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寻觅在岁末,展望在年初 虎年要完成的五件事

imspeach [其他] 2011-09-29 02:17:40 星期四 晴天 查看:3402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去年此时在job版写过篇《寻觅在岁末,展望在年初  应届生找工作感言》,转眼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再写一篇日志以寄托逝去的一年。  
  
虎年要完成的五件事  
  
第一件: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  
      人贵有自知之名,在我们的周围,无论是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同事、领导,优秀的人无处不在。见到别人优点,无论对方是何人,都要学习借鉴。只要自己认为好的事,就要学,自己认为对的事,就要做,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就要改进。如果对方很优秀,这是“笃实好学”;如果对方不如自己,这是“虚怀若谷”;如果对方是敌人,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对别人的意见,要心平气和的考虑,不能从情绪上抵触。要知道在这个社会,能当面指出别人不足的人,至少是真诚的。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应该感到幸运,因为有了学习的目标。要知道拷贝的成本要比创新低很多,我们不用摸索做事的方法,直接向优秀的人学习即可。向别人“虚心学习”,个人感觉学习必要,无需虚心,要有超越对方的信心和勇气,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自己,超越对方。      
  
      遥想当年楚汉争霸,韩信初见刘邦。韩信第一句话就问“大王比项王何如?”,刘邦默然良久,说:“不如也”。要一个集团的统治者坦诚自己不如另一个人,这是多么不容易。但刘邦的优点就在这里,实事求是、有自知之名、知错能改又善于学习进步。通过学习进步,一个地痞流氓也能夺天下当皇帝,可见学习的力量。  
  
第二件: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突然发现古人的教诲是那样的有道理,但其精髓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有多少人用心的体会过,又有多少人切身的实践过。我需要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用思考来提高自己。学和思的节奏很重要,把握好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多学习,学习到什么程度应该进行思考,思考的成果如何用于改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学习和思考的交替的过程。  
  
第三件: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不少人都有“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毛病,四处挑别人的毛病,但别人稍微说说自己就炸庙。很多时候的确是情绪使然,特别是存在竞争关系时,谁都希望自己是最出色的。但有两个明显的缺欠:首先是把周围人都得罪了,谁不可能永不犯错,犯错了后肯定没人帮你说话。其次,“宰相肚里能乘船”,如果没有这点肚量,就不具备了一个领导者的潜质。  
对于别人的工作,要多提建设性意见,不要当众直白的指出别人缺欠。首先你认为别人做错了,不代表他真的错了;其次要照顾到周围人的感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委婉试探的语气提出、或私下交流往往会推行的更加顺利;再次,指出别人问题的时候,不仅要指出哪里不好,更重要的是提出建设性意见(怎样做可以做的更好)。让人感觉你的意思是让事情做的更好,而不是挑人家的错误。真心为他人的成绩而高兴,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而不是嫉贤妒能。  
  
第四件:以利谋事,不以情谋事  
   随时以长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遇事要冷静,不要让个人感情干扰了自己判断,不能只凭心里痛快,要谋划最终的利益。工作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每件事都要有目的。做完一件事要反省,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没达到目的的原因是什么?预期太乐观?方法没有把握好?现实情况过于复杂?自己能力不够?如此等等。成功做事无外乎把握三点:目标、计划、执行力。一个人的成就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做了多少有成就的事。  
  
第五件:做一个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最后谈点轻松的话题,呵呵   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才能带给别人快乐。有点自私了,其实我是想自己做个快乐的人的。 因为人都是追逐快乐的,情绪又是可以感染的,人缘好的无一例外都是快乐的人,没人愿意和不快乐的人在一起。圣人用道德去感化人,用思想去影响人。咱做不了那么深入,只好用快乐去感染人。  
  
  
      转眼要奔三的男人了,不能在庸庸碌碌下去了,要对人生、工作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不记得谁说过“思想幼稚总好过没有思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此篇就做为我第一步吧。  
      
      
        岁末、深、数日不寐,决意改变自己,遂成此篇,愿诸君共勉之!  
  
                                                                                                                                           鼠尾夜北京
--
  
顶一下(187 写日记 885969 185076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