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isong (西门令狐冲|之我是马甲), 信区: Talking
标 题: 方滨兴校长在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转自校新闻布告栏:
6月25日上午,我校“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在主楼前隆重召开。校长方滨兴、副书记赵纪宁、牟文杰、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张英海、副校长任晓敏、薛忠文、杨放春、温向明出席了典礼。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负责人和全体毕业生参加了典礼。典礼仪式由校办副主任徐美勇主持。
毕业生代表电信工程学院魏伯阳同学在发言中既表达了四年学有所成的激动,也表达了惜别的怀念;既回顾了四年的校园时光,也憧憬了美好的未来。在发言的最后,他代表全体毕业生为母校及在校的师生们送上了一份诚挚的祝福。
在校生代表学生会主席梁屾同学代表全体在校生向学长们表示祝贺,希望学长们牢记作为一名北邮人的使命与责任,将爱国情化为回报社会的动力,并祝他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信息工程学院郭莉老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祝愿大家带着北邮的优良传统和扎实的专业沉淀在工作岗位上取得骄人成绩,希望他们努力工作、坚持学习、加强修养、锻炼身体。她还将自己“手拉手、肩并肩、共同扶助是师生关系最高境界”的体悟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随后,校党委副书记牟文杰宣布了优秀毕业生、支援西部、志愿服务西部和赴昌平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名单;同时,校领导向获奖的毕业生代表颁发了奖状和证书。
最后,方滨兴校长发表了“珍惜缘分”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他例举了几种不同的缘分:同学们在2008年这个对中国最为特殊的年份走向了社会的世缘,共同面对灾难的善缘,四年间建起的手足缘和师生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业缘。他分析说,缘是一次机遇的把握或流失,同学们要用能力与意志力把握好今天的缘分。他劝导同学们,在人生中不要去追求常数,而应去追求导数,就是向上、向好的趋势的变化过程,学会挑战自己,让人生的导数大于零!发言结束之际,方校长表示,母校永远是大家心中的圣地,是同学们命中的情缘!
附:方滨兴校长在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珍惜缘分
——方滨兴校长在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08年6月25日)
同学们,早上好!
六月流金似火,毕业离情依依。年复一年的迎来送往,每年的这个时期,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都会重复着这样的场景:照相留念、收拾行囊、师生情长、纵情欢唱……。尽管长期工作在这个校园内的老师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季节性的喜庆氛围,但你们所表现出来的成长与成熟、你们将要放飞理想的激情和对成就事业的渴望仍然强烈感染着校园里的人们!
今天,学校如往年一样,在这浓荫葱郁、简洁高耸的主楼前,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但是,对2008届的你们来说,这却是生命历程中一次重要的里程碑,这是你们的第一次,她镌刻着毕业、青春与别离。事实上,我作为北邮的新任校长,也是第一次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讲话,这是我的第一次。你们与我一起在这里践行着“第一次”,形成了我今天所要讲的主题:缘分!
同学们,2004年,你们是看完雅典奥运来到北邮的,2008年,你们就要离开北邮去看北京奥运会。年龄为你们造就了这种机遇,让你们在毕业的年代去感受中国奥运圣火在五大洲激情传递的画面,你们当中有少部分保研的同学甚至有机会以北邮奥运志愿者的身份奉献在击剑馆和测试赛现场,从而切实感受到了融入奥运所带来的自豪与骄傲!2008年,你们踏在了这个对中国最为特殊的年份走向了社会,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一种世缘!在这样的年代走向社会,激动与悲痛锤炼着神经,爱心与奉献洗涤着心灵,世缘让2008成为重重地烙在你们记忆深处的追忆。
同学们,哪怕是多少年过去之后,你们都一定会想起这个只属于你们的大学生活的尾声:想起神州共悲的“5·12”汶川大地震,以及可歌可泣的挚爱真情:面对灾难,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天南地北,普普通通的人们以血浓于水的一往情深,昭示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精神风貌。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这早已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性格之中。共同面对灾难也是一种缘,这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善缘!
