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原创] 再见,北京——我思念的城市!
发信站: BBS 北邮人论坛站 (Sun Jul 3 00:15:27 2005), 站内
我思念的城市已是黄昏
为何我总对你一往情深
曾经给我快乐也给我创伤
曾经给我希望也给我绝望
我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人群
感觉着你遥远的忧伤
我的幻想
风路过的时候没能吹走
这个城市太厚的灰尘
多少次的雨水从来没有
冲掉你那沉重的忧伤
你的忧伤像我的绝望
那样漫长
一路上听着许巍的《我思念的城市》,我离开了北京,这个足以让我思念一生的城市。
当飞机升上北京上空的时候,我靠着窗户,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致,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真的就要这样离开这个记录着我的黄金时代的青春与梦想,欢乐与悲伤的城市了吗?!真的要告别这里所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了吗?!
我爱你!北京!
2001年的夏天,在经历了那个黑色七月之后,我抛下了身后很多羡慕的眼光,来到了北京。可能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当初选择北邮的理由都很简单——就业与高薪,相信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为了选择北邮而放弃了自己当初的梦想。不管是怎样的初衷,来北邮的过程还是很兴奋的——第一次远行,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到天安门……有太多的第一次。直到自己在校门口送走陪自己来北京的父亲,失落感和空虚感才涌上心头。
就在这种强烈的失落感和空虚感当中,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一的生活,现在觉得太遥远,留下深刻记忆的不多,现在就只记得那种理想大学生活和现实的强烈反差以及时时刻刻充斥着的或浓或淡的空虚感。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一暑假的军训了。那年的夏天,北京很热。就在最热的七月份的1号到18号,我们在怀柔的军事训练基地,进行了残酷的军训。天气好象刻意和我们过不去,18天的时间就下了三次雨,有一次还是在最后一天我们表演军训项目就要走的时候。苦归苦,收获还是很多的。在这18天里,我们磨练了自己的意志,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尽管当时不这么认为。这段时间也成就了一段非凡的爱情,是很需要勇气的那种,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所以到现在,他们的爱情还是让很多人佩服。也很幸运,他们走到了最后,衷心地祝福他们。
转眼就是大二了,学习变得更紧张,尤其是第一个学期。自己也变得更加迷茫,面对所要学习的课程,没有丝毫的兴趣,也验证了当初自己选择的失败。于是整天地提不起精神,内心在徘徊,甚至想到了放弃。于是,在彷徨中,这个学期记录下了大学里所有自己挂掉的课。
感谢2003年,我一直发自内心的这样想。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让很多人终身难忘的经历——非典,它带走了很多人太多的记忆。我始终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政府是难辞其咎的,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事情还是爆发了,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痛苦的回忆。看着北京日趋严重的病情和学校摆出的与政府一致的姿态,以及采取的极其有限的措施,和很多人一样,我选择了离开。不是因为胆小,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当然也有我个人的原因,那段时间延续着前一学期的茫然,很想逃避这个苦闷的环境。于是,在4月20号,一大早,我就起身回家。在机场,我看到了让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原本早上第一班机的人很少,可是那个时候机场已全是戴着口罩,提着行李准备离去的人,也很少有来送别的人,和平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整个机场静静的,除了少数几个问询的人的声音,听得到的人声就是人们因为戴了厚厚的口罩和紧张而引起的急促的呼吸声了。到了杭州萧山机场,人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们这些戴着白色口罩,刚下北京航班的人。当时的感觉是痛苦的,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在中国,人的生命就这么不受到应有的尊重吗?更多的是对政府的管理控制能力的失望。
一个人在家的50多天,我反思了很多东西,主要是对于人生的道路和生命的价值,也收获了很多。这个社会很容易让人浮躁,能够有这么长的时间一个人静静地去思考,让我觉得很幸福,我真是这样想的。很多人说我很感性,我不否认,理性得生活地久了,是需要感性来充实和调整自己的。尽管我们这600多个在这非常时期离开学校的人后来被学校整得够戗,还被隔离在29楼一个星期,但我觉得这个经历让我很充实,让我很好地调整了自己浮躁的心。
