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普通人在北京发展的代价和风险计算

imspeach [其他] 2011-09-29 02:28:30 星期四 晴天 查看:3905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总之北京的缺点就是:
1.房贷压力太大,家庭财务风险很高。比如一套单位附近70平米的房子,均价要2万,目前首付最低也要30%即42万(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家庭出得起这个首付),月供7000.如果夫妻每人税后工资有7000的话,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某一个人的工作出现中断,银行就要收房子,全家就要露宿街头了。现在大陆这个事情比较少,大家可以看看日本和香港经济动荡期的百姓生活,房贷逼人跳楼的事情是很多的,大陆现在通货膨胀如此厉害,经济动荡迟早会来的。
    财务风险,说的是因为个人财务收支崩溃而导致家庭、甚至生命崩溃的可能性,活着是第一要务,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规避这种风险也是第一要务,当然英雄们除外,因为他们视死如归。如果说家里面不能扛掉房价的大头,留在北京确实很苦。穷人的生存权在哪里?
  
2.时间浪费大。可以买便宜点的房子,比如5~6环之间通州的房子,现在也9K~1w了,80平米月供4000左右(首付30%情况下),但是每天公共交通花费3个小时,而且那各种挤、各种汗味、各种身体接触,无疑是每个人特别是女孩子的噩梦啊。每天3小时。人的差别产生在业余时间,当周围哪些家境优裕的同事住在单位附近,每天多出3个小时去提高业务、搞人际关系,凭什么和人家拼发展?当然如果工作效率很高或者很聪明也可以。穷人的发展权在哪里?
  
3.在房价高速上涨的时候,以往的范例要重新考虑。很多人都觉得房价不是问题,理由是:以前一些老乡在北京做点小生意,以前有师兄在北京发展,不都有房子了么?我不比他们差,为什么我就买不起房子呢?举个简单例子说明吧:某师兄2002年去爱立信工作,当时望京的房子是4000,他月入7000,他贷款买房,很轻松; 而我们现在去爱立信,2008年,望京的房子16000,算算月供要多少?所以拿以前的模板比,往往是刻舟求剑。
  
4.人才竞争激烈。举个例子,以前实习的一个国企,待遇不算很高吧,60%的员工是名校硕士,一些外企这个更厉害。但是较高的职位是有限的,大家水平都这么高,发展机会在哪里?
  
5.人才新陈代谢特别快,发展期限特别短。一般来说,普通的发展体系中如果35岁得不到较好的职位,以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了。大家都说:要升职就要熬年头,但是一般讲:硕士毕业只有10年时间可以熬,要是熬不上去就麻了。外企:如果35岁没有到管理岗或者技术专家岗,这辈子就是代码民工的命了,而且年龄越大被裁掉的可能越大,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能干又便宜的年轻人补充进来,大家在外企看过很多过35岁的人么?   公务员体系中,35岁干不到处级基本上就没有上升空间了,大家可以统计一下处级干部在公务员中所占比例,弄不好也就是一个万年科员了。   国企,我以前实习的一个地方要提拔部门经理,就两条标准:35岁下,博士学位。在北京,我的观察是人才的新陈代谢要远快于地方,关键是每年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涌入北京劳动市场的太多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度要远大于其他地方。每个人的发展限期这么紧,发展的缓冲在哪里?
  
6.在北京,关于发展的信息和现实的对应是失衡的。硕士毕业的人,大约有5%的人会特别成功,15%的人生活还不错,80%的人生活在较大的压力下。但是大部分年轻学生所关心的只是那20%的人,因为这20%的人也比较张扬,向社会传递的信息量也大。但是很少有人关心过80%的被压抑者。也就是说新人80%的注意力都集中在20%的成功经验上了,而忽视了80%的失败教训。这种信息的失衡分布往往导致错误决策。
  
7.北京的好处,很多了:劳动力市场成熟,活力高,转换工作容易;同时接触的人层次较高,个人素质提高多;子女高考机会多;信息灵敏,创业机会较多。      
    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是:我们到底能从中分取多大的份额?很多人只知道北京有金山银山,但是很少计算我们自己可能分到的份额有多大,这往往导致不是很实事求是的决策。比如说大家都觉得北京教育好,是的,但前提是要买到好学区的房子。而且北京教育质量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如果买不到好学区的房子,就很难上好小学,进而很难上好中学,下一代分享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份额也会相当有限。
  
8.也许大家会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压力,很多人还要留在北京?除了一些确实目标明确、资质超群、后盾坚实的人外,很多人留在这里是为了梦想。而这个关于首都的梦想是从小播种的,可以去看小学的课本,从一年开始我们学“我爱北京天安门”,“首都北京的新变化”,党和政府着力打造这个城市政治中心的地位,从每个公民小的时候就进行这种强化的政治广告,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从小一以贯之的广告效应,使这个城市的梦想价值高于了其实际价值。而且从小的梦想是很执着而难于反思的,这就使得一代代的青年才俊涌入了这里,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竞争,也带来了机会。
  
9.结论A:如果资质特别高,找到类似NB国企总部、NB中央部委、拿global pay的外企比如投资银行、NB高校等等的工作,或者父母给的财政支撑和人脉网络很雄厚,在北京确实是非常幸福的。否则,富人的天堂往往是穷人的地狱啊。
  
10.结论B:其实如果全面考虑后,觉得自己目标明确或者确实梦想执着,即使遭遇重重困难,留下了也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全面考虑一些事情,盲目留在北京,到后面遇到困难时,往往因为没有思想准备而后悔。该贴不是丧气帖,而更偏向于励志贴和理性分析贴,无论梦想多么执着,理性的、量化的分析总是没有错的,这种理性挤出了梦想中的泡沫,让它更加坚实而接近实现。
  
一面之词,欢迎拍砖。
※ 修改:·zfinbu 于 Mar 21 11:04:44 修改本文·[FROM: 59.64.151.*]
顶一下(130 写日记 886450 185076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