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有一首寓意非常深刻的诗叫《最后的买卖》(新月集)我至今都能背下来。但是如果让我照着那诗去做,就不敢苟同了。当物欲的诱导暴露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就必然隐匿了人性善良的另一面。而如果等到那一面彻底冥灭,我便是非我。所以我急切地想找回另一面,这一面便是爱。当然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主题,譬如对生活、生命、亲亲、善美、等等,总之是崇高美好的东西,否则,“生命将会被分隔,我们的爱也将被忘记”(泰戈尔《赠品》)。看到台湾《联合文学》推出鬼文化专集,我突发绮想,人鬼本来就处在阴阳两界尚要祭祀,尚有不了之情。那么如果在现实当中(况且又是一个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人与人彼此难以沟通或者变得狰狞可怖,那末还会有什么善恶可言呢?龚鹏成在《若有人兮山之阿》写到:“古時鬼神固然具有禍福人的力量,但鬼並不即代表陰暗、邪惡。”我感觉写的好。人类应该趋利趋乐,人类的一切应该是美好的,这样说来、听来没问题。但从逻辑上、在生活中,这样的题又有点不真实。因为我听到的是金属撞击的声音,爱几近被湮没,所以我要说,也只能是悄语,只能是心之灵犀的沟通。但是如果没有爱便没有了灵性。有了爱才有了希望。
主持人简介: 鲁孜,男,一九六二年生,河北张家口人。毕业后曾在野外转战数年,后调地质队部、地矿局从事党政、法制等工作,现在某校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曾发表新闻类稿件及业务论文三百余篇;些须文学拙作散见地方报刊。业余热衷向传统媒体或网络投寄片言只语。业绩被《中国人才库》综合分卷收录。
爱的悄语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