大三的记忆也是模糊的,原因是和大家一样,生活过得很匆忙,很单一。周围有不少的同学在大三第一个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研了,而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尽管当时还没有最终决定是否选择考研。十一过后,我们宿舍的几个人找班主任在宿舍长谈了一次。这是让我们收获颇多的一次谈话,对于就业和上研,班主任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我是在11月份决定不考研而选择工作的,当时还给父母做了挺长时间的思想工作。我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继续再在学校这样的环境待下去了,这个行业也不适合自己,也许只有去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自己。这是我考虑很久得出的结论。于是接下来便开始忙着找师兄师姐取经,开始为工作准备着该准备的一切,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如此。当中认识了不少人,对北邮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北邮是个很社会化的大学,或者说,它应该还叫学院更合适,它太小了。在这里待过的每个人对它都会有不同的评价,爱与恨都在这里上演着。没有接触那么多的北邮人,就不可能对北邮有很深的了解。现在想想,大学自己走了很多的弯路,如果一开始就能有师兄师姐这些过来人很好的建议和指导,大学的生活可能会走得更顺利一些。不过也许只有经历过几年的大学生活,才听得懂前辈们的建议,注定需要用青春作为代价吧。
接下来的暑假去珠三角转了一圈,算是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地点做选择吧。深圳,珠海,东莞,广州,顺德,都去看了。城市的感觉只能说差强人意,和想象中有不少的差距。回家的途中,路过厦门和福州,顺路也去看了看。之后又去长三角的几个城市看了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差不多就把工作的地点定在了长三角,感觉这里更适合我。
学完了HCNE,在北大考完TOEIC,找工作才真正开始。
对于找工作这个过程,本来不想说许多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自己的经历也不算丰富,整个过程给自己更多的是苦楚。不过我们这一届还是很幸运的,正好赶上了中国的3G时代,工作还是很好找的,只要要求不高,一个人拿到好几个offer是不难的。想想刚开始找的时候,自己疯狂地投简历,到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城市有简历可投的公司就投的地步。也盲目地去赶各种招聘会,累得要命。还追着HuaWei-3Com到了天津。现在回想起这个过程,觉得很可笑,当然是带些苦涩的这种。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收邮件。大部分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而自己周围已经渐渐有人出卖自己了。终于在饱受打击之后,在几个offer中,选择了一个待遇最好的,把自己卖了,比较盲目,后来还有不少值得等的不错的公司通知去面试,只是自己实在是累了,不想再等了。于是暂时结束了找工作这种苦闷的生活。
找工作是需要运气的,我认为。尤其是在这个人治化的中国。
和前几年的前辈们不同,现在的我们有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相对安逸的生活,可能是看惯了这几年电信行业沉浮的原因吧。所以这几年每次几个大的运营商来学校招聘的时候,都能看到非常壮观的场面,一年比一年夸张。
选择工作没有对错,不同的只是人生态度。你可以选择一个月有不菲的收入在运营商工作,每天陪着老婆孩子享受安定的生活,工作也没什么压力,在当地绝对能够过着中上等人的生活。但是你就不要羡慕那些继续在这个行业一线闯荡,有可能功成名就的人的尽管漂泊但是潇洒的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个人出来奋斗搏一搏,很可能有享尽荣华的潇洒或者大起大落的刺激。但是在盲目创业大潮已经过去的现在,这样的选择风险太大,成功的几率太小,毕竟我们的人生阅历太浅,把握机会的能力还很差。到了这个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周围有很多人决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或者为着将来离开这个行业做准备。我个人觉得,象北邮这样的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刚进入社会就想和这个行业彻底脱钩,太难了,也不实际,不管你对这个行业有多厌恶。即使成功,你的起点也可能太低,是需要顶着巨大压力的。所以刚开始完全没有必要脱离这个行业,你可以选择去这个行业的非一线部门工作,积累经验和个人价值之后再做选择,这样更现实,也更容易接近成功。你也可以选择去相对有工作压力和竞争力的运营商工作,如果你是没有任何背景进入的话,那里还是很能磨砺人的。起点不低,也很有北邮的优势。你能有机会结识各行各业的人,毕竟是在中国,人脉很重要。只要你过得不堕落,只要你的斗志还没有彻底死去,锻炼几年跳槽的资本还是很大的。这是这几年不少北邮人选择的道路,包括我自己。
在经历了运营商招聘四个多月的折磨和自己成功毁约之后,终于在今年3月底的时候,我拿到了浙江移动的offer,起身去了浙江。
