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于外企的一些看法
我十分鄙视日韩企业,所以我只说欧美企业。
我的言论只代表我个人。我知道我一向都是在发表过于偏激的东西,斑竹如果看不顺眼直接删除,他日若有缘共饮,自罚三杯便是。嘻
*********************************************
1、外企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强度
有人说外企很清闲,有人说外企工作很紧张压力很大。从我接触到的一些片面情况来看,外企工作强度差别非常大。即使同一个公司,相同的职位,差别也可能是天上地下。所以还是得看具体情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差别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应聘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
2、外企发展空间大
绝对的讹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到外企的人,现在很大部分都发展得非常好,都坐上了管理层,所以给了大家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外企容易升职。但现在这些人估计也都不到四十岁,他们都不动地儿,新入职的人往哪升啊?而且他们又不是台湾人香港人或者ABC,他们往哪升啊?所以很多后来进外企的人,混不上去,几家外企见跳来跳去最后觉得没意思,就去了国企、运营商或者当了公务员。然后就产生了另一个谣言:国企比外企好。
我觉得当前这形势,好的人才在哪里都会发光,像我这样吊儿郎当的主儿,在哪都只能自怨自艾。
3、外企工资高
这个不太好说。中国廉价劳工太多,外国老板也不傻,所以他们不会给太高的工资。但外企也有外企的想法,他们也希望员工看起来很风光,为企业形象添彩儿,所以也不会给太低的工资,也能让员工买的起房和车。
但那显然是说的几年前。如今房价飞涨,外企的工资不升反降。我们很多同事出差住着香格里拉,每天却拿着税后才一百多的补助,这滋味真是……算了,关于工资福利之类的话题,说太多了,不说也罢。不过说实话,外企如果能混个经理什么的,年薪还是可以的,至少北京房价再翻一番也还能挺住。
多说一点感受。我做技术支持的,每天跟同事一起出差干活。我的同事大都是三十左右岁,有的更老。他们比我早入行大概五年左右,有的甚至十年前就进了公司,然后一直也没机会升职当个头头儿。每天我们都一起,背个包儿钻出租车去SITE上干活,感觉好像也没啥大区别。但某天,一个早我两个月进公司的同事跟我聊起来,说,“其实我们是不一样的。虽然那些老工程师也干一样的活儿,但人家挣多少我们挣多少啊?人家工作五六年,又买房子又投资的,现在少说也有两三百万资产,咱们呢?”
北京的房价要能回到五年前就好了,虽然那时已经觉得高得不得了了。
4、外企崇尚公平竞争
首先,外企不公平。进了就知道了。大家就使劲往坏里想吧,不会让你失望的!
其次,关于竞争……
我不知道谁在中国最先提出的外企的企业文化里包含了“竞争”。这肯定是误解。外国人所说的企业的竞争,是公司之间的竞争,绝对不可能是内部职员的竞争。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大家自己去体会
我们公司的很多同事去国外干过活,据说,就没有一个人感觉是在工作。大部分人都说,去了某国两个月,每天什么事儿都没有……感觉啥都没干就回来了
据说有一个同事到了国外干了一段时间后,当地工会组织找他谈话,说,不要再这么拼命干了,要不然大家都要失业
按说我们的待遇应该跟欧洲的员工一样,但是人家一年到头的工作日可能只有一百多天,干一天能休息一天多。据说外国工程师的工作时间大概是这样的:中午12点左右到SITE,或者更晚,然后开始喝咖啡吃饭,可能会有午休,下午干两三个小时,然后回家。加班需要打报告申请。我们国内的工程师就不说了,一提都是眼泪。不过这倒是适应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我们公司,中国国内的做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水平都是国际一流的,随便哪个人到了国外都是高高手。但工作强度也是最高的,拿到的报酬也是最低的。
再举一个例子:头几年我们的项目经理都是外国人,如果大家8小时内完成不了工作,项目经理首先会自我检讨,觉得工期定得不合理,然后是去找更多的工程师来。现在项目经理都清一色的是中国本土人,如果大家8小时内完成不了工作,他会要求加班,周末加班,不让休年假,打工程师小报告……
一流外企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的,什么叫发达国家啊,我听说巴黎的地铁都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国外那些几十层的摩天大楼,很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中国呢?人家那些国家里的人,生活质量很高,压力也不太大,人家自杀是因为空虚,咱们自杀是由于抑郁,根本就是两码事。
