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只谈回忆,不谈爱情

imspeach [其他] 2011-10-20 03:30:54 星期四 晴天 查看:34931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引子
         今天下午请假在学校办手续,难得有空好好休息一下。在宿舍整理了一下过去十年积累的各种证,突然发现“百宝箱”里压箱底的那些个物件,勾起了很多回忆。趁今天有空,写一写,单元不被公司的电话交过去加班。
         那就按时间顺序侃一侃吧。权当毕业总结了。
         先说这“百宝箱”。所谓百宝箱,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盒子。十岁左右的时候跟姐姐学的,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或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存放起来。最初百宝箱是一只装旅游鞋的纸盒子,后来由于盒子拿的久了,坏掉了,就轮换了很多不同的盒子。
  
周岁裸照
         盒子里最老的东西,是我的周岁照。1986年夏天拍摄。这张照片可不是精心拍的。话说那天老妈带我去别人家串门玩,正赶巧了那天那家人的孩子从北京回来看望老人。我们那农村,落后那是相当的,照相机自然是轻易见不到,更别说那天碰到的是个彩色相机。于是我就中了个头彩,说:给这孩子照一张吧。我那时候可是超级胖,说是弥勒佛虽有点夸张但真差不多。现在熟悉我的人如果看到那照片,铁定不承认那是我。然后我就被安排在一只凳子上。鉴于这是一张百分之百的裸照,就不贴出来了,哈哈。照片上的我笑得可高兴了,可老妈告诉我,事实上,那天我是极度恐慌,一个人被放在凳子上怕的要命,老妈刚退到镜头后面我就要哭,就在裂开嘴的前一秒,按下了快门——而这一刻,裂开的嘴却看似极度淡定的微笑。。。后来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一天堂姐(那时候也很小呢)带领我们一批孩子拿我这张照片开涮,用针给扎了好多洞,还把照片的边边剪了许多,留下些许遗憾。后来扫描这张照片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已经褪色。
卡通日历
         百宝箱最底下是用一个大纸封装着的日历,1997年的。日历的主体是一只卡通狼。这是六年级的时候,同学送的。那时候师资力量薄弱,所以到六年级的时候,周围的几个村子会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独立的学校,我们的联合六年级就称为周中联办。齐磊是邻村的,长得特别虎头虎脑的那种可爱,即使在同龄人中也显得很小。这小子很调皮。1997年的日食过后不久,学校传出了联办解散的消息,说各村各自为政,回自己村子上六年级。那时候班里一片离别气息。齐磊就送了我一封日历。这张日历简直太精美了(那时候觉得。现在仍然很喜欢,因为是好朋友给的),我一直没舍得用,当然了,1997一过,即使舍得也没用了。后来忘了为什么,我生了他好大的气,刚巧学校又说联办不解散了,于是我赌气又还给他。在这张日历的背面,就有我俩的字迹,一个是他送我时写下的,一个是我赌气还给他时写下的。他并没有收,反而写了一封信(我俩是同桌)给我。=。=。就是图中那张薄薄的纸。他说:“我并不想收下这一张日历,因为我要送给你的不能回还,就像小河流水一样一去不回”。。(此处略去100字)落款是“友 齐磊 1997年五月6日  3点——3点10分”。没错,就是阿拉伯和汉字掺杂着。。。囧。那时候的孩子,为了不知道一点什么,搞得神秘兮兮的,想起来现在还很感动。小学毕业后,只见过齐磊一次,是初一时,那时候我去县里读书了,一次回家赶上镇中放学,碰到正准备骑车回家的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形象:圆头圆脑,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西装,笑起来两个酒窝。我儿时的伙伴,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


  
小学毕业照
         背景是我们的教室。场地是我们搬着凳子出来考试的地方。齐磊是后排左起第二位,我嘛,猜去吧。


  
初中的点点滴滴
         初二那一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大家去邻县的一个叉叉村扫墓。感兴趣的可以Google一下“高蠡暴动”。背景是纪念塔,木质结构。里面的楼梯也都是木头的,坡度很大,走上去的时候得很小心。
         不过那次的亮点是,早上6点钟,全校所有学生被集合到操场——每人一辆自行车,浩浩汤汤一字排开冲出大门口。。。我巨喜欢那种感觉,骑车经过一个个村子,村民们也乐得不行,有的干脆停下手中的活,欣赏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


