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西安“同妻”试图以爱挽救婚姻 丈夫离婚反委屈

xbj123 [其他] 2011-11-24 16:07:10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6339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她们GAYWIFE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翻译过来,即同性恋的妻子。在生活中她们自称弱势,在心理上令自己孤独和边缘化。在中国,这个群体的人数已达数百万甚至更多。面对尴尬的婚姻她们该何去何从,她们的人生又该怎样面对社会以及来自自身的双重压力。

  促使萧瑶(化名)下定决心离婚是因为自己的伯父突然去世。

  “当一个你感觉亲近的人说没就没了时,你可能会有两种想法:一是你开始悲伤,然后一直悲伤下去,二是当你悲伤时同时你也清醒了,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生活,你可以重新开始,因为你仍然活着。”

  这是2008年4月,萧瑶26岁,结婚不到一年,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正处在“离”与“不离”的痛苦纠葛中,亲人的离世让她开始“想好好活下去。”

  几个月后,萧瑶和丈夫阿C(化名)在西安办完离婚,尽管如此,她还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淡化了自己GAYWIFE(同性恋妻子)这个身份。今年8月,“中国同妻家园”网站开通,注册的上千会员境遇几乎与三年前的萧瑶无异,她们称自己为“同妻”,即同性恋的妻子。

  “离不离婚你看着办”

  萧瑶这样描述这个鲜为公众所熟知的女性群体。

  在婚姻中遭遇性冷漠和忽视,没有温暖的关怀,时时可能面临丈夫“出柜”(丈夫与同性相恋),有些甚至面临家庭暴力和冷暴力。而在婚前,90%以上的男同性恋者会选择隐瞒真相欺骗

  四年前,萧瑶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中走入婚姻。

  那是一个看不出有任何征兆的“闪婚”,萧瑶和丈夫阿C从认识到结婚不足半年,阿C的腼腆和矜持在那时的萧瑶看来是一种“绅士”表现。促成“闪婚”更缘于萧瑶头脑里的“浪漫”,她和阿C相识于一趟回家的列车,之后,阿C和家人频频联系萧瑶。萧瑶相信爱情,尽管那时她并不知晓其实阿C的家人原本就知道儿子是个同性恋,他们相信,和异性的婚姻可能改变儿子的性取向。这种想法,即使是在萧瑶结婚刚刚得知阿C的身份之后也曾有过,后来都被验证不可能。分房睡、总是回避亲密和交流,从结婚的第一天起,萧瑶就觉得丈夫“怪怪的”,直到有一天发现丈夫另外一个QQ上“GAY”(男同性恋者的英文名称)的签名。“那一刹那神情恍惚”,萧瑶说,后来和更多的“同妻”交流,在第一次得知丈夫是同性恋时,“同妻”们几乎都是这样的感觉。精神濒临崩溃的她开始疯狂地在网上了解“GAY”,“难过得要死,才发现在中国这是个不小的群体”,萧瑶说,那时她只想找个平台说说自己的伤心,可是找不到,能看到的都是“GAY”们“并肩作战”的决心,这也是后来萧瑶创建“同妻家园论坛”,直到后来创建“中国同妻家园”网站的最初原因。公布真相比不公布更难受,一开始,丈夫还能面带愧疚地请求萧瑶原谅,渐渐的,丈夫却越发表现出“针扎式的厌敏感”。那时,缺乏心理学常识的萧瑶天真地以为,如果丈夫爱自己就可以改变他的性取向,“而事实上很失望”。在回忆自己的那段“努力”之后,萧瑶客观地看自己,“以为用正常的人妻之爱可以令他们改变,其实错了,那种关心,在一定意义上会被丈夫理解为是某种交换,他们会表现得很厌烦和敏感。”后来言语冲突变成了暴力,在这段非正常的婚姻里,萧瑶企图“以爱挽救婚姻”的想法彻底失败。“离不离婚你看着办”,这是绝大多数“GAY”在面对“同妻”分手时说的一句话。而萧瑶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自由选择”的痛苦中净身出户。

  相敬如“冰”

  理论上,再优秀的女性也不会对GAY构成吸引,因此,离婚几乎是“同妻”们迟早要面临的问题。

  但对那些已为人母的“同妻”,毅然决然地走向离婚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对于离婚后自己和孩子可能面临的社会舆论和压力,更多的“同妻”仍然选择留在被称作相敬如“冰”的婚姻关系里。

