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偶然,知道周云蓬最先还是听梁卫星说起的,那个时候我第二次考研刚结束,因为英语大作文第一行都没写满,明知万劫不复对未来一片茫然的时候,去华师找肖正昱聊天,刚巧李石平回武汉,一行三人去仙桃找梁卫星玩,带着寻求生活的答案和拯救自己的私心,前途未卜。
在仙桃高中不大的办公室里五六个人挤在一起看《最后的武士》,后来听起崔健《分手的时候》,因为这首歌侠骨柔情的迥异风格勾起了梁卫星的想法,大家开始猜测崔健唱这首歌的时间。梁卫星一边说崔健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诗人一边说如果哪里有周云蓬的演唱会,自己一定会跑去听。他这样漫不经心说到周云蓬的时候显然是知道《中国孩子》,因为他还提到了克拉玛依大火。
那是09 年年底,好像不到五天的时间就除夕,当时自己对周云蓬还完全陌生,此时的内心小我压抑、拘谨,对即将倾覆而来的职业道路和责任全然彷徨,显得沉默,那也是我第一次见梁卫星。
在仙桃狂聊,思绪激情碰撞一天后回家,仿佛有了一些模糊的力量感。后来就看从仙桃带回来的毛喻原的《汉箴》杂志,也开始搜索周云蓬,听他的一些歌。但是听来听去始终只有《中国孩子》、《九月》、《盲人影院》这三首歌能进到心里去,别的也都是不知所云,或嫌嘈杂。
10年的时候,我已身在北京,为做一个优秀图书编辑的梦想辗转奔波。经过罗永浩和小河他们闹哄哄的扩散,周云蓬仿佛一下子人尽皆知了。
后来周云蓬在韩寒《独唱团》的首期发了《绿皮火车》,还有罗永浩的一篇不知名的文字,影响力自然青云直上。
现在想想周云蓬的歌,《九月》的曲调确实是易于接近,它把海子诗歌的草原气息还原得让人触手可及,易于理解。海子文字的形式仍旧隔阂了人的想象力,从文字到想象的道路比从音乐到想象的道路要迂回遥远,曲调的张力恰好对这种不羁阔大的草原情怀予以还原,但老实说,这首歌的滋味始终是海子赋予的,周云蓬只是一个很好的挖掘者,而且并没有超越海子本身的诗歌意境。
10年的 12 月,老罗、柴静和周云蓬三个人在单向街做百感交集聊诗听歌会,顺便宣传新书《春天责备》,小霞老早去排队占座,我得以在前排一睹诸位传说人物的原型。周云蓬比我想象的要矮小,也并不胖,但是思维比我预先所想要锐利快速得多,他健康诙谐的谈吐魅力十足。老罗比他平时演讲的时候要低调,话很少,据说好几天都没睡了,柴静可亲得让人有保护欲。
后来微博越来越火,老罗一天到晚在上面刷屏,我看到他说自己更喜欢小河版的《不会说话的爱情》,网上也有很多这方面争论,就找小河版的来听,觉得民谣的意味确实更浓一些,更有亲和力。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周云蓬本人的,因为他的嗓音更为阔大和悠远,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哲学的味道更重。之后小霞把小河版《不会说话的爱情》设置在她空间里自动播放,每次进她空间总听到这舒缓自我沉迷的音调。
11年的 9 月,广西师大理想国在北京前门做文化沙龙,有周云蓬和小河的现场演奏,我当时被紫图压抑繁重的编辑工作扰乱得无心前往,小霞在现场给我直播盛况,当时正在唱的曲目就是《不会说话的爱情》,这算是我第二次近距离接触他。
虽然相比于小河版,我一直都更喜欢周云蓬本人的,但打心眼里说,自己从来没被这首歌打动过。他的句子对我来说是空洞的,好比一个不信基督的人必然会把《圣经》当神话故事来读一样,没有力量感的体悟。
这个转变是看柴静最近做的一期《看见周云蓬》才有的,里面提到了他的女朋友绿妖,最开始就是因为这首歌被打动而决定跟周云蓬在一起。而且说到,凡是谈过恋爱失过恋的人对这首歌应该都有感触。这让我想起老罗说他第一次听到《不会说话的爱情》时的情景,那个时候他照例每周雷打不动地去海淀那边的一个小酒吧听演奏,那晚小河忽然就在台上唱起了这首歌,老罗一下听愣了,完了跑过去搭话,说小河,这歌肯定不是你写的吧?走,带我去见见那位高人。
