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做人更要孝道

羽--越 [感悟] 2011-06-06 09:04:02 星期一 晴天 查看:20408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A、1989年我们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尽孝也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你看金文的孝字,一个白发苍苍、胡须飘逸的老者,下面有一个子,学者的解释说人老了以后要依靠儿子。但是在我看来,其实这个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老子在保护儿子。他虽然头发已经很长了,拄着拐杖了,但儿子还在他的怀里,这就是中国人的孝的观念。所以《礼记》里讲:“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就不能够真心去对待他的领导,对待他的朋友
     为什么我们要敬老?《史记》里面讲得很清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
     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以后,他在家里可以拄着拐杖指挥了,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智慧足以让一个家安定;“六十杖于乡”,六十岁的时候,拄着拐杖在乡里各地到处走,谁都可以听我的,因为我比你年龄大,我比你经验多;“七十杖于国”,那个国其实是诸侯国;“八十杖于朝”,就是天朝,就是说整个朝廷你都可以指指点点了;到九十岁的时候,天子要有什么问题,要到你家里来,坐你们家炕头前向你请教。这就是中国人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中国的养老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礼记·大同篇》中讲“老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就是说在2500年前,孔子脑子里面那个美好的大同世界是什么?就是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够有尊严地活着。中国文化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真正的讲人道主义。
    
     B、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之首。1、无违即孝。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当樊迟问什么是“无违”时,孔子解释说:“生事这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强调,“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礼记*祭义》,中讲,“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2、父子相隐。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即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4、厚葬久丧。孔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主张丧礼的真情。还有三年之丧,就是为父母守孝三年。孔子“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5、赡养父母。《孝经》指出,“用天之道,分地这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这孝也”。
     6、尊敬父母。
     7、尊敬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经》指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C、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这是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里德句子,意思是: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顺的开始。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保护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也是孝道的重要体现!并且叫我们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感恩的心来看待这个美好的世界!
    
     做人要厚道,做人更要孝道,这是必须的!!!
顶一下(281 写日记 792641 170048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