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转 大理,我们的普罗旺斯

田昕 [苦涩] 2013-03-08 17:43:21 星期五 晴天 查看:260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大理,我们的普罗旺斯--在法国,是普罗旺斯;在意大利,是托斯卡纳;在中国,就只有大理!

--把有限的假期和机票一次次消耗在大理,在大理住下来就不想走,索性租个房子、买个房子、自己盖个房子,索性开家店……凌晨三四点,星星最密最清楚的时候,在五十碗小酒店二楼天台的帆布躺椅上,我问身边的朋友:“为什么一定是大理?有没有别的选择?”这个走遍中国也走过实际上40多个国家的旅游公司老板说:“大理是最好的!”以旅游论,中国之大,无论多么澄澈碧蓝的胡海,深藏暮鼓晨钟的名山,古城和民族风情都不稀奇,恐怕轮不到大理;以嬉皮天堂论,阳溯、拉萨也发展经年。梳着BOB、MARLEY头、瘦得打晃的怪人不比大理少,也不能说惟有大理……
-可是,对于深深热爱又恐惧大都会的人们,对于奋斗经年、一夕成功之后身心皆疲的人们,大理是唯一的!在法国,是普罗旺斯;在意大利,是托斯卡纳;在中国,就只有大理!
-- 一个都会动物眼中的田园牧歌,是要有一切乡村的好处,而没有它的坏处,是要有它的热烈阳光,而不要它的奥热肮脏;要它的四时美景,而不要通向美景的艰苦跋涉;要它白天的宁静悠闲,但不要晚上漆黑一片;要它食物的新鲜美味廉价,但不要吃坏肚子;要既和本地人混在一起,体会原始生活形态,又不能彻底失去同类……大理容得下一切热爱自然、自以为热爱自然,或呼吸道新鲜空气、看到头顶上的星星就已经很满足的都会动物。
--大理不是谁的,佛吧音乐弥漫的晚上,揣着一点钱出来看世界的外国穷学生、想在大连买个老房子的旅游公司老板、把样板戏人物镶在大理的云彩下做出多媒体作品的老艺术家、英日文俱佳却不肯工作混在大理的感性女孩坐在同一张
吧台上,传吸同一支烟,做各自的梦。
--时代在向前走,聪明人已经懂得回望。时间、空间、闲适和环境被德国《明镜周刊》语言为取代旧奢侈的新奢侈,在CBD污染得灰蒙蒙的天空下有一个大厦里的套房,比不上在海东双廊有一间自己设计的面海的房子,以及每年四个月
的自由时间。不然就觉得自己还是个穷人。在朋友们津津乐道于这些年,伊兰庭院的老阿姨怎么从街边摊做大,连脾气也长了,阿KING、老愚公、尼玛、欢庆等大理名人的根底究竟如何?方力钧的院子,韩湘宁的房子到底藏在哪一片民
居中,洋人街已经恶俗不堪踏足……的时候一句话插不进去?即使你刚刚做成一个上千万的大项目,或揣着一肚子欧洲见闻回来,也难免讪讪地、有点抬不起头来。
--大理是一个实行新奢侈的好地方,需要一定的钱,但更需要时间和眼光,2000块一年租个院子谁租不起呢?但你得花上很多时间,把一个破烂的院子弄得舒舒服服,才能和朋友们在院中间摆个方桌喝酒扯淡。好一点的老房子越来
越难找了,价钱也早升了上去。在大理,租得早、租得便宜也是一种身份和资格的象征。像竹园小厨那样的格局和价钱,现在是不要想了,阿KING强调:“我收拾了三个多月呢,其中这间房子还是我自己盖的呢!”他说的是我们正坐着的,喝茶、吃饭都很舒服的大餐厅。几年前这餐厅、院子就是这样,想不到现在还是这样!惠鲜食店的(火巴)肉饵丝还是雪白鲜美,MCA院子里的水池还是满的,尼玛还是那么不动生色,虽然又开了一家茶馆,鸟吧的空气还是那么懒洋洋,阿KING做的香港家常菜还是好吃得令人想要哭,懒人书吧的沙发还是让人坐下就不想走……只有蓝色咖啡不见了,也再见不到公谨和婷婷这可爱的一对,吃不到公谨拿手的素菜和甜点了。
--护国路虽然越来越游客化了,但人民路上多了一些有趣的小酒吧和小食店,法国男孩开了一家歪歪扭扭的小马的店,欢庆和女朋友的店售卖亲自采风整理的民间音乐,四川小食店的卤肉锅盔和秘汁玫瑰汤圆便宜又美味,五十碗小酒店一到晚上就围着吧台聚起“八国联军”……这样的变化是有迹可寻的,因而是可以接受的。。。