         照片里很多人都不认识了,不过我在照片背后相应人的背后写上了名字。看到了很多曾经熟悉的名字。想起来初三那时候,我们体委——外号老虎——拎着我腿把我倒挂起来,吓得我紧紧抱住他的腿,他还哈哈大笑。想起那时候我们几个人单独住一间宿舍,中午打饭回来后,听王菲粤语版《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超级伤感。想起那时候,在新盖的教学楼后面,每天中午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给大家演示要抽查的12个实验题目的情景,还有那天化学老师演示Fe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淡绿色二价铁离子之后,老师把试管放在了教室里,说:多等几天,二价铁离子就变三价铁离子了。想起教学楼刚刚改起来还没装修完的时候,我们几个半起来偷偷爬上楼,在三层楼之间来回跑啊喊啊,还上了楼顶。那时的月光很柔,很安详。
  
初中的离别纪念
         毕业那年,也就是2000年,流行送自己的照片,就是去照相馆,设计个造型,然后用塑料压起来那种。老贾送了我一张。我是没钱,没去做那种。我觉得老贾这张太具有时代特色了。一身军装,手持大哥大,别提多牛了,呵呵。边上放的那些装饰,还有那两句话。。。
  


         另外还有初中毕业照。


  
高中的各种照片
         高中的个人照其实也没有,这些是后来同学们寄给我的。除了中间那张合影。那是实验班第一次合影,背景是食堂。刚来高中的时候,因为有食堂而兴奋的不行。宿舍里的墙竟然都刷了白灰,而且每层楼有两个水房!这一切显得这么奢华,令我不敢相信。
         这张照片上的人,大都还很熟悉。引起遐想的还是那背景。从高二开始学校开始推行多媒体教学,每个教室安装电脑和监视器,食堂里也挂了一个大号的投影。吃饭时间就放什么走遍美国啦,或者是当时有一个老头自学英语成了什么什么翻译,整天放他的学习心得。有时候也放宇宙与人等这样的科教片。


         印象最深的是高二那年英语演讲比赛。那天好像是个星期天,下午开始。结果我们班的人们偷偷的在教室放起了《泰坦尼克号》。我那是第一次看电影,而且是那么引人入胜的一部电影。大家都看得起劲,不想去大食堂给演讲捧场。眼瞅着快轮到我了,没办法,在还没撞上冰山之前,我只得去了大食堂。说实在的,前面那些人的演讲实在是不给力,都是宣传什么艰苦奋斗啊、什么学习方法啊,倒是没有和谐社会这一说呢,有一姐姐紧张的不行,卡壳了好几分钟。。。我都替她捏把汗。等我占到台上的时候——终于——我终于知道了——原来——原来我们吃饭的地方可以坐这么多人啊。。。。。此处省略细节2000字。
  
高考文具袋
         确切地讲,我保留的这个是新一些的高考文具袋。2003年SARS那年准备高考,有很多回忆,很疯狂,很high。到了8月底,我才乖乖的回到了学校。老大走了,最舍不得的一个人。老大去了荆州读书,我留下来复读,没想到等待我的是更令我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新的人走进我的生活,旧的人,只再见过书信和照片,而这些,也都被一一保留了下来。
         2004年的高考,很淡定。其实这只文具袋装过的远不止是几只笔几块橡皮。一个时代的记号。不多说。


         后来报道那天就是这个文具袋把我最重要的证件带到了北京。
         恩,录取通知书。


  
昌平放风筝
         关于大一,关于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学五楼西边那几座小山。2004年9月7号,我乘坐校车大巴的靠门把手的那个临时座上抵达帝都山区村庄邓庄的时候,仍然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澎湃。太tmd雄伟了!别笑!我就是没见过世面,怎么地?第一次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落山——因为从来没见过山。
         那天起,认识了Gary。
         第二年春天,班级组织活动,因为办理转专业来了三位同学,为了促进大家认识,同时为了团支部有点东西可以写,特意组织了一次去西关环岛的放风筝活动。插一句——昌平风大,的确,可是我们挑的放风筝那天是罕见的无风之日——结果悲剧,风筝上天那叫一个艰难。不过,那次活动的确认识了新来的三位同学——之一。


  
第一张数码照片
         在昌平勤工助学时认识了两位好朋友,直到今天,静回学校都会叫我俩一起聚聚,虽然我老没空。。。
         那天好像也是很偶然,军军的同学带了一个数码相机,然后我们仨在昌平教学楼后头的花坛边上照了一张。那时候也是早春吧,万年青也没返青呢,我们还穿着毛衣。数码相机的效果就是好,非常清晰,而且貌似没拍到我的痘痘,我表示灰常满意。静那时候就是一小屁孩,现在看那张照片还是这么感觉,至于军军嘛,,,只能说这么多年了都没长大。=,=
校庆50年
  
