挂在面前;在倒拱,有一名妇女被奸污后死了,没穿裤子,刺刀还插在*上,惨不忍睹……”

  此时,史老愤怒地回忆着:日军占领独山仅3天,被日军杀害及冻饿病死民众竟达两万多人,仅掩埋尸体就持续了3个月。

日军败亡转折点
  日军暴行激起当地军民奋勇反抗,黔南少数民族部族纷纷投身抗日。

  12月5日,日军开始撤出独山。12月8日,中国军队收复独山。至10日收复广西六寨,进而收复南丹,此战日军战死5000余人!后仓皇败出黔境。

  “自深河桥撤退后,日军便节节败退,直至次年8月宣告无条件投降!”史老感慨地说,自独山之战后,日军入侵西南腹地的妄想破灭,深河桥成为侵华日军败亡的转折点,抗战史上因此有“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之说。

日军末路北犯黔南 兽行惊天 浩劫空前
  1944年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侵华日军遂孤注一掷,企图打通桂黔大陆交通线,进军大西南,以图速决中国战场。1944年冬,日本侵略军第11军第3师团、第13师团主力,兵分两路从广西北犯黔南,同年12月2日独山沦陷。

日军兽行无恶不作
  日军占领独山后,对县城内民房纵火焚烧,所到之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对工厂、军需、通讯、铁路、桥梁、隧道等各种设施全部烧光、炸光。

  12月4日下午5时许,10余名日军持火把进入独山洞口,欲将掳掠来的数名妇女迫入洞内强暴。

  但火把引爆原二十四兵工厂隐藏此处的数千箱弹药,爆炸声震数10里,藏匿洞中的村民、难民100多人被炸死,进洞日军亦全部炸死(现仍存洞口遗址)。

空前浩劫万民罹难
  同日黄昏,日军开始撤离独山,全城爆破声震撼大地,烟火冲天,县城一片火海,大火持续7天7夜,举目四望一片凄惨,空前浩劫,惨不忍睹,数万军民罹难。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史称“黔南事变”。

  1945年元旦,国民党政府在告全国军民同胞文书中指出:“去年为危险最重而受患最深的一年,日军侵犯到贵州独山,距离我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仅300多里,如若不是贵州军民奋死抵抗国都重庆将危在旦夕,这一年实在是第二期抗战中最堪悲痛的一页”。

 


                           
                                             桂柳反攻战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8月,在中日战争的抗日战争中,第2、第3方面军在广西省龙州、南丹、全州、阳朔地区对日军第6方面军进行的反攻作战。
  4月,日军第22、第58师团及第13师团一部,根据其第6方面军撤退西江两岸及南宁的计划,准备缩短防线,集中兵力,以防国军反攻。 守军为把握时机,乘势收复桂柳,乃集中第2、第3方面军6个军14个师和地方团队,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下,发动桂柳反攻作战。27日,第2方面军以第46军一部攻占都安后,主力向都阳山脉进击,节节迫近南宁,地方团队蜂起响应,部队进展迅速,于5月27日攻克南宁。日军一部向龙州、大部向柳州撤退。第64军随即以主力向柳州东南迂回攻击前进,连克宾阳、迁江、桂平、武宣,于6月上旬向柳州攻击前进。第64军一部向龙州追击,连克思乐、江明,在地方团队协同下,到7月3日,克复龙州、凭祥,将日军驱于国境之外。6月19日,第46军一部已迫近柳州。第3方面军5月初,以第29军向河池、黎明关攻击,并以一部攻取天河,复沿柳(州)宜(山)公路北侧,山地前进,以策应主力作战;到21日晨,占领河池县城,并沿黔桂铁路(贵阳至柳州)向宜山追击,连克德胜、宜山。在收复宜山后,日军曾数次由柳州增援,第29军与其反复争夺,到6月14日再度克复宜山。日军第13师团向柳州撤退,第20军跟踪追击。同时第2方面军第46军主力于24日攻抵柳州南侧,会攻柳州。30日,收复柳州。尔后,第3方面军第20、第29军兵分3路沿桂柳公路和湘桂铁路(衡阳至南宁)向桂林并进,至7月17日,克复雒容、中渡和黄冕,日军退守永福,凭险顽抗;24日,攻克桂林南方门户永福;此时,一部沿桂柳公路克荔浦、白沙、阳朔,直逼桂林近郊;另一部攻克百寿,遂三面会攻桂林。第94军向义宁,第26军向全县、兴安间攻击前进,7月10日袭取南圩,26日克义宁,向桂林近郊推进。在各路部队总攻下,27日收复桂林,续向东追击。8月17日收复全县。时日本业已投降,作战遂告结束。此战,国军共击毙日军4000余人、击伤5000余人。

