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谁是谁的朋友
朋友之为朋友,在于彼此肝胆相照,没有肝胆相照,不为朋友。朋友之间,可以毫无顾忌的觥筹交错,可以毫不在意的互放瓦斯,可以毫不掩饰你对女人特殊部分的特殊感情,可以毫无保留你对着墙壁挥洒体液时的痛快感觉。在朋友面前,可以尽显本色——可以活得大开大合,可以活得赤裸露骨,可以活得痛快真实。肝胆相照即为真实,在朋友面前,是真实的你,在你面前,是真实的朋友。男人与男人之为朋友,在于真实的吐露彼此的理想;男人与女人之为朋友,在于真实的吐露彼此的缺陷。
在学校找朋友,朋友往往不在你班里,不在你宿舍。学校的氛围是竞争的氛围,竞争的氛围下是狭小的胸襟和浅短的眼光。一个分数压倒另一个分数的快感还一直一直被人享受,这种情况下,和一个跟你一样享受着的人交朋友,太难,若这个人又朝夕在你眼前,则难上加难。“利令智昏”,即是其意!虽然这利很小,但也足够让人陶醉,忘了情谊。但是,一个人跟另一个人是不一样的,百人之中,总有“极品”。这些“极品”,他们天真浪漫,他们淡泊利益,他们胸襟开阔,他们能透过利益之外,凌驾分数之上。他们让人喜爱,让人乐意与之交往。我很庆幸,我就遇上了这样的人,这样的同学,这样的朋友。
朋友要经常往来,再深厚的友谊,没有生死的经历,没有利益的捆绑,终究经不住时间的消磨。现在的我们,不会有生死的经历,不会有很大利益的缠绵,若交了朋友,往往是从兴趣,往往是从性格,往往是从遥不可及的理想开始的,所以,这种友情很脆弱,就像一棵小苗,需要你出一只手,我出一只手,我们共同栽培,时常呵护,它才能长成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树。日久才能情深,情深需要日久。仅仅一日的交往,而无来日之续,则只是蜻蜓点水,开始虽有波痕,但终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朋友贵在能于危难之际相互帮助。时时记得,上次遇到大麻烦,失魂落魄之际是无穷的自责,但想过屈服又心有不甘,百般无奈之中,心电忽闪,想起朋友来。于是一条短信过去:飞哥,我有大麻烦了,怎么办,怎么办……惶惶等待之中,很快便有一条短信回来:别着急,来我寝室,我们一起想办法……在读完短信的那一刻,仿佛杀手里昂为可怜的马蒂尔达打开了生死一门,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朋友帮助了你,你也要帮助你的朋友。一场考研下来,一句话被我反反复复写过几十遍,送给你们:You should always be ready to offer a helping hand to your friends。
朋友是另一个自己,寻找朋友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欣赏的过程。只有你有什么性格或者你欣赏什么性格你才会发现别人身上的可贵之处。唯大英雄真本色,相信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个性。巴顿说:我从没想过和他们一样。从自己出发,欣赏自己,然后留心环境,欣赏别人,最后发现目标,找到另一个自己,即是朋友。一个不知道自己爱什么,恨什么,支持什么,抵制什么的人,是不会有朋友的,因为他看自己就像看一团空气,透明得啥都没有,从而在他面前的芸芸众生,也不过是一团又一团的空气。没有人会批判空气,没有人会欣赏空气,因此他们不会是别人的朋友,别人也不会成为他们的朋友。
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找到了吗?
茫茫人海,谁是谁的朋友?谁又是你的朋友?
--
骑车去看海
※ 修改:·youbupt 于 Jan 18 20:24:50 2010 修改本文·[FROM: 2001:da8:215:8507:44bc:492c:2e5c:*]
谁是谁的朋友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