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愿结为夫妻”,这句话在我看来,便是世间最动听的情话。
首先它的主语是“我们”,不是“你们”,更不是“他们”。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无论荣辱,不管贫穷还是富贵,都必须死生与共,肝胆相照。其次是“自愿”,这一点非常重要,强扭的瓜是不会甜的,何况两人还得扭扭捏捏一辈子。最后是“夫妻”,这两字的拆解,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主外,一个顾内。虽然很多文化里有男男或者女女,也被一些人当作潮流来推崇,可是……在日后某方面的生活中,准备大量的雄性青瓜和雌性番茄吧……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电影《最爱》里头,章子怡饰演的琴琴扶在墙头,反复念叨着这句台词,起初以为是编剧鼓捣的话,后来在《裸婚时代》的大结局里听到一对准新郎新娘的宣誓‘我们自愿结为夫妻……’,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本自认为很经典的话不过是被恋人们念烂的誓词。
继而就想到了那本红本本,市场价9块钱,能够吃三碗肉丝粉或者一碗只有肉末的盖码饭。搞不懂这样的办证价格是爱情很廉价,婚姻很儿戏,还是职能部门很无聊。如果大伙结婚需要999元,而不是9块钱,然后只要两人没离婚每年就退还给你100元,依此类推,十年之后就能获利一块钱。反之,如果第一年就离婚了,就必须付999元的离婚手续费,然后逐年递减100元,如果你能撑到十年之后离婚,就能用得到奖励的那一块钱用来离婚了。
而我愿意相信,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人摸透婚姻的本质,那就是回归到平淡的生活。如果十年之后,还有人想着在围墙里挖掘出一个洞钻出来,你该庆幸这样的男人或是女人只是你漫长的岁月里苟且的小地鼠,而不是厮守终生的偷心贼。
有时候会羡慕老祖宗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配对,生搬硬凑。从未见过面,也会像个情窦初开的姑娘少年,悄悄端详对方的个头和脸。拜别以后,家长再问起时,却总是一脸羞涩的模样,晕红的双颊上止不住的亢奋与躁动。
那时候女方看重的是男方的人品,是否有一门好手艺,不像现在,每每坐在一起就混淆了是在谈感情还是谈物质。只要有车有房有票子,大学校花都可以明码标价被包养,中国的教育让‘小三行业’规范化,‘二奶行业’一体化,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尖端人才在宝马车里哭完之后又坐在你的自行车上笑,想想这事就觉得没房没车没票子的男人怎一个窝囊了得!
那时候男方注重的也是女方能否持家,是否屁股够圆,能生一个大胖娃娃,不像现在,满大街都是打耳洞,抽万宝路,满嘴我艹的短发姑娘。只要给车给房给票子,一线女明星也争着抢着和你上床。
所以回过头看这句“我们自愿结为夫妻”,顿时就觉得厚重无比。为你,千千万万遍都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都不愿意。
在如此纷繁的尘世,几十亿个个体中单独走出两个,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这种相遇本身就是极具力量的。我们看到有年迈的老公公老婆婆在过马路时相互紧拽着手,或者坐在公园的长椅子上相互依靠着看西沉的斜阳,或者因为老人耳朵不灵光努力凑到他的脖颈上吼出想说的话,或者瞧见她在留意年轻时喜欢过的老头子而生闷气不高兴老半天,或者……
或者,那时候大家都老了,曾说过在你牙齿掉光后会嚼碎了食物喂你的肉麻话,终究成了灵柩前的一个悔恨。离世前,你流口水,头发凌乱,满嘴胡言,邋遢的样子一定也很美。就像我最初看到你时,梳个辫子,穿着洁白的裙子,笑容干净明媚。
你在多好,你在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