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中终于抽出了一些时间读完了韩寒的《三重门》,感触极深。比起同类的校园小说,简直是天上与地下的差别。笔锋犀利,老道,看问题深刻且敢看敢写,不象我周围的一些同学,受到封建思想毒害深重。看到谈恋爱的统统说是不务正业,浪费宝贵时间,也不看看他们的年龄再下结论。
我也不小心发觉了我和韩寒之间的不少相似之处。其中最拿得出手的相同点是——学习都不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有文学替他撑腰,而我呢?浑身上下能撑住腰的就靠我那条“男人世界”的裤腰带了,别的,我什么也没有。
想到将要一无所有,我有些难过。难道我真的会碌碌无为吗?我想不会,再没出息的我也不会忘记在bus上给别人让座(年龄比我小的誓死不让),也不会在自习课上以唱歌打扰别人为乐子地生活(其它时候除外),更不会在上课时因为很困而趴下就睡(建义用小臂和手掌撑着脑袋睡)——我认为那是不尊重老师。我很尊重老师,但并不喜欢他们。
在我的头脑中老师有好几种脸谱。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并集:太“崇高”了!脱离了实际生活和学生。这种印象深深地刻在我小学的记忆区里。有一次,我随父亲去市场买菜,不幸遭遇了班主任。她见到我显得很惊讶,而我更几倍惊讶于她:居然见到了我的班主任!(我不敢相信老师居然也需要来市场买菜吃)而她竟然用标准的地方话笑着对我说话!!(老师竟然会说地方话!)(还...还会...笑....!)......
{旁白:作者这人哪,一惊一诈地惯了,他就是离谱,大家别理他}
这种想法真是幼稚可爱,直到我初中才有所减轻,但到了高中我又不得不这样想了。(个中原因成绩差的朋友自能体会)
有时见了老师就想躲,这是很正常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错,只要头脑没有啥贵恙的都会这么做,本来嘛,老师和教科书天天出入成双,看见一个,不由就想起了剩下的那个。看见了老师,教科书也就浮现在眼前,学生看了恶心,老师见了也烦,想想,被前辈们啃剩的并评价为“营养健康基础前卫有效正确明智(就差没自杀明志了)”的食粮,到了我们的嘴里是一种什么味道。看看那些书的封面我就觉得寒酸,想想吧,一个女孩,姑且不说她漂不漂亮,穿了一件屎黄色的风衣,戴着粪土色的口罩,缓缓向你走来,你会怎么想呢?(想立即扒光看内容的人不在调查范围内)
外国人看了语文书也许会不解地问:“哪个国家又侵略中国了?”也没准会发出一阵赞叹:“你们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居然用九门课程分不同方面研究中外的近代自然历史社会科学!顺便问一句,我们英国的现代常用对话语和你们中国现代科学,学生们到大学就会有所接触吧?”
这些话非得气破国家教委们的啤酒肚不可。其实这也不怪他们,谁叫某人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号而多生出几十亿的麻瓜呢?那人是毛泽东吧,我只是在偷看课外书时偷看到的,权威的教科书上没写,我也不敢肯定,再说了,考试又没有这题,我记它干嘛?
我至死不渝不当老师的坚强信念就based on上面的几种现象,除非给教科书们换一颗年轻点的心,亦或再来一次“南京大屠杀”什么的,屠掉几头“猪”,也能清静些——现在的学子不过是“猪”与“猴”两类。现在的初等教育恰巧在培养选拔“相扑”高手,因为它既快又明了,何乐而不为?这恰恰迎合了猪辈们的口味,他们哪里把猴子们看在眼里,来一个扑一个,扑一个放倒一个——也有放不倒的,那是既有脑子又有膘的“猴精”们,出来混的时间长了,自然就老练了,那毕竟是少数。于是猴子们纷纷倒下了,俗话说:“一只猴子倒下去,一千头猪儿拱起来。”清一色的猪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角逐,他们四眼相对(鼻眼),哼哼唧唧,热热闹闹,于是又有一批可怜猪被送出了考场,留下的是打过水似的猪,他们如愿拱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了新的“拱程”。
哼..
哼哼....
哼哼哼......
感觉
上一篇:PLAN里的乾坤下一篇:爱情是生活最奢侈的浪费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