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江南小镇(四)

余秋雨散文集 [开心] 2008-08-09 15:21:17 星期六 晴天 查看:202 回复:1 发消息给作者

    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著名的退思园了。我可以亳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
    过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我称心满意的几个中的一个。我相信,如果同里镇稍稍
    靠近一点铁路或公路干道,退思园必将塞满旅游的人群。但从上海到这里毕竟很不
    方便,从苏州过来近一些,然而苏州自己已有太多的园林,柔雅的苏州人也就不高
    兴去坐长途车了。于是,一座大好的园林静悄悄地呆着,而我特别看中的正是这一
    点。中国古典园林不管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作为自己的韵律。有了静,全
    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
    不可寻找。在摩肩接踵的拥挤中游古典园林是很叫人伤心的事,如有一个偶然的机
    会,或许是大雨刚歇,游客未至,或许是时值黄昏,庭院冷落,你有幸走在这样的
    园林中就会觉得走进了一种境界,虚虚浮浮而又满目生气,几乎不相信自己往常曾
    多次来过。在人口越来越多,一切私家的古典园林都一一变成公众游观处的现代,
    我的这种审美嗜好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愿望了,但竟然有时也能满足。去年
    冬天曾在上海远郊嘉定县小住了十几天,每天早晨和傍晚,当上海旅游者的班车尚
    未到达或已经离开的时候,我会急急赶到秋霞圃去,舒舒坦坦地享受一番园林间物
    我交融的本味。退思园根本没有上海的旅游班车抵达,能够遇到的游客大多是一些
    镇上的退休老人,安静地在回廊低栏上坐着,看到我们面对某处景点有所迟疑时,
    他们会用自我陶醉的缓慢语调来解释几句,前后又安静地坐下去。就这样,我们从
    西首的大门进入,向着东面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观赏过来。总以为看完这一进就差
    不多了,没想到一个月洞门又引出一个新的空间,而且一进比一进美,一层比一层
    奇。心中早已绷着悬念,却又时时为意外发现而一次次惊叹,这让我想到中国古典
    园林和古典剧曲在结构上的近似。难怪中国古代曲论家王骥德和李渔都把编剧与工
    师营建宅院苑榭相提伴论。
    
  退思园已有100多年历史,园主任兰生便是同里人,做官做得不小,授资政
    大夫,赐内阁学士,任凰颍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凰阳钞关之职,有权有势
    地管过现今安徽省的很大一块地方。后来他就像许多朝廷命官一样遭到了弹劾,落
    职了,于是回到家乡同里,请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芸术家建造此园。园名“退思”,
    立即使人想起《左传》中的那句话:“林父之事君也,进思进忠,退思补过。”但
    我漫步在如此精美的园林中,很难相信任兰生动用“退思补过”这一命题的诚恳。
    “退”是事实,“思”也是免不了的,至于是不是在思“补过”和“事君”则不宜
    轻信。眼前的水阁亭榭、假山荷池、曲径回廊根本容不下一丝愧赧。好在京城很远
    也管不到什麽了。
    
  任兰生是聪明的。“退思”云云就像找一个官场烂熟的题目招贴一下,赶紧把
    安徽官任上搜括来的钱财幻化成一个偷不去抢不走、又无法用数字估价的居住地,
    也不向外展示,只是一家子安安静静地住着。即使朝廷中还有觊觎者,一见他完全
    是一派定居的样子,没有再到官场争逐的念头了,也就放下了心,以求彼此两忘。
    我不知道任兰生在这个园子里是如何度过晚年的,是否再遭到过什厶凶险,却总觉
    得在这样一个地方哪怕住下几年也是令人羡慕的,更新何况对园主来说这又是祖辈
    生息的家乡。任兰生没有料到,这件看来纯然利己的事情实际上竟成了他毕生最大
    的功业,历史因这座园林把他的名字记下了,而那些凌驾在他之上,或弹劾他而获
    胜的衮衮诸公们却早就像尘埃一样飘散在时间的流水之中。
    
  就这样,江南省镇款款地接待着一个个早年离它远去的游子,安慰他们,劝他
    们好生休息,又尽力鼓励他们把休息地弄好。这几乎已成为一种人生范式,在无形
    之中悄悄控制着遍及九州的志士仁人,使他们常常登高回眸、月苦思、梦中轻笑。
    江南小镇的美色远不仅仅在于它们自身,而更在于无数行旅者心中的毕生描绘。
    
  在踏出退思园大门时我想,现今的中国文人几乎都没有能力靠一人之力建造这
    样的归息之地了,但是哪怕在这样的小镇中觅得一就较简单的住所也好呀,为什麽
    非要挤在大都市里不可呢?我一直相信从事文化芸术与从事经济贸易、机机施工不
    同,特别需重有一个真正安宁的环境深入运思、专注体悟,要不然很难成为名副其
    实的大家。在逼仄的城市空间里写什厶都不妨,就是不宜进行宏篇巨制式的芸术创
    造。日本有位芸术家每年要在太平洋的一就小岛上隐居很长时间,只留出一小部分
    时间在全世界转悠,手上夹着从小岛带出来的一大叠乐谱和文稿。江南小镇很可以
    成为我们的作家芸术家的小岛,有了这厶一个个宁静的家院在身后,作家芸术家们
    走在都市街道间的步子也会踏实一点,文坛中的心事也会减少大半。而且,由于
    作家芸术家驻足其间,许多小镇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声望也会大大提高。如果说我们
    今天的江南小镇比过去缺了点什厶,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
    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适吸引力
    适芸术灵魂。而这些智者,这些灵魂,现正在大都市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
    的“倾轧”。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
    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而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上
    充实。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
    
  到那时,风景旅游和人物访谒会溶成一体,“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
    痕”的动人景象又会经常出现,整个华夏大地也就会铺展出文化座标上的重峦叠嶂。
    
  也许,我想得太多了。

顶一下(34 写日记 31156 19643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