四年前,考场上成为天之骄子的你们,用高分证明了你们的实力,用勤奋与汗水换取了航行在知识海洋上的船票。但是,除了极少部分为踏上父母的足迹而必然选择北邮的同学之外,我相信绝大部分同学踏上北邮这艘航船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因此,缘分把你们送进了这个校园,偶然的因素让你们结识了现在的老师与同学,而这又必然地让你们建立起了牢固的手足缘和永恒的师生缘!
四年前林金桐校长把你们迎进来,让大家体味萍水相逢、能力之长短;四年后我站在这里把你们送出去,让大家体味聚散离合、人生之高远。机缘把你们四年的金色年华留在了北邮校园,考试、运动会、联欢会、军训、找工作,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小松林、昌平校区,这一个个关键词为你们把时间与空间编织成了饱含欢笑与泪水的青春岁月,也不断绘制着北邮历史的画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就是缘,这是业缘!
缘是什么?缘是一次机遇的把握或流失,是人际间的分分合合,是生活中演绎出的许多恩恩怨怨,也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人们说缘分可遇而不可求,但对缘的及时把握,能够顺势而上,则是需要能力与意志的,就如同冲浪的人其目的是要能够始终踏在浪尖上一样。缘分有随机的因素,但需要有努力与勤奋的跟进!本月初北邮知名的校友、被人称做“打工皇帝”的唐骏博士来到学校设立奖学励学基金。唐骏博士与微软结了缘分,但他并不仅仅满足于这一点,而是以他超人的勤奋,成功地经营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据说唐骏博士在离开微软的时候,曾给比尔·盖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在过去服务于微软的十年中,自己不能说是微软公司最勤奋的一位员工,但可以说,微软公司没有人可以站出来说他比自己更勤奋。”今天你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了自己新的起点,接下来就是要懂得如何把握好今天的缘分。
我相信,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去向感到满意,尽管我们认可这是一种缘分,但还会有人觉得工作条件不理想,悲观沮丧。我认为人生进入社会后可以用导数模型来描述。就是说,任何人在人生中追求的不是常数,而是导数,是变化量,是向上、向好的趋势的变化过程。当你听到一些公众人物自杀的消息时,这就表明他们已经失去了导数,每况愈下,尽管他们还拥有着绝对高的常数;而当你看到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中却其乐融融的人时,表明尽管他们所拥有的绝对常数很低,但他们却保持着导数大于零的状态,社会的进步不断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大于零的导数激励着他们不断奋进。事实上,上山下乡过的我们这一代人当初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辩证法看问题:不论环境好坏,任何形式的初始状态都是一种缘分,关键在于自己的把握。也许你进入的是一个绝对常数较高的环境,你当然可以享受缘分给你带来的满足,但你必须要学会如何面对缺少发展的空间,注意解决因缺少导数而出现“感受缺失”的局面;也许你进入了一个绝对常数较低的环境,不要抱怨你的缘分不济,这时你需要的是挑战自我,不断改造你的环境、你的世界,在这个改造中享受成就感,这时你一定会获得较大的导数,生活得很充实。因此,尊重你们所面对的缘分,尤其我要对令人尊敬的西部自愿者和未来的村官们说,重要的是要学会挑战自己,让人生的导数大于零!你或许没有被誉为精英,但可以是中坚。以你们的刚毅执着,以你们的朴实无华,做民族的中坚,做社会的中坚。
同学们,缘分需要呵护。它是无言的默契,是相似心灵的呼唤。人生在世,随缘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因为有缘,它成就了人世间的许多功名事业,圆满了许多爱情婚姻,也缤纷了人际间的来来往往。因为缘的起灭,才繁衍出人际间的悲欢离合,丰富了我们的多彩人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北邮不只是你们短暂的人生驿站,它还是一束曾照亮你们懵懂心房的鸿蒙之光,是大家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在未来的岁月里,她会像一缕温馨的风,抚慰你现实的沧桑,拂拭你心灵落定的尘埃;她会像一片高雅的景,熏染世俗的情怀。母校祝福的目光将永远追随着每一位学子的足迹。记住,你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母校,永远是大家心中的圣地!是你们命中的情缘!
谢谢大家!
--
北邮住宿864计划成功实施,直指985!
※ 修改:·haisong 于 Jun 25 19:10:20 修改本文·[FROM: 219.234.145.*]
方滨兴校长在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