--移民大理的可能性:在与大理的种种关系中,移民无疑是最隆重的一种了。大理诚然有一种魅惑力,令即使是匆匆过客也产生住下来的奢望。但真能坐言起行的人也无非两种,一种人天生不属于城市,属于误堕红尘,城市的一切好处,时髦的餐厅、酒吧,名牌时装店,夜派对……对他毫无吸引力。在城市里,他过着穿棉布衣服、早睡早起的乡村生活,反而对城市噪音、污染、高物价、虚荣不胜其扰。去大理可谓得其所哉,如果再离开,只会向更原始和乡村化的地方进发。
--另一种人原本喜爱城市,也在城市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和位置,但日积月累,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逼得要逃离城市。用牺牲高薪、名牌衣饰、夜生活换取新鲜空气、缓慢的生活节奏和充足的睡眠。因《普罗旺斯的一年》成名的彼得·梅尔无疑是后一种。也许几年后还会回到城市,但相对于从未离开,工作和生活态度必然不同,反而有另一种优势。
--移民大理的成本 租/买/建房,几年来的旅游热令大理的房价一路上扬,好一点的老房子不会低于三四十万,但租房仍极为便宜。有一对朋友夫妇从上海移民大理,在崇圣三塔后面的村子租下月租为1500元的两层小楼带院子,被公认
为天价!若是和村里关系好,买到一块宅基地,建房成本也不高,还可用低廉的手工买到各种木质极好的家具。若有赵清那么毒的眼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地建个房子,简直可成为大理的标志性建筑。
--生活消费 大理是一个奇怪的具有共产主义气质的地方,几年前我第一次去大理,就被刚刚认识的朋友带到竹园糊里糊涂层了一顿饭。一桌二十几人热热闹闹坐下来吃喝……过好久才弄明白是一个香港朋友回香港之前大请客。在大
理,总有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理由请客,或者什么理由都没有,到结帐的时候,自然有一个人去摸钱包,别人都坐着不动,像城市里那种一叫买单所有人都去摸包的现象是从来没有的!似乎一个人如果横下心来要白吃,每天都能找到蹭
饭的机会。这揭示了那些刚出校门没钱的小孩也能在大理混得好好的,到吃饭的时间你自然记得叫上他们,出钱的人不出钱的人一起高高兴兴去餐馆。并不是大理的人特别慷慨,一来是那种魔幻共产主义的气氛,二来大理美食实在便
宜,一碗洒了玫瑰糖的冰稀饭一块钱,一大碗拌着鸡肉的凉米线两块五,在北京的云南餐厅上百元的山菌,只要10到15元。有时候结帐时你会以为自己听错了,哪有这么便宜?
--谋生:如果你已经过了瞎混的年纪,也没有饥一顿饱一顿,睡在酒吧里的身体本钱,自然在大理也要考虑谋生手段。阿贵总结得好:我们从城市里来的人,随便弄点什么总比村民弄得好吧。开餐厅、酒吧、客栈……卫生条件和情调自然都更适合同类的胃口,也就更容易赚到他们的钱。大理整体消费低,酒吧里一瓶啤酒卖10块钱已经要遭人非议,加上近年来跟风开酒吧的很多,而游客并不增多,赚钱似乎也不容易。好处是在工作与玩二合一,开家小酒吧大家一起玩,你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你的谋生之道,在城市里哪有这么便宜的事?高昂铺租和长期工作时间就已经压死人了!
--如果是艺术家、文字工作者等创作人,只要城市里的网络还在,随便接一点创作工作就足以维生,例如,一个月写/译一篇三千字的稿子,三个月卖一张画。这样每个月只需要工作几天,毫无生活压力,也根本不用为生活打拼。如同在美国赚钱在中国花钱,你甚至很容易成为大理的富人。大理够水准的CD店也多,卖的音乐比北京还全还时髦。但在北京,你不可能晚上12点多从酒吧出来,拐到洋人街上的唱片店,挑一堆CD慢慢试听。还有几家打折书店,买一本书看完不想带走,可以捐给懒人书吧。这样的好地方必然吸引八方来客,带来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在城市里,好像每个人都差不多,或者有故事也轻易不会向你透露。在大理,却是奇人奇事不断,即使有时真假莫辨,也好玩得紧!
-- 之所以选择大理,也许,是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重要!而北京。。。。。。
顶一下(34 写日记 1170320 226874
上一篇:简直是稀客下一篇:今天开始“绝想”
最近访客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