一直以来,我都没明白他们这些人为什么一开始就能这么快这么深入领会这首歌的意味,直到绿妖把她和这首歌联系起来,说到恋爱与失恋的感受。其实这首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光标题就足以知道它的内容,但自己似乎从来没深入想过,也从来没把它和爱情联想起来。
其实它不过是讲了一个很简单的爱情生活故事而已,这个意境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在宽广的草原上,有座小屋,美丽的女人在门前绣花,不时望向远方。日落将近,牛羊下山,古铜色脸孔的男人挥着马鞭往家赶,温红的阳光投下他斑驳细长的身影,夜幕降临,细碎的繁星清冷点缀着苍穹,温暖的小屋,灼热的爱恋如水的情意缠绵。后来两个人分开了,黑暗的窗子已没有灯光,也再没有人在晚上带着牵挂赶路,月亮昏沉,孤独的木床慨叹幸福已逝。日子缓缓笃行,没有盼望,恋人之间的怀念变成仇恨,从藕断丝连到给彼此内心致命一击的彻底诀别,从此各走阳关。但曾经幸福的记忆在彼此的内心早已生根,他们会在不经意的梦境里,在日常作息的某个瞬间恍惚看到对方的影子,在这样恍惚的瞬间里,彼此还能缅怀幸福的摸样,愿望以后的生活还能有所美好。毕竟过去的终究过去,生活还要继续。内心受过感情摧残伤害的人,要怎样去寻找自我救赎追求幸福以达完整?到最后也只能默默期待更美的人到来,期待更好的人到来,期待灵魂附体重新回来。
看周云蓬《春天责备》记忆最深的是他半夜出来小解,在圆明园里迷路的情景,用盲棍敲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总是碰到同一个垃圾桶发出同样的声音才知道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那种孤立无援的描写对我而言特别能够领会,除了他的一些混乱的情感纠葛历程之外,其它诗歌什么的到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
单向街交流会到提问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了柴静一个八卦问题,就是她现在对于感情的看法,起初她推三阻四不肯说,最后用莱蒙托夫的一句诗来表达她现在的心境。“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后来我查了一下这首诗,名字叫做《帆》。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着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坦白地说,三年多以来,因为曾经感情受挫的缘故,自我沉迷那一块被彻底割裂,人心总显得死气沉沉,这一点因为沉沦太深已经深入骨髓,以至现在的自己完全没法写东西,没了思考力、冲劲和向往的心,不论怎么挣扎,也都无法像当初那样毫无顾忌地去爱、创造、神往和信仰。所谓的神采、张扬、灵动、锐气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既然创造不成,就索性觉得踏实地接受生活就好。
一个人初到这个世界,是饱满的、阳光的,他会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端力量。有些人天性较好,规避得当,在后续的生活中依然能如堂吉诃德般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与风车作战,把这当做拯救世界而精神完整满足。有些人如许巍经过撕裂的彷徨追问无日无夜的抑郁后终于走向心灵的归依。有些人如《独自等待》里的夏雨被李冰冰嘲弄之后暗自垂泪,最后不得不选择放手转去发现和迎接龚蓓苾。这些心都曾破碎,我不知道他们的伤痕如何愈合,但结局还行。
问题是路终究是一个人自己走的,所有的劫难唯有自己亲历才能体会这种无力感而面对重建的难题。自己如何寻求力量,而且是毫无来由无所依,只是必须要美好生活的力量感?
