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阿莲1000 [开心] 2008-09-04 09:46:08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70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
    
    余杰
     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
    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
    ,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
    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
    中,而更多地标榜一
     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
    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
    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
    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
    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
    “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45]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
    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
    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
    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
    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
    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
    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
    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
    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
    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凤四老爹在小说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
    客甘凤池。[46]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
    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
    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
    “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
     《懦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的时
    候,奇人却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
    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
    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
    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
    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作“述往思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井市中则有
    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
    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
     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做诗。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
    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
    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
    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们相
    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
    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厂这席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
    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墙藤一样的附
    庸,而元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职
    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由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
    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
    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认识到。
     开头出现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他
    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
    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正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
    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
    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
    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
    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
    心理罢了。”
     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很难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
    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
    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
    下”了!
     ------------------
  

顶一下(36 写日记 59603 25415
上一篇:人在旅途下一篇:黎明——等待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