  同妻晓月(化名)两年前就知道丈夫的GAY身份,但那时孩子已经四个月。“我恨,真的很恨!”在“同妻家园论坛”上,晓月经常会在论坛上闪出这样的话。无性婚姻从丈夫公开身份开始,“噩梦延续不知何时结束”。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女儿,晓月实在很难轻易选择。

  “将来孩子长大知道她有个同性恋的父亲别人怎么看她?我该怎么和父母解释这段婚姻,当初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性格倔强的晓月白天是一副女强人的状态,晚是一个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

  最让她忍受不了的是,公开身份的丈夫在此后,“倒是最大的受害者,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去和同性约会,争执厉害时就是那句:我就这样一个人,你看着办。”

  另一个需要同妻面临的严酷现实是:离婚后再婚,又该以怎样一种正常的心态面临一个正常的男人

  31岁的“同妻”文文(化名),三年前得知丈夫的GAY身份,选择了离婚,并打掉不到三个月的孩子南下打工,以期“忘掉曾经不堪回首的过去开始新生活。”而事实上,三年过去,文文在心理上却无法面对一个事实:无论遇到再优秀的男性,她都不可能完全信任他们。一是如果遇到的男人又是同性恋怎么办?她也没有勇气告诉别人,她前段婚姻中丈夫是个怎样的人,“也许从心理上接受不了异样的目光,”文文说,“连自己感觉自己都不正常了。”对此,萧瑶也有同感,刚离婚的那段时间,“先是封闭自己,后来看大街上的男性怎么都怪怪的。”还有一些离婚的“同妻”甚至做得更绝,干脆掐断跟周围所有人的联系,改名换姓,“连户口本上的名字一起改掉,希望忘记过去。”然而这种看似遗忘的做法,并不能彻底根除女人们充满动荡和委屈的精神痛苦,社会压力令同妻们不自觉地从内心孤立自己,现实交流的退缩只能让她们寻求网络慰藉。

  “同妻”互助

  记不得自己是怎样从那段“梦魇”般的时间中走出来,2008年下半年,萧瑶开始成为“天使折翼”、“快乐同期声”、“同心同语”、“天涯同路人”等同妻交流QQ群上的活跃分子。

  “控诉是主要的基调,同妻的故事基本上一样,被抛弃、被讨厌嫌弃、被暴力和冷暴力,女人们都感觉自己是最不好的一群人。”

  萧瑶吃惊地发现,她还算是其中状况较好的,很多人的故事要比她难过得多,而且QQ群里的新人也越来越多。

  从线上开始到线下的直面交流,在征得同意后,曾经从事过媒体编辑工作的萧瑶开始整理这些女人们的故事。

  2009年3月,北京一家性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关注“同妻”人群,在征得各地同妻愿线下交流的意愿后,在青岛举办首期“同妻论坛”。

  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论坛,包括国内第一位写作出版同性恋现象和艾滋病学研究的青岛医学院教授张北川在内,参会共9人,萧瑶是其中年龄最小的。

  几年后萧瑶在回忆那次论坛时仍记忆犹新,参会的人有婚内的有婚外的(指已离婚),还有一对夫妇。起先大家先挨个讲自己的故事,后来女人们哭成了一团,轮到萧瑶讲自己时,还没说话自己就先哭了

  萧瑶称,真正使自己走出“哀怨”也是那次论坛。

  一个和丈夫过了40年无性生活的大姐,近60岁才知道同性恋这回事很让萧瑶触动,“是人,都应该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萧瑶说,她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应该再这样哭诉下去,“想为此做点什么。”

  那次会议,“同妻”们决定建立互助组织,向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她们打出了“同妻到我为止”的宣言,此后,它成为同妻网络中最盛行的一句口号。

  会议之后的12月,回到西安的萧瑶在网上开通“同妻家园论坛”,同妻们以“姐姐”“妹妹”称呼彼此,相似的遭遇令这个虚拟空间异常热闹,辞去工作的萧瑶有时会一整天待在网上说话。

  国内最早的同妻交流群“天涯同路人”群主Marian表示,很多“同妻”并不想得到被认同,而是希望逃离现实困境。对任何一位选择从事互助的同妻而言,坚持就意味着要不断揭自己的伤疤。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专司论坛时,萧瑶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先听“姐姐”“妹妹”们哭诉自己的遭遇,然后她安慰她们时讲自己的故事,“讲到后来一滴眼泪都没了,好像自己是个转述者,在讲别人的故事。”

  萧瑶并不避讳论坛的功能:只是给那些“突然发现真相,处在离婚、不离婚纠结中的同妻们一个宣泄平台。”www.juexiang.com 中国性保健品招商网

顶一下(119 写日记 1023801 188582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