生活如此险恶,处处埋藏着吞噬年轻的巨齿,毁掉童年美好记忆泯灭人性的中国教育,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次身体的顽疾,一场地震火灾,一次生意投资失败,一段感情的背叛,一次列车脱轨,都足以摧毁自以为是的年轻善意的心灵而面临信仰坍塌。如何让残破的心灵回归完整回归正途?谁不知道经过《恋爱的犀牛》这样撕心裂肺的呼喊、梦呓、竭斯底里、执迷不悔,如烈火灼烧的激情之后,心灵的伤痕愈重?在这种不可避免的伤害之下,又如何不陷入自杀的绝境还不麻木苟且偷生呢?除了尼采的超人意志和宗教归依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
回到武汉只是因为这样一个追问:你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所认为的幸福生活到底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除了对生活彻底死心麻木不仁之外都会在不经意间问到自己这个问题,并依此做出判断和行动。 真人娱乐场:http://www.juexiang.com/forum-82-1.html
说实话,我从不怀疑自己的编辑职业前景,除了摸索的艰难之外,对自己的编辑才能和视野还有充分的自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出两本满意的书是值得引以为傲的。但当身在北京,回答内心这样追问的时候,显得难堪。
我想过自由的生活,有一份物质保障,这个保障自然不能低到有损体面的尊严,除此之外,我想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孝敬父母,关照好身边的兄弟姐妹,平时做饭洗菜,闲暇的时候能够读书写字,走遍全国美丽的山川乡野,体会自然的美景。我想规避汹涌的人流,想在夏夜的晚上看到足够多的星星,在农村盖一所房子,抬头就能看见威严沉默的七峰,想学会几种乐器能够即兴弹奏,想学一下书法。 太阳城开户:http://www.juexiang.com
在北京,除了广西师大的编辑职业是一种理想之外,其它牵挂是徒劳的。编辑职业本身决定了城市生活,也决定从此与繁忙疲惫的现代生活休戚相关,这个职业理想本身与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是相悖的。在那里安家如此可笑,不仅仅是高不可及超越人性承受的房价,在这样一个污染严重,人流车流泛滥成灾的地方,找不到青山绿草,寂静的溪流,安家的意义何在呢?
一个人完整内心的重建,想来只能依赖于幸福的获得。只有内心真实的幸福感受才能抚慰心灵,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内心才是完整的,不被曾经的破碎困扰而有力量感。那么,弄清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并为之努力,大概就是一条自我救赎的路。 技巧:http://www.juexiang.com/forum-30-1.html
过去的终究过去,生活必须美满。或遗忘,或奋起,都是在这生活面前的自我找寻,期待灵魂附体的完整,以健康有所欢笑有所感染方式的谋生。
周云蓬说,认识一个人就好像认识一个星系,这句话很有意思,因为它揭示了一种真实存在的生活现象和规律。 波音平台:http://www.juexiang.com/forum-81-1.html
他和绿妖现在已经在绍兴安家,时常去小城里一个名叫新青年的书店弹唱,新青年书店的老板蔡朝阳(网名阿啃1919 ),是绍兴稽山中学的语文老师,此人又正好是梁卫星的“闺蜜”。认识梁卫星让我了解了周云蓬、郭初阳、蔡朝阳、魏勇、范美忠、李玉龙,重新认识傅国涌、余世存、熊培云、钱理群、丁东。认识范美忠,你会发现冉云飞、肖雪慧、王康、王怡、钟鸣,认识王朔,你会发现身边有姜文、崔健,认识王小峰,你会发现有老罗、老六、柴静、陈晓卿,认识史铁生,你会发现有萧翰、周国平、濮存昕、黑明,从萧翰出发,你会发现张鸣、贺卫方、于建嵘,到后来发现原来这么一拨人搅和来搅和去都是在一个圈子里。 波音评价:http://www.juexiang.comws
最近完整看了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蒋梦麟的《西潮·新潮》,因为彷徨的缘故还看完一本张德芬畅销身心灵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现在重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看到他在论述乡土社会差序格局时的旁征博引,从《礼记》、《中庸》、《论语》到《圣经》、《大学》之间的如意切换,感叹成于40 年代这本书的价值,何况他也是在用一种极为通俗的话语表述日常生活中被揭示的现象和规律。
人,生而美好,因为生活的多方磨难而丧失完整,残缺毕竟不可接受,不妨以无所依的本能勇气、坚忍迎接历练。无论身处何种时代,读书写字便足欣慰,以阅读求得生存的智慧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