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2011年4月27日朱门读书会后感)
(写的比较乱,逻辑也不清楚,只是一时之感)我之前一直没想过“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或者说是没有深入的想过“为什么而活”,觉得这个问题挺简单的,人活着就是活着呗,父母把我生下来我就得活下去,或者可以说是“为活着而活”。我既然要活下来,就离不开最基本的两点,也是最重要的两点:物质和精神。可是我现在细细回想我25年来的生活,可以说一直是与物质打交道,而与精神则无交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是我太低级,太庸俗,太无自我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诚然是如此的,从小到大,衣食住行样样都是在与物质打交道,甚至与人交流都离不开物质,即使是在被认为是思想传递场所的学校,与精神的接触也是少得可怜,以至于几近没有。小学以前很天真,只知道“吃喝玩乐”,但是一进入小学之后,感觉各种体制内的东西就会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分数成了学生时代真正唯一的命根,成了一个孩子、一个学生是不是优秀的标准,有没有思想不重要,有没有能力不重要。成绩好了可以得到父母的各种奖励,这种奖励当然是物质上的。成绩好了也是为了将来能上一个好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个好工作,能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样的想法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却成为了“唯物质”的源头。今晚朱门读书会上一位师兄的话给了警醒,醍醐灌顶啊,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为什么而活”这个看似简单,但是却一直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他放弃了北京有户口、有编制的工作,而选择了他喜欢的、有兴趣的无户口、无编制的工作,肯定有人说他傻,说他研究生白上了,还不如一个民工呢。(这儿绝无贬低民工兄弟们的意思啊)我刚开始也这么想,可是他是一番话似乎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根弦,让我忍不住、憋不了在这么晚也要写下这篇也许什么意义也没有的感受,他说:“我就是觉得有户有编的工作束缚住了我,我觉得他不适合我,现在的工作虽然无户无编,但是我喜欢这份工作,他给了我自由,带给我激情,激发我的兴趣,使得我的工作充满活力”,这段话是不是很简单,很平常?是啊,任何人都能说出这段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我扪心自问,目前的我还做不到。看一看每年考公务员的人数吧,几百上千万的人都在看着“编制、户口”,都在盯着“金饭碗”,为什么公务员考试这么火呢?还不是因为公务员的待遇好,物质条件佳吗。编制和户口,绑架了多少人的生活,为了它们,甚至不惜拼的头破血流,反目成仇。还有多少人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选择工作,会真正做到“我是一块砖,哪儿需要我就往哪儿搬”?物质和精神难道就真的只能选其一吗?那我该怎么办呢?我又是为什么而活的呢?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社会,大多数的人都在为了物质而打拼,为了物质而奋斗,都忽略了思考,忽略了反思。其实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能思考,能进行精神上的升华。人应该是用精神指导行为,行为产生物质,而不应该是现在的物质决定行为,行为左右精神(思想)。那我又是为什么而活呢?为了编制、为了户口,还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我迷茫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我的路该怎么走?人要在社会里生活下来,没有物质肯定是万万不行的,但是是不是有了物质或者说物质充足了就一切OK呢?我觉得不会,我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也相信“有钱能使磨推鬼”,但是我不相信“有钱能使鬼思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也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一个社会只知道追逐物质,丢弃精神思想,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甚至会倒退。我为什么而活?将是我研究生阶段要追寻的一个问题,希望在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能有一个初步的答案,此文将不断的提醒我、鞭策我,以便我能交给自己一张满意的 答卷。
上一篇:爱你是我犯贱,忘不了你也是我犯贱....下一篇:选择题的困境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