 

 

                          苏日战争 即【东北大反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对法西斯日本进行的战争。主要作战地区在中国东北境内。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开始进攻,到9月2日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空前孤立,败局已定,于是采取全面收缩、争取体面媾和的总战略方针。日对苏方针是避战求和,如苏军进攻,就退守中朝边境地区,保住朝鲜。日本关东军(总司令为山田乙三上将)总部设在长春,辖2个方面军另2个集团军、1个航空兵集团军,计24个师、12个旅,约78万人,另有伪满、伪蒙军约20万人。关东军沿中苏、中蒙边界构筑了17个筑垒地域,但只配置少量兵力,其主力配置在中国东北腹地。苏联为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做出的关于有条件的对日开战的承诺,在战胜德国后,迅速从西线抽调大批兵力和物资器材到东部地区,并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设立了远东苏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辖3个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计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航空兵集团军和部分蒙军,加上海军总兵力达174万余人。苏军总的企图是:3个方面军协同动作,向长春、沈阳实施向心突击,粉碎关东军,速战速决。其作战计划是:外贝加尔方面军从蒙古东部突出部实施主要突击,切断关东军与华北日军的联系,分割围歼关东军第3方面军于长春、沈阳地区;远东第1方面军在太平洋舰队配合下,从滨海地区实施突击,切断关东军与朝鲜的联系,分割围歼关东军第1方面军于牡丹江、敦化地区;远东第2方面军在黑龙江区舰队的配合下,从北面实施突击,歼灭日军第4集团军;另以第16集团军和堪察加防区的部队进攻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太平洋舰队负责切断关东军与日本的联系,并在朝鲜北部海岸实施登陆作战。
  8月9日凌晨,苏军航空兵对中国东北主要城市进行空袭。同时,地面部队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拂晓,主力发起进攻。外贝加尔方面军未遇抵抗,迅速越过大兴安岭和戈壁沙漠。远东第1方面军从侧后迂回并封锁了日军筑垒地域,用坦克在原始森林中开辟通路,向牡丹江方向进攻。远东第2方面军在黑龙江区舰队协同下,强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力沿松花江进攻。与此同时,太平洋舰队在朝鲜北部海岸实施登陆。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8日,日本关东军开始投降。19日至24日,苏军小分队陆续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主要城市机降,并在沈阳机场拘留了伪满皇帝溥仪。苏军先遣支队先后进占齐齐哈尔、沈阳、哈尔滨、长春和旅顺。8月25日,苏军占领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9月1日,占领千岛群岛等岛屿。9月2日,在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受降仪式,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向盟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国代表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日本的战败 即【帝国的末日】    

 

 