外国的员工也不会简单的为了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或者在女朋友面前展示自己多么上进而拼命工作,本身人家外企也没那么逼着员工怎么怎么样。但为啥到了中国,所谓的企业文化就变味儿了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外企都开始崇尚所谓“竞争”“自我发展”,这些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当然还是因为我们本身贱,非常贱,因为生存压力太大逼得不得不腆着脸让人家剥削。卖身卖不了好价钱,也就只能卖命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外企老板没琢磨明白中国的行情,所以外企还是有许多职位十分清闲的,不过,那些往往很难被新入职又没背景的人摊上。
5、关于外企的未来,或者说我们要不要选择外企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最近论坛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运营商比外企好。这个观点,如果是在几年前,是会被北邮人耻笑的,因为那时北京移动在北邮招聘场面很……一般,其他地方上的移动甚至都不敢来北邮大张旗鼓地招聘,因为根本没人去。
不过后来行情变了,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运营商的价值,然后论坛上有些人开始说外企不如运营商。我是始作俑者之一,我当时觉得,运营商比外企好,外企前景比去做SP更清晰,所以我就发了这么个帖子:
http://forum.bupt.edu.cn/wForum/disparticle.php?boardName=Job&ID=24510&pos=5
现在看来,发这个帖子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因为言论在当时看来的确过于偏激了,不过当时的版主也不负责任,当天就把帖子封了,还弄了个合集……
我其实是想说,虽然外企有种种不是,近一年多来在论坛上一直饱受批判,但外企并不是火坑,别处,比如运营商或者华为之类的国企,也未必就很完美。事实上是很不完美。
思维又跳跃了,还是说回来,关于进外企的未来。首先还是很陈腐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潜力,哪怕要饭都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比如朱元璋之类的。但是,大环境还是有相当的影响,比如进的行业、公司发展得非常好,对个人也会非常好。
我真正想说的,是外企将来在中国的前景。当初一些大的通信外企进中国,非常强势,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如今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的认可。可究竟外企为什么会成功,很多人都觉得,是因为外企技术领先,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成熟的企业文化……
但那些到了中国,其实都是狗屁。我当初也觉得外企是靠那些才成功的,但我现在觉得,我这么想,纯粹是因为脑袋被门挤了!
举个不相干的例子。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很流行一个词,“下海”,当时很多劳改犯、农民、个体小商贩之流,买卖越做越大,引得很多公务员停薪留职下海经常,也都一夜暴富。但到了九十年代就流行“下海被淹死”了。2000年前,80年代下海富起来的农民企业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倒闭或者进监狱了。很多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感到惋惜,因为他们当中本应当出一些好的民族品牌的,但一个都没出来。
对于那一批民族企业的兴衰,有各种解释,但我听过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说是因为国家政策变了,而那些企业没有变。
外企在中国的兴衰,我觉得也会类似。……不多说这个了。我都三十几个小时没怎么好好休息了,写太乱了,斑竹大人如果觉得过于偏激,一定要把此帖删掉!
*****************************************************
最后写一些话给我的粉丝们:
1 我虽然在各个版都不怎么发帖,但每次我发些浅薄而又有些哗众取宠的帖子时,都会有人捧场,我非常感谢大家。我回北京会争取BG的
2 我是个十分极端的人,所以我尽量不想在发的帖里说出过分极端的结论,我只是想引发一些思考与争论,当然我也欢迎对我的批判、辱骂、人身攻击、真人PK……
3 我发的帖子只代表本人现阶段的想法,换句话说只是一个狗屁不懂的孩子对社会十分片面而主观的认识,并且表露地也不够艺术化。所以大家看看罢了,不要轻信,更不要转载,就让帖子静静地沉下去吧。
--
世人笑我太疯癫
http://yangguangvictor.spaces.live.com/
随便回几句以供探讨。
引文如下。
============================================
4、外企崇尚公平竞争
首先,外企不公平。进了就知道了。大家就使劲往坏里想吧,不会让你失望的!
