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上
那一年(大约是92年吧),我和一个同事到南京开会一周。
可能是南方气候潮湿的缘故,我的风湿病犯了,腿疼得不能正常走路,只好买几片止疼Yao吃上,坚持参加了会议中的每一个活动。
会议即将时会务组统一买票,我的同事特意与其联系,帮我买了一张下铺火车票。
临走那天我们早早的来到了车站,上车后很快找到了自己位子,安放好了行李坐在下铺聊天。
这时随着上车的旅客走进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
他一身黑色行装,宽额大脸,浓密的连腮鹤须约有一尺。抿襟的黑衣领口处露出白色的内衣边,裤角处扎着“腿绑”,脚蹬黑色布鞋。
他身直如松,步履稳建,表情泰若,双目有神,如同电影中出现的“掌门人”或“道士”之类的人物。
面对眼前的老者我们两人同时投去诧异的目光,现在生活里还有这样的人啊?!
他一行二人在我们的铺位前停下了,老者转身对身后(穿着正常衣服)的年轻人说道:“你回去吧——再见!”
此时车上的人渐渐都安顿下来了,我观察了一下,对面的下、中、上铺都有人了,只有我们的上铺空着,“难道他是……?”
列车徐徐开动了,老者把他随身带的一个不大的黑色布包袱放到了行李架上,他向座位扫了一眼并没有要坐下的意思。
此时我们的距离很近,我发现那老者严肃的表情中似乎带有一丝老人特有的慈祥,便壮着胆子问道:“师傅,(我学着电影里这样称呼他,否则以他的年纪我应该叫他一声‘大爷’),坐在这儿吧”!
他略带微笑地点点头,而后坐了下来。
我还是免不了好奇:“您的铺位在哪儿啊?”
老者很平静地说道“上铺!”
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象做了亏心事一样脸开始发烫,有些坐不住了。
当列车员给我们换了车票后,我拿着那个小铁牌随即站起来红着脸说道:“师傅,咱俩换换位置吧,我是这个下铺”,说完这话我就开始整理铺位上的东西。
老者听了我的话后显得很吃惊:“啊—?”“不用,不用!!”“谢谢,谢谢——”
他当时的表情让我莫名其妙:先是惊讶,在我的再三劝说下又表现出特别谦恭,一连说了好几个谢谢。
我不明白当他知道我要和他换票时,为什么会有那样奇怪的表情。
在我和老者说这番话时,我同事的表情也显得吃惊,她轻轻地碰了我一下没说话。
我明白她的意思:那天会议休息时我腿疼的厉害,走路一瘸一瘸的正好碰见会务组的人了,她借机向会务组工作人员“磨”起了下铺,人家看我的确“瘸”了才照顾我这个年轻人一张下铺车票(她是中铺),而车刚开还没等“住”下呢我就把下铺送人了,我知道她不光不理解我的做法,心里肯定有点不平衡(这车票是她“磨”来的)。
虽然换了票,我们的东西也拿到上铺了,可那老者没有要躺下的意思,他腰板挺直、双手扶膝,仍然威襟正坐在那里。
我感觉有点拘谨,随即暗示同事到各自的铺位上休息(她在中铺,我在上铺)。
我有些吃力地“爬”到了上铺,刚躺下,同事手伸上来拽了我一下,我翻身探出头来,她没有说话只是哑笑着指指我,又伸出个大拇指,我知道她是在讽刺我,索性得意地点了点头。
我根本不困,可是坐着又抬不起头只好躺在那儿,脑子里还在想着下边的那个“奇人”……
我不时地把头探出来和同事交换着眼神,我们在窥视下边的那个“掌门人”。
他先是一动不动地坐着,过了一会躺下了。
他的一双黑布敞口鞋整齐地摆放在他的铺下边,鞋帮外边是黑色的,里边衬和鞋垫都是白色的,看上去就是一双“一尘不染”的新鞋。他没有穿袜子而是在脚上裹了一层白布,白布的上端和裤腿扎在一起。
老者闭目平卧在铺上,双脚并拢,双手叠放在小腹上,既不打呼噜也不翻身,火车的轰鸣及车厢里的吵杂全然没有感染他,他一直这样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