1945年2月以后,虽然日本军阀在豫湘桂会战后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来自于内地的美国空军的攻击,再加上太平洋战场已日益吃紧,盟军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于是为了消灭美军在中国的飞机场以维持大陆交通线的通畅并早日结束中日战争以集中全力于本土防卫,1945年3月起日军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和湘西会战。在河南,日本军阀于3月下旬从豫中会战之后的防线以东向西发动攻击,其前锋一直冲到西峡口。在湖北,3月日本军阀向西北部发动攻击,于4月8日攻陷老河口;不过之后国民革命军随即发动反攻,收复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军占领的地区。在湖南,日军以空军基地芷江为目标,于4月向湖南西部发动攻击,但是在国民革命军抵抗之下,日军遭受大挫败而退回原阵地。之后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向广西地区发动反攻,于5月27日收复南宁,6月29日收复柳州,7月27日收复桂林,8月收复广西全境。此外,国民革命军原本预定于8月收复广州以打通中国对外运输要道,因为日本投降而未实行。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由于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试验成功,美国新总统杜鲁门对于苏联的参战并不抱太大兴趣,所以未邀请苏联协商或署名,造成苏联颇为不满。
  1945年8月6日,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在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达密约》,随即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并立刻于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部署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苏联红军投入到远东战场则多达150万人,双方的装备也相差悬殊,于是苏联红军配合中国军队在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并击毙日军近10万人。
  同时,由于美国的核武打击与苏联军队的参与,中国内部开始有人感觉到抗日战争终结之日即将到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将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据地一一连通。国民党方面也在美军空运、海运帮助下,迅速占领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军队则接收经营许久的中小城市、乡村地区,但是在苏军协助下也收复了一个省会城市张家口。而且八路军、新四军因为长期敌后抗战的缘故,控制了大量铁路干线实基础。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战事直到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虽然日本政府已宣布投降,但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影响的顽固派士兵仍在中国地区和太平洋的其他地区小岛上赋予顽抗,至1945年9月初才正式被肃清!

      历经了长达14年的沧桑,中国人民为了反击日本军阀的侵略,英勇的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28次大会战!1256次重要战役和近20万多次武装冲突和战斗。共计斩杀日本侵略军200余万人!杀伤100余万!立下了辉煌的战果!但同时也付出了4000万人的伤亡代价!伟大的中国军民冒着侵略军的炮灰前赴后继,最终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南京受降    

 


  1945年蒋介石指派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南京接受侵华日军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同日,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名义,致电南京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指示投降原则。在双方进行接洽,中国方面指示日军投降应行准备之事项后,国民党军先遣部队开始空运到南京、上海、北平、开封等地。9月8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飞抵南京。9月9日上午9时,何应钦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主持受降典礼,冈村宁次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仪式结束后,何应钦发表广播演说:“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已于本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南京受降后,中国各战区受降主官及其部队亦分别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受降,共接受日军投降官兵128万人。国民党政府共接收日军武器:长短枪73万余支、轻重机枪3万余挺、火炮1.24万门、坦克300余辆、装甲车150辆、汽车1.5万辆、飞机1000余架、舰船1400余艘共4.5万多吨、军马7万余匹。另有伪军95万人向国民党军投降。

从1945年冬至1946年夏,国民政府将日俘、日侨213万全部遣送回日本。

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积怨甚深,在遣返过程中有10万多日本军民惨遭中国人杀害。其中51100人是双手曾今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兵!

至此日本大和民族的势力在中华大地上灰飞烟灭!


          经过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9日)

                          最后得出中日双方的伤亡和损失结果如下:
        【注;不包括苏 美 英 等国对日作战歼灭日军的数据】


中国方面:
中国士兵有700多万人战死!(其中正规军500万)(民兵 游击队 等地方武装200余万)

近500万人负伤!       53万人被俘!

中国平民死亡1800多万人!         伤残近2000万人!


             另有8500多万人论为难民!
             经济损失6500多亿美圆!

 

日本方面:
日本士兵有210万人战死!          100万人伤残!       5万人被俘!  

日本平民死亡5万人!                  伤残20多万人!     


              另有近110万人论为难民!
              经济损失2200多亿美圆!

 

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之首,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伟大的中国军民冒着日本侵略军的炮灰前赴后继,共计斩杀日本侵略军200余万人!杀伤100余万!立下了辉煌的战果!但同时也付出了4000万人的伤亡代价!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是遭受疯狂的掠夺与蹂躏的奋起之战!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军)总共击毙日军200多万人!但自身也付出了500万人的牺牲代价!伟大的中国国民革命军万岁!你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革命解放战争而牺牲抛头颅洒热血英勇顽强!历史是不会忘记你们的!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顶一下(79 写日记 339973 114621
上一篇:思念你 【 顶下 】谢谢下一篇:我爱你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