其次,关于竞争……
我不知道谁在中国最先提出的外企的企业文化里包含了“竞争”。这肯定是误解。外国人所说的企业的竞争,是公司之间的竞争,绝对不可能是内部职员的竞争。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大家自己去体会.我们公司的很多同事去国外干过活,据说,就没有一个人感觉是在工作。大部分人都说,去了某国两个月,每天什么事儿都没有……感觉啥都没干就回来了。
============
其实这边的员工也没有这般不堪。上班的确很多时候是10点钟的,可是下班也会熬到晚上7点,有的时候压力还很大:( 客户要求也很多。公平竞争的意思是,你可以多劳动也可以最少的劳动,这是自由的啊,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上进心强的人就会多干活,以求多得,这不公平吗?
============
据说有一个同事到了国外干了一段时间后,当地工会组织找他谈话,说,不要再这么拼命干了,要不然大家都要失业
=========================
这个你夸张了吧。工会管的是员工权益,薪水提高啊,公司福利之类的。不会因为你干活多而干涉你的。
=========================
按说我们的待遇应该跟欧洲的员工一样,但是人家一年到头的工作日可能只有一百多天,干一天能休息一天多。据说外国工程师的工作时间大概是这样的:中午12 点左右到SITE,或者更晚,然后开始喝咖啡吃饭,可能会有午休,下午干两三个小时,然后回家。加班需要打报告申请。我们国内的工程师就不说了,一提都是眼泪。不过这倒是适应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我们公司,中国国内的做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水平都是国际一流的,随便哪个人到了国外都是高高手。但工作强度也是最高的,拿到的报酬也是最低的。
=========================
最晚也要早晨10点,10点半到,12点到然后就吃饭吗?这个如果赶上交通罢工,是可以容忍的,但绝对不是生活常态。下午也是从1点半或者2点干到6点半,7点,怎么也有4。5个小时,怎么可能2,3个呢? 如果是加班的确是需要老板申请的,因为如果加班要消耗公司很多的钱。加一天班400欧元(4000人民币)。所以只有老板加班,极少有员工加班。
=========================
再举一个例子:头几年我们的项目经理都是外国人,如果大家8小时内完成不了工作,项目经理首先会自我检讨,觉得工期定得不合理,然后是去找更多的工程师来。现在项目经理都清一色的是中国本土人,如果大家8小时内完成不了工作,他会要求加班,周末加班,不让休年假,打工程师小报告……
=============================
没做完老板会自我检讨,做完了老板会说谢谢。
但是没做完不仅仅是自我检讨,他也会追究你没有在适时的时候提出“异议”,没有早通知老板做不完。那种感觉也不好受。
=============================
一流外企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的,什么叫发达国家啊,我听说巴黎的地铁都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国外那些几十层的摩天大楼,很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中国呢?人家那些国家里的人,生活质量很高,压力也不太大,人家自杀是因为空虚,咱们自杀是由于抑郁,根本就是两码事。
===============================
巴黎地铁106年历史(明天107年)。我不知道你说摩天大楼是多高的。怎么也要10层以上吧。这样说的话。大概不会有超过50年的。其实我们落后的是平均生活水平,以及整个制度的完善性。
===============================
外国的员工也不会简单的为了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或者在女朋友面前展示自己多么上进而拼命工作,本身人家外企也没那么逼着员工怎么怎么样。但为啥到了中国,所谓的企业文化就变味儿了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外企都开始崇尚所谓“竞争”“自我发展”,这些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当然还是因为我们本身贱,非常贱,因为生存压力太大逼得不得不腆着脸让人家剥削。卖身卖不了好价钱,也就只能卖命了。
===============================
美国那边还是很拼命吧。压力也很大。欧洲的话,他们之所以不会那么拼命工作,是因为很拼命和一般过得去“混”差不多,多挣那一些,也多交税(除了奖金之外,但是奖金不会太多)。
===============================
当然,还是有很多外企老板没琢磨明白中国的行情,所以外企还是有许多职位十分清闲的,不过,那些往往很难被新入职又没背景的人摊上。
5、关于外企的未来,或者说我们要不要选择外企
==============================
这是个好的问题。其实什么叫外企。大老板是不是中国人很重要吗?
中国人也可以到海外投资,也可以撤资啊。外国人也可以在中国长期
发展。只要工作自己喜欢就可以了。没必要分“外”“内”吧。
我是刚工作6个月的菜鸟,多批评指正。
==============================
--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