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y2108 (▂_▂_▂), 信区: Talking
标 题: 校长学生面对面——校长演讲个人记录
写在前面:09年4月9日,我校搞了个"校长.学生面对面"的对话讲座,校长方滨兴与我们学生互动,畅谈北邮的改革现状。本人仔细记录其言,但遗漏颇多;试着解析其思想和改革方略,然水平有限,只能说说个人理解。所以,各位若不赞同本人观点,可以开骂、扔鸡蛋、砸鞋子,但千万别真往我头上拍砖头(人命关天,要负法律责任滴~)。如果各位同学温和一点,在思想和观点上砍我,死伤我自负。
正文:
一、 工作理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分学生之所忧,解学生之所愁。
以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二、 办学目标: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多科性、全行业、研究性、高水平。
1、 所谓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不是指学校的综合排名,而是指在某个专业或者学院取得一流地位。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科归位的问题要首先解决(注:即将多个院的同一专业整合,使教学资源最优化),此即去年并院背景。
2、 多科性,即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在这里,方校长提出了“强弱相对论”,认为要从强中补弱势,弱中找强点。他举了宽带互网和移动技术互相转换的例子,认为我校从移动到互网的技术全国一流,但反之还有待提高,此即强中补弱;另外,我校在法律上是弱势,但若搞互联网法律,就非北邮莫属了,此即弱中寻强。
3、 全行业,通俗讲就是在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情况下,行业里其它技术都要有。
4、 研究性,又称科研归位,之前北邮教学本位,并由经济杠杆调节(个人猜测,这里是对北邮老师忙着在外开公司而无心科研的委婉批评),似乎有过当之嫌,现在提出重视科研,是一种大学职能的回归。
5、 高水平,这个不用多说。
三、 学校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
方校长特别提出,要在待业引领中服务社会。
1、 教学方面,怎么做素质教育,有以下四点:宽泛、创新、人文和综合。
方校长认为,本科生没必要深钻技术,而要往适应社会方面发展,具备广泛适应性,做到服务社会。
而创新,关键是做好创新机制和激励。具体实施的一点思路是,将实验课分一部分出来搞创新研究,以学生、奖金等形式鼓励学生创新。
再说重视基础和人文,方校长提出两个类的概念:规则类和事实类。前者泛指事物的规则,后者指“知道与否就决定成败”的事实。两者都要了解常识和行业的基础。而人文,在这里似乎狭义地指品德(或许是我理解错了)。
最后是综合,方校长认为创新很多时候产生于学科交叉,因此提出选择性地让一部分学科宽泛;在体制上,综合的意义在于改善机制,因材施教,靠订立多重标准,改善教学环节,推行评估体系(即搞位置分,成绩是排名,杜绝抄袭)等举措。
四、 核心竞争力:
面向社会的创新人才培养和面向行业的学术应用。
前者具体指通过专业教学、改进创新思维模式和进行人文熏陶这三种方式创新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主要针对本科生;后者是将在电信、网络等传统专业优势领域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科技生产力,主要针对硕、博生。
在这里,方校长提出了对本科生和硕博生的要求,前者要做到“社会让你做事你能做”,后者要能创造性地做事。
五、 治校方针:培养一流人才,提高办学质量;进行学科和队伍建设;引进大师;改革体制;重视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进行校园建设;协调教学与科研。
首先,要培养人才,提高办学质量,前提是从根本上认识教学和科研的特性。方校长耐人寻味地提出了木桶效应和竹竿效应。(木桶效应: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构成它的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竹竿效应:一片竹林被人重视看其最高的那一根)他认为教学就是木桶效应,培养人才的水平取决于最劣势的方面;而科研是竹竿效应,在某个方面你取得了第一,其它配套技术你也有了发言权。
