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一些人的一些思考(持续更新17)

张博言 [沧桑] 2013-05-22 18:51:04 星期三 晴天 查看:209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张千帆    儒学的活力是怎样丧失的?

       应该从源头上看儒学的局限性。儒学本身诞生于私学,没有官方背景。孔子是以布衣学者的身份来梳理传统的,诸子百家都来自于民间,而不是官府。后来儒学与权力结合过于紧密,成为统治者御用的思想工具。学者在学理上比掌权者更高明,因为那是他们的职业,可后来“独尊儒术”就窒息了思想的活力,因为那样不仅禁锢了其他思想,而且思想垄断是要靠权力压制才能实现,所以儒学依附权力之后也就死亡了。诸子百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可百家都不是什么官,而是村野匹夫,结果民间的思想却证明是最有生命力的。儒学与权力的结合导致中国思想长期停滞,也直接扼杀了儒学本身的发展。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古希腊时期,西方思想家层出不穷,可后来基督教垄断信仰和思想,也就产生了中世纪的漫漫长

       那么如何激活它呢?可以参考基督教的例子。在中世纪,天主教搞思想垄断,真理皆出于教会,教皇成了上帝的化身,导致它一度衰落。但是基督教有政教分离传统,耶稣说“把属于上帝的还给上帝,把属于凯撒的还给凯撒”。西方最早的分权就是政治和宗教、政治权力和思想权力的分离。传统儒学是依靠“独尊儒术”而维持垄断。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儒学失去了权力支持,就像失去了拐杖的瘸子,自然难以支撑。经过1915-16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儒家传统无可奈何地衰落了。


顶一下(31 写日记 1261205 224426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