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PINK FLOYD OR ROGER WATERS

田昕 [其他] 2013-03-09 03:36:28 星期六 晴天 查看:114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为什么roger waters只在上海开唱,不来北京啊???

我最最热爱的pink floyd,难道这辈子看不上你们的演唱会了吗?

 

 

再转贴一篇

罗杰·沃特斯即将来中国演出,这比去年“滚石”来中国演出还让中国摇滚歌迷亢奋。别看“滚石”那么有名,在中国买他们账的人并不多。而罗杰·沃特斯,那可是“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灵魂人物,没有沃特斯,“平克·弗洛伊德”也就是个“平庸·弗洛伊德”。

所有喜欢摇滚乐的人,大概都喜欢“平克·弗洛伊德”,这是一支将艺术与商业、大众与高雅、通俗与深刻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乐队,即便在70年代朋克摇滚横行时期,“性手枪”乐队主唱“坏牙”约翰尼在T恤衫上写着“我讨厌平克·弗洛伊德”,他也偷偷地去看他们的现场演出。

遗憾的是,这支乐队也没有逃出分解的命运。1983年,乐队在录制完《最后一章》之后,沃特斯宣布离开乐队。当然,一支乐队解散,是很正常的事,但没有哪支乐队像“平克·弗洛伊德”这样在解散后变得如此典型,尤其是歌迷遇到的问题。

比如说“披头士”,他们解散后,各自发展,相对都比较均衡,该喜欢谁就喜欢谁。而“平克·弗洛伊德”就不这样,解散后,歌迷是很痛苦的,他们不知道选择谁,包括这次沃特斯来中国演出,中国歌迷也有同样的心情,为什么不是“平克·弗洛伊德”呢?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平克·弗洛伊德”在60年代出道的时候,一下就被尊封为迷幻摇滚的代表,在那个经典摇滚的年代,他们在英国是独树一帜的。但不幸的是,主唱西德·巴雷特因为迷幻药吃得太多,身体已不足以领导乐队,只好退出。戴夫·吉尔莫顶替了他的位置,成了乐队主唱。但是,乐队的核心却偏向了贝司手罗杰·沃特斯。然后乐队的风格在迷幻的基础上开始向先锋音乐和艺术摇滚领域拓展,一系列经典唱片把乐队推向高峰。不夸张地说,“平克·弗洛伊德”最经典、最成功的唱片都是沃特斯的智慧结晶,他们最好的歌词也都是出自沃特斯的手笔,没有沃特斯,就没有后来的“平克·弗洛伊德”。

但也恰恰是因为沃特斯的强势,导致他在乐队中一手遮天,从《月缺》开始,几乎每张专辑都是他的理念,那张经典的《墙》,几乎就是沃特斯本人的自传体,《最后一章》也是他独断专行的延续。到这个时候,吉尔莫已经忍无可忍了,“平克·弗洛伊德”几乎是沃特斯个人的伴奏乐队了。吉尔莫也不是吃素的,他的声音已经成了乐队的标志,这是乐队魅力的一部分,所以他不甘成为沃特斯的肉喇叭。而且,他更希望乐队摆脱那种压抑、深刻以及没完没了对社会、战争控诉的主题,他希望能更商业化一些。所以后来有记者问沃特斯:“你离开乐队是否有些遗憾?”他说:“绝对不遗憾。但是很痛苦,就像离婚,是必须的。我们已经有了不同的方向。”吉尔莫被问到他们之间的争斗谁是胜利者时,他话里带刺地说:“我怎么能跟人家比,人家是和平主义者,我们没打起来,虽然快动手了。”

离婚之后最痛苦的莫过于孩子,怎么着都没有归属感。那些“平迷”们,到底站在哪一边呢?而在沃特斯离队后,关于“财产”分割问题也出来了。1986年,沃特斯在巡回演出时打着“平克·弗洛伊德”的旗号,遭到了吉尔莫以及乐队经纪人的起诉,最后沃特斯败诉,显然歌迷们对这个结果也是一半欢喜一半忧。“平迷”必须作出选择,要么向左走,要么向右走。这时候,站出一群铁干的“平迷”,他们认为,只有巴雷特在的那个“平克·弗洛伊德”才是真正的“平克·弗洛伊德”,之后的乐队,你们爱谁谁。

沃特斯离开乐队之后,出过几张专辑,但是都无法超过乐队时期的专辑,吉尔莫也出版过自己的专辑,还不如沃特斯。没有沃特斯的“平克·弗洛伊德”先后出版过几张专辑,平庸至极。这就验证了1+1大于2的道理,当他们成为一体的时候,战无不胜,分开之后,都不及原来的一半。歌迷们也再听不到《月缺》《希望你在这里》《墙》这样的经典专辑,只是因为他们都曾经是属于那个挚爱的“平克·弗洛伊德”,所以不得不继续喜爱他们,但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人失望

事实上,辉煌时期的“平克·弗洛伊德”,在之后看来,恰恰是由沃特斯和吉尔莫两个人才华的组合的结果,谁失去了另一半都是致命的。但是他们都不想再破镜重圆,即便在去年Live8音乐会上,沃特斯回来和乐队成员演唱了几首歌,但那是为了非洲。再退一步讲,他们早已没有复合的必要了,一开始还为了一个名分,后来他们俩也都想通了,每次演唱会,“平克·弗洛伊德”唱的歌曲基本上都是乐队经典时期的曲目,如果有沃特斯创作的,必须向他支付费用。沃特斯开演唱会,唱的也大都是乐队经典时期的曲目,如果有其他成员创作的曲目,也要支付费用。这样挺好,对方都在为自己赚钱,相看两不厌,唯有赚大钱。相比之下,乐队占的便宜更大。吉尔莫在接受英国《Q》杂志采访时对版权法里的表演权这一部分规定赞不绝口,称之为“完美的权利”。

他们后来各自录制的现场专辑,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首经典曲目,甚至,“平克·弗洛伊德”已经不再出版新专辑了。所以,不管你听他们哪一边的现场演出,都会发现,连编曲的结构、乐器的音色都没变,几乎和原来一模一样,但你就觉得缺少点什么,就那么不原汁原味,因为都少了对方的魂——就像月亮缺了一块一样。

顶一下(34 写日记 1170655 226874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