其次,学科和队伍建设具体指专业重组和优化教学、领导队伍。
具体的,引进大师是一个能迅速提高知名度的办法。方校长的思路是实行院士院长制,就是让在学界、业界很有名望的大师担任名誉院长,实际的院长冠以执行院长的称号。(学四侧下的院士长廊即为例证)此举颇有拉大旗做虎皮的味道,但实际作用立竿见影。
最重要也最需要智慧是,是体制改革。仅举几例:教授终生制。老教授由于年龄和精力的原因,已经不能做出很大科研成果,但他不会让出有限的教授名额,这使青年才俊难有出头之地。方校长的方法是,虽然不能给实际奖励,但可以给那些够实力的年青人以教授头衔和名誉。还有,对于单项非常突出却不能满足评选教授所有条件的老师,给他有时间期限的岗位(项目)教授的头衔,只有在期限内再次做出单项突破,才能延续头衔。再有,就是针对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只要拉要国家重点项目,立马批准他找研究生立项。这几种方法,都是很好的激励。
后勤保障是与学生最相关联的地方。方校长幽默而冷峻地指出:名义上与学校分离的后勤集团仍是垄断,只有在收钱的时候是市场经济。他主张找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人当后勒部长。更根本的,是建立后勤馈体制,让学校和学生及时沟通。作为补充,后勤集团可以吸收部分学生进入后勤岗位,这不仅加强后勤集团与学生的联系,也为勒工俭学提供岗位。
其后,校园建设的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方校长提出很具体的几点,一、一年内推倒学10和学12,重建一个能住5500人的大宿舍楼;二、1年后建成新而好的食堂;三、将中门处几幢教师住房推倒建新教学楼;四、任期内将本科学生和老师都搬到沙河(这点由于职工方面阻力太大,只能先搬某些年级)。
而软实力,方校长从《礼记》里找到对校训“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诠注,并提出团结、勒奋、严谨、创新的理念。
最后,是教学与科研的协调。这一点,前面已经反复提到,这里要求教师从科研中精通新知识,以便更好地教好学生。
六、 口号和寄望:
在最后,方校长提出口号:北邮兴亡,我的责任。号召所有北邮人为了北邮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 学生提问:(多而杂,只挑有代表性的)
1、 改革的阻力有多大?改革失败的结果怎么样?
答:阻力非常大,不可想象的大。改革分休克期、适应期和奋起期,现在在休克期,我在硬撑。第二个问题,我想引用朱(钅容)基的一句话,前面是万丈深渊和地雷阵,我也要走下去。当然我不是朱(钅容)基,我也坚信改革会成功,如果失败,我辞职。至于改革的方针,是柔性改革,即大部刚性局部柔性。
2、 有没有想将北邮变成综合大学?将经管带进全国前十?
答:不,北邮的宗旨是单科称王,全方位覆盖;北邮经济弱而管理强,要全方位进前10很难,应该淡化经济主打管理。
3、 是否能随时开放通宵自习室?
答: 安全第一,学校目前没这个打算。
4、 07级本科生素质和学风下降,如何加强本科生学术能力?
答:责任在老师,老师要承担起育人责任。具体是从体制上改革,拿出新的评估体系。
5、 学校卡太多,为何不办一卡通?
答:经费紧张,不过已经让竞标主楼设备更新项目的公司在做。
6、 在体育场搞运动太贵。
答:学校之前为修学三、操场和体育馆用了很多经费,学校批准体育馆自己搞些创收。不过,所有收入全部上缴,如果有人敢私吞,要负法律责任。
7、 怎样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
答:科研一定要学科交叉,允许跨院召研究生。学术主要在一个学科上。实行学科负责人制度,双管共建。
八、 校长印象:个人感觉,其人务实而严谨,智慧而有胆魄。既有学术的水平(院士),又有作为领导者的能力。同时,还拥有非同寻常的政治背景和关系网及敏锐的政治嗅觉。
九、 写在后面:北邮近年来在走下坡路的趋势很明显,这主要是由中国发展的重点从通信行业转移的大势决定的。目前,北邮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兴盛或衰亡,直接取决于改革的成功与否。方校长的演说给了我信心,然而小集体的努力能否抗衡行业的发展大势,我们需要拭目以待;方校长的改革能否顺利而有效,让我们听其言而观其行。我相信,北邮的明天会更好。
--
校长学生面对面——校长演讲个人记录
上一篇:情书 -帮朋友写的下一篇:谢贤和黄安长的很像,有木有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