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看电视。
最近北京卫视刚播完一个电视剧,你是我兄弟,挺好看的。马老二,一枝花,英子,老大,大嫂,很多角色都挺有意思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驰大妈,一个善良、朴实的邻家大妈,让我想起了我的邻家大妈,她的名字叫桂花,我们都叫她桂花大大。
我们管比爸爸大的同辈或不讲辈分的邻居叫伯伯,发音是掰掰,管伯母叫大大。我查了百度百科,发现很多地方言都有大大这个称呼,但是可以叫大大的关系各不一样,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大伯,大娘,叔叔,大姑,姐姐,真是一个地方一个样。
你是我兄弟,讲了一个八十年代初,一个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的故事。马家有四个儿子,父母出车祸离开的时候,老大,十六岁,老二,十四岁,最小的老四才六岁,兄弟四个从此开始了艰难的生活之路,也得到邻居驰大妈不少照顾。
驰大妈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到桌子上,跟自己的闺女英子和马家兄弟四个,说吃吧,这个场景真熟悉。
小时候,有时候爹娘出门了,跟桂花大大打个招呼,让孩子上你家吃饭吧,桂花大大很高兴的答应了,还一定会做一顿好饭给我们吃。
桂花大大喜欢做山药面窝头,我们管红薯叫山药,特别甜,很好吃,每次做了都会给我们几个。
北方的冬天很冷,驰大妈穿着厚厚的衣裳,围着厚厚的围巾,手捅到袖子里,站在周围是砖墙的巷子里,和背着黄书包戴着棉帽子的老二聊天,又是那么熟悉。
驰大妈推着车子走在路上,周围是土坯墙和一人抱不住的大树,另一边是电线杆子,电线杆子上还锁着三轮车。
驰大妈在择菜,洗菜,老二从南方回来,刚想和英子说几句,驰大妈怕英子跟他走的太近不学好,更怕喜欢上马老二,催英子赶紧写作业。
每个妈都会为自己设计一个择友的标准甚至所有事情的标准,你总是嫌她啰嗦和跟不上时代。但是大大永远不会跟你啰嗦。
老二送了英子一件外套,驰大妈对新鲜的款式很不感冒。听说是老二送的,硬是不让要,怕英子跟老二越走越近。
从桶里舀水,灌壶,烧水,蜂窝煤炉子,烟筒,立柜,墙上的奖状,熟悉。电视剧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她总是勾起你的回忆吧。
我忘了是初中还是小学,有一天半夜里,被桂花大大的外甥叫醒,借小车,说姥娘不舒服。没想到,这一次,桂花大大没挺过去,就走了,可能是脑溢血。桂花大大老伴走得早,平时非常力量,自己拉扯一大家子。走的时候也非常力量,没给孩子们几天孝顺的时间。
那时候我还小,总觉得大大走了,我该去看她最后一面。家里说你想去就去,但是别吓着了,可能怕我太伤心吧。我最终也没有去送盘缠,没有守灵,没有去看埋人,就躲在家里等事情过去,也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
马家和驰家的合影,包含了演少年和成年马家兄弟的几个演员。
小时候很少照相,和桂花大大一张都没照过。村里人都非常的含蓄,总是不会主动的照相,更别说和邻居照了。以至于我每次想起桂花大大,都是在脑子里想起她的模样,总是笑着,慈祥的。
上了初中和高中,感觉很多老师特别好,就像大大一样。上了大学,觉得燕老师就像大大一样。在北京租了房子,再也没有以前那样亲近的邻居了。
我想,可能在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邻家大妈的印象吧,可能以后的时代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