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十三集《蜗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很佩服作者尖锐的文笔和导演的艺术表现力。通篇饮食男女,却彰显世态本色;尽是家长里短,却深蕴生存哲学。
这部电视剧是反映上海都市白领的情感生活片,可谓集情感、职场和反腐三类大戏为一体,每个观众都会在片中找到自己或周围朋友、同事的生活剪影。剧中多次提到了温州炒房团,让人不禁莞尔。
据说有很多媒体报道,在电视上禁止播放,,是不是涉及到政治、政策或是太贴近人们现实的生活?说实话,从头到尾地看下来,心情并不愉快,更准确得说,是很闹心。
大体来说,这是一部现实到了极致的电视剧。当生活中那些无奈的,真实的,困惑的,迷茫的问题被赤裸裸地搬上屏幕,那些本来隐藏在社会黑暗角落最深处的那一面被无情地剥开,放大,公之于众,留给观众的,除了沉重,还有些什么?
这一部剧,影射了太多的生活的影子。在现实的“蜗居”中,或许,我们有的人是海萍。有的人是海藻,有的是小贝,有的是苏淳,甚至,也有人,是宋思明。
在这些人物的身上,似乎每个人都代表了社会的一群,一类。他们的举止话语,他们的一颦一笑,在他们那些或是真实得让人窒息,或是蕴含哲理的话语中,演绎的,便是我们这个并不完美的社会。
海萍,无疑是片中的主线, 毕业后又与同是名牌大学出身的男友结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然而,现实却是无情残酷的。当她发现,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子涨价的速度;她说:文学是餐桌一盆鱼上的香菜;婚姻是元角分,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苏淳,曾经被海萍崇拜得像王子一样的男人,优柔寡断而错失买房的良机。对妻子充满了歉意,又更多的包容和忍让。不愿意父母被自己拖累,也不想妻儿受苦,在现实下,误入歧途,借高利贷买房,泄露*……直到最后,才认清自己的定位,并及时地抽身,才挽救了与海萍的婚姻。
海藻,海萍的妹妹。也曾经是天之骄女,身边有一个爱自己的男友。因为当年姐姐的坚持才被父母留下,又受到姐姐的照顾,因此把海萍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为了海萍,她可以牺牲一切,包括她自己,一步步走向深渊。蓦然回首,最爱她的男友离她远去,而自己变得也认不出自己了。
小贝,海藻的男友,全身心的爱着她。海藻的爱是失去理智的,小贝的爱则是在理智的控制下。也许,海藻要是按照小贝的安排,故事的结局就不一样了。可是,面对爱与背叛,小贝一次次选择妥协,因为他爱海藻,无法失去她,他想挽救她,却发现她已经掉进了深渊,无法回头,结果却一次次伤害了自己。最终,他转身离开,也造成了海藻最后的悲剧。
宋思明,政府官员,这剧中最成熟睿智的男人,但也是最可怕的男人。虽然有妻有女,事业成功。到最后他也想放弃所有娶海藻 这也是他想的。只是 他身后背负太多, 他不得不去沉重的背负那些责任,只是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相遇,结果是个错误的结果。生活需要彼此的包容,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在合适的时间碰到合适的人!其实 这部剧 不是让我们去批判什么, 只是给我们一种 启迪, 一种反省 ,一种醒悟 。 还有 面对生活里那些我们不想去面对的事情的时候 ,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 怎样的心态 ,不想面对的我们越要去面对 …… 如此生活 ,生活如此
其实,时下的社会,“蜗居”已然是很多人的一种不可摆脱的生活状态,生活于狭窄如蜗牛壳的空间里,又如蜗牛背着大甲壳一样负重前行;而不可忽略的是,“蜗居”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将心灵卷缩于狭小的空间,忽略了这个小小空间外的广阔天地,于是,脚步匆匆,但生活已黯然失色。细细挖掘,我觉得“蜗居”也应该有另一个层面的含义,那就是慵懒而随性地缱绻于自己的生活里,有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洒脱,可谓“蜗”得逍遥随意,“居”得自在快意。
观《蜗居》有感(转)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