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凤凰古城背篓:民俗文化的流动图画

小不不love [分享] 2010-11-28 13:55:48 星期日 晴天 查看:16760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凤凰古城背篓:民俗文化的流动图画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内一家出售小背篓的店铺(2007年9月26日摄)。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内的爷孙二人(资料照片)。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内,一位向游客出售鲜花的苗族老人(2010年5月18日摄)。

  

 

  2010年11月21日,湖南湘西永顺县,一位小宝宝坐在背篓里。

  

 

  2007年6月14日,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内,一位苗族老人用背篓装着一些手工艺品向游客出售。

  

 

  湖南湘西吉首市乾州古城内,一位老人和她的小孙子(2010年11月10日摄)。

  

 

  2007年6月14日,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内,一位居民背着背篓走过竹丛。

 

  在湖南的湘西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人们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这种用篾丝编织而成的竹木器成为当地人最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

  “湘西是背篓的世界,也是背篓背出来的世界”,当地人如是说。的确,湘西有“篓不离背”的民谚,一只小背篓,承载着人们全部的梦想和现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背篓,像城市里人们各式各样的背包一样普通而常见,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只背在背上的竹篓,更是一道风景、一种文化,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活的机巧和智慧。

  湘西的背篓,编织工艺、名称、式样、用途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背不同的背篓,有洗衣用的“洗衣背篓”、背婴儿的“儿背篓”、背柴草的 “柴背篓”,摘谷的“扎背篓”、背粮米的“米背篓”、背盐的“盐背篓”,以及用于作为旅游纪念品的“艺术背篓”等,方便适用,一只小背篓,演绎出湘西无数精彩的故事。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小背篓也成为湘西地区一个特有的符号走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外界钟爱。一只小背篓,装载着湘西过去和现在的故事,也装载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征程与希望。(新华社记者赵众志 摄)

顶一下(423 写日记 591324 141797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