如果要说整个大学留给我最大的遗憾,那恐怕就是感情了。我一直是一个不拥护校园式爱情的人。社会给予我们的经历还太少,还没有承担爱和责任的能力。或者说,我们还没有资格说爱。没有经历过残酷社会洗礼的密封的爱情是很难长久生存下来的,有的很可能只是带给双方的痛苦和回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玩弄感情,几年的卿卿我我之后结束一切,相信这也不是大多数人愿意看到的。所以这几年在感情方面我生活得很封闭,平静地看着周围的人爱与恨交织上演着。最难解释得清楚的莫过于人的感情了,爱情也不需要具体的理由,尽管我始终执拗地认为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和冲动。
事实证明我错了,错得一塌糊涂。想想三年了,对于自己那么喜欢的女孩,只是静静地注意着她,从心底默默地关心着她,为她的伤心而难过,仅此而已。爱是需要付出的,而除了真情,我还付出了什么呢?经历了冲动——伤心——死心——祝福——徘徊这个漫长的过程,在明确了各自的去处之后,决定彻底死心,把自己这份大学仅有的爱深埋心底,尽管满是遗憾。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压抑了太久的爱总要爆发的。在我就要离开北京的最后时刻,看着送我的人群和站在人群中的她,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抱着她,哭着说出了藏在心底太久的五个字:* *,我爱你!
可能一切都已经晚了,可能再也没有改变结果的可能,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在大学里经历的这段仅仅存在于心里的爱情,我不敢说终生吧,因为我们都没有资格,但是至少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会影响着我的生活,让我难忘。在最后时刻的感情的爆发也让我坦然,至少不会有更多的遗憾了。就像她说的,以后随缘吧。
回顾在北邮的生活,我很感激。在这里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有过郁闷,有过开心;在这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怎样做人。有几个朋友和我相知甚深,性格也很相似。这样的朋友一辈子恐怕也遇不见几个,我们共同经历了成长。北邮给于了我们太多的东西,北邮人的这个称谓,恐怕我们是要带一辈子了。
从本质上说,我是一个很内敛的人,不太喜欢热闹,生平最大的爱好可能就是听音乐了。不过听的范围很窄,抒情的韩红和摇滚的郑钧,还有NewAge风格是我的最爱。我已经习惯了独自在音乐中收获感知和整理思绪。其实在北邮,在通信这个行业,是需要人open一些的,我也经常这样提醒我自己,尽管我是准备离开这个行业的人。
生活的选择,往往不是尽如人意的,人生,也远远不会像我们在校园里想的那么简单和顺利。面对社会,我们所要做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在离开学校后的这段日子里,我一直处在伤感的离愁别绪中,精神恍惚,怀念自己的大学,怀念自己的爱情。终于在这几天倒下了,感冒加发烧。不过还是撑着匆匆写完了这篇文章。在人生承前起后的关头,反思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整理一下思绪,对将来的人生之路还是有帮助的,毕竟全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也算是作为给后来人浅薄的参考吧。
在北邮这个小社会里,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社会上,恐怕很大程度上我依旧平凡,我想我能够接受这样的平凡,能够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下去,生活就不会失败,也不会后悔。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自己还是前途难料,有时候想起来甚至会感到迷茫。然而珍视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是我一直想培养的一种生活态度。我的签名档换了好几次,但都离不了“热爱生活”这个主题,这是我始终的生活态度,哪怕是出于无奈。
本来不想再用《光阴的故事》作为结尾了,好多前辈写感想的时候用了它了。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个歌词,每次听的时候都非常有感触,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也许这就是前辈们采用它作为结尾的原因吧。再次记下来,权当是一种传统了。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过去的誓言就象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
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
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Good Luck 北邮!
Good Luck 北邮人!
Edit by Supercan 2005-07-02
--
生活,往往给人太多的无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面对生活,热爱生活,守着心里的那份执着,不迷失自我……
※ 修改:·supercan 於 Jul 3 00:16:41 2005 修改本文·[FROM: 218.73.16.*]
[原创] 再见,北京——我思念的城市!
上一篇:上帝说他看见我了下一篇:关于我的阳台和老杨树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