         校庆那次,静是志愿者,10月15号拉着我和军军又拍来拍去的。灰常怀念那时候的学校,就像奥运前夕的北京一样。
         那时偶还混迹在学生会,同一首歌那天的白天布置会场,朴树同学彩排的时候,几个女生跑上去签名。。。朴树同学的确有魅力,恩,那时候偶不是很迷他,可是后来发现,他的歌子真是一个比一个有感觉。。。
         晚上的时候,会场收拾的差不多了,我们几个就顺便维持下秩序,入场的场面真的挺壮观的,老师们都是拖家带口的,同学们则不得不被挡在外排,等年纪超过30的都坐好之后才得以到各自班级的位置。偶举的牌子是几号来着?忘了,反正是指引音箱总控台后面的某一片,舞台正好被挡上。快开场时,终于给我们安排了位子——T型台西边第一排,哇咔咔!!不过那些人的手是一个没握到,还举了一横幅。然后问到“你的愿望是什么”的时候,我旁边的哥们给的回答相信当时在场的童鞋们都清楚地记得:五十年后,再回北邮!
         后来听说,当天很多人趴在主楼的窗户上看。
         想起一花絮,羽泉上台后给大家打招呼时,抬头看到隔壁师大研究生楼有人爬窗户看,估计是以为是北邮的宿舍楼,于是振臂一呼:大家晚上好,这边的朋友,这边的朋友,(此时抬手指向师大研楼)还有那边宿舍楼的朋友们~
         还有林sir题字的《忆邮未尽》,不知道当时的编辑们现在还有几个在学校。


  
回昌平
         大三的时候,实验室的几个人促成了一次回昌平的“自助骑”。我们几个都不是驴友,所以车子是很一般的。上午去的时候,天气阴的很沉,走到昌平地界时,就稀沥沥下起了小雨,而我还领错了路,本想奔环岛的,结果拐来拐去从城东进去了。
         长长的马路,只有一个人在跑步。这人口密度,哎。。。。。


  
         到了城区,已经中午了,找了一家老家肉饼吃东西,就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真爽!下图为Jevei蹂躏的鸡籽。。。早上带的,估计是想当早餐的。


  
         然后下午到学校的时候,天就突然放晴了。一边的小房子都拆了,有点陌生
         当相机快没电时,Jevei抓拍到了这么一张:


  
         回学校的时候,路过一片防护林,阳光从另一侧斜射过来,路面一片斑驳,泥土的香气一阵一阵,非常惬意。
  
天津行
         其实去昌平,一方面是怀旧,另一方面是为了去天津做准备。
         那天走的是106国道,走到土桥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冲破牢笼的感觉,一路上,说笑、扎带、拍照、小憩、吃饭,虽简单,极为怀念。
         那天在天大,心里暗暗做了个决定。
         那天抽了第一根烟。后来离开时,实在觉得有意义,就跑回去把烟头捡了回来。


  
         回来的时候,坐火车回来了,我的车留给了在天津的同学,Jevei的车托运回来了。那天,又是阴雨。
          


  
         去年的时候,又去过一次天津,不过这次是我一个人。去过了那些地方,还能说什么?物是人非。
  
银河铁道之夜
         银河铁道之夜,前前后后看过4、5次。保留了两张最有意义的票。第一次是加贺谷穰来京参与首映式的那一天,伟送我的票。第二次是从天津回来之后,带Jevei去看的票。此处省略若干字。


  
南京北京
         南京到北京,来回跑了3、4趟。这段时间是我远离同学们的一段时间。那段日子虽然纠结,不过很怀念。似乎我经历的日子,我都怀念,我从来没有怨恨过什么,再悲剧的结果,我到后来都能坦然面对,继续怀念。
此处省略若干字。


         那次恶作剧,出地铁时趁前面人投了币,我顺着出来了,因此留下了一枚至今没有刷出站的地铁币。


  
毕业的季节
         毕业的时候,和超、小山疯狂了几个月。
         毕业的时候,在inno拍了好几套图,还有视频。
         毕业的时候,我们毕业了。
         很感谢elite,祝你在他国学业有成。
  


  
烟台日环食
         2009年生日那天,由于实验室的原因,错过了日全食。其实对这件事,我是很气愤,因为筹划了十来年的旅行,被一个破项目弄泡汤了。所以,2010年的日环食是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选择烟台,并不全是为了日食,因为烟台不算是最佳观测点,只能看到带食日落。去烟台,还因为一个朋友,这是外话。
         那天下午等待日食的过程中,我们在轧马路。路过一家影院,反正还有两小时呢,于是就进去看了场电影。那天放映的正好是阿凡达。而且,这是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
  


  
据说最多发20图。TBC
  
--
    ╭┘└┘└╮
    └┐..┌┘────╮            
甲:我的头像牛B吗?
    
╭┴──┤          ├╮
    │o o│          │ ●        
乙:像。
    
╰─┬─╯          │
              HAPPY
犇  YEAR !!!
  
  
※ 修改:·teamo 于 Mar 11 20:03:22 2011 修改本文·[FROM: 124.42.81.*]

  
【 在 teamo (/ti 'am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割线--------------------
  
  
和公安局有关系的故事
  
         其实没什么了,就是悲剧了点,毕业后一周,刚买20天左右的N82给丢了,可能是遗落在公交车上。于是去公安局报了个案。拿到这张回执单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回执单恐怕要永远在我手里了。果不其然,不出意外,手机并没有下文。
  


  
和奥运有关的日子
         那一阵子刚毕业,住在南门外一套房里,刚好租房的人临时回家,我一个人住了一套。老妈来北京看我,顺便带她去奥体那看了看。和老妈一起趴在北土城的栏杆上,举着小国旗看即将熄灭的火炬。那时候N82刚丢,所以也没拍什么照片。
         小红旗拿回家给老妈作纪念了,我就没有留下什么物件。
         老妈在北京陪我待了一周左右吧。每天我去学校实验室做项目,老妈就到南门巷子里买菜做饭,中午晚上回去能吃到老妈做的饭,真的十好几年没有过这样的日子了。老妈也非常高兴。那几天又一次很悲催地骑车拎着水壶摔倒了,腿上胳膊上擦破了好多地方,虽是外伤,还真给力。因为本科毕业后同学们各奔前程不住一起了,亏了有老妈在,心里还有些安慰。否则真是独在他乡与病痛作斗争了。
  
纪念币
         毕业那一阵子,小强(偶一死党,女生哦~)去哈尔滨旅游,给我带回来一套俄罗斯纪念币。偶是不懂得欣赏,但收藏的还颇为认真。
  


  
  
巨蛋
         2009年5月30号晚上,骑车去巨蛋,忽然发现巨蛋夜景真漂亮。可惜我手机不咋地,拍出来只为个纪念。
  


  
  
欢乐谷
         2010年9月4日,超回京看望老朋友。我们去欢乐谷玩了一天。
         我得说,最给力的就是太阳神车了。。。


         最后20块钱买下来我们在太阳神车上的照片,我当时的表情不是一般的狰狞。。。
  
  
广深
         2010年12月1号,第一次去往深圳。同月,去广州找同学玩。亚运会刚过,广州的市容还是相当的好。朋友的朋友讲,电视台的霓虹很漂亮,广大人民群众称之为“小蛮腰”。后来我看到点亮的灯塔时,感觉的确很贴切。
         深圳的绿化多采用棕榈,很有点意思。


  
         去深圳湾口岸那天,天气不太好。深圳湾大桥的灯,只弱弱的延伸到对面的自由城市。
         深圳湾的那个灯塔,灰常给力。拍了好几个色调,还是喜欢黑白的。
  


  
除夕回京
         年前火车票紧俏,电话订票根本打不通,黄牛都买不到。所以订了除夕晚上的机票。除夕晚上机票800,而头一天就1600,疯了。
         除夕前几天,就剩我一个人了,于是就去了很多地方走走。刚好蛇口线地铁开通,于是地铁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出来之后步行了几个小时到处晃。可惜妈港是个货运港,没啥好看的。
         福田口岸和对面的港铁只有一河之隔,通道分三层,来来往往好热闹。赶明弄个通行证也去逛逛。
         除夕那天飞机俯瞰的景色真的很美。可惜不让开手机,拍不了。当飞机飞过华北平原时,地面上的星星点点,勾勒出一个个村庄。天空有一些云,被地上的灯火和焰火照亮。真是除夕夜啊,否则肯定见不到这万家齐灯火的景象。
         飞抵京城上空时,高度开始降落。京城就是大,到最后我都没能分出环路来。
         而且那天订的酒店还提供免费年夜饭,内牛满面。。。酒店的人在一楼大厅一起吃饺子看电视,还有各种水果干果,欣赏门外叮叮当当的鞭炮。我去,太tmd神奇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准备去火车站回家的,刚好北京的同学硕打电话来要我去他家吃饺子。从酒店走出来时,大街上的各种爆竹还没有清理,很漂亮。那天北京的天气非常好。


  
各种手续
         各种手续,每天的日程表要写一页。还得一边顾着工作。
         通过各种盖章和证明,以及漫长的排队,终于办好了护照。3.15去领本了。祝愿自己能在毕业前约到路考,把车本也拿到。恩,这样,各种手续就算圆满了。
  
  


  
  
  
Bless同我一样,即将离开母校的北邮人~大家前途光明,一路顺风~
  
  
--
  
  
         我说话
不重复不重复
※ 修改:·teamo 于 Mar 13 12:19:35 2011 修改本文·[FROM: 124.42.81.*]
顶一下(352 写日记 934551 185076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