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考完文字处理,突然记起似乎很久没有听到妈妈的声音了,于是跑到电话亭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铃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来了,妈妈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喂?”
“妈,是我啊。……你干嘛呢?”
“睡觉啊。吓了我一跳。”
我看了看手表,已近四点了。妈妈一个人在家,的确很无聊。
“我觉得好长时间没打电话回家了,所以……”我重复着几乎每次打电话给妈妈都要说的话。虽然想听她的声音,却又委实没有什么事要谈。只是想听听妈妈,知道没有女儿在家陪伴的日子里,她一切都好。
“我给你买了六袋大麦茶,给姥爷买了一盒健胃麦茶……”
“给姥爷也买东西了?唉,不用了,姥爷现在什么也不能吃了……”妈妈的声音渐小,并且有些哽咽。
“为什么?!怎么了?!姥爷怎么了?!!”我急急问道。姥爷身体不好我知道,他有糖尿病,而且前两年因为肺癌切去了一叶肺。难道现在……?我不敢再往下想。
“还是肺……已经扩散了……”
“住院了吗?”刹那的震惊之后眼泪迅速盈满我眼眶。姥爷——是当初我寄住姥姥家时唯一不曾冷眼对我的人哪!!!
“医院不收。医生说下星期再放疗一次看看。姥爷现在瘦得不成样子,路都走不稳……”妈妈开始低泣。
我的声音也颤颤的:“然后呢?姥爷……还有多久……?”
“情况好的话一两年,情况不好……一两个月……”
沉默。
“妈,有空多回去看看姥爷,安慰安慰姥姥……”除了这些,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我知道。这阵子我经常回去给他们烧饭,你也知道姥爷的脾气,不想接受现实却又没办法。”
“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难受了。有什么事打电话来,别瞒着我。”
“行了,你放心吧。注意你自己,别想太多,小心头疼。”
“哦。以后有时间再打给你吧。”说完再见,我匆匆挂了电话,怕再说下去我会真的忍不住哭出来,徒增妈妈的痛苦和担心。
……
原来我的生命中还有其他令我牵挂的人,平时虽不觉得怎样,一旦要失去了,却依然会有锥心的痛楚。爱情,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情感而存在。
小时侯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姥姥家,姥爷是唯一一个我最亲近的人。而家里我这一辈的孩子中,我是最令他骄傲的外孙女。他和我并没有太多深层次的交流,但他从不曾因为妈妈的离婚或者每月给家中留钱的多少而改变对我的态度。他一直都淡淡地,却从不间断地关心着我。
我12岁时,姥爷60大寿;现在我的20岁生日就要到了,姥爷却……
突然想起白岩松在他的《痛并快乐着》的扉页上写的一句话:“生命原本脆弱,我们须坚强地活着,并寻找快乐。”
是这样吗?
以往看到电视或报纸上类似的报道,说是某某身患绝症,其家人不惜重金延长其生命,我总会认为那不论是对生命垂危的病人还是对伤痛欲绝的家人,都是一种折磨。而现在看来,倘若自己在乎的人和自己亦成为故事的主角,心境却全然不同了。那种“折磨”如今却成了双方共同小心翼翼守护的一点点希望之火。或许它很快就会熄灭,但只要有一丁点火星,也是在发光,也就不会放弃。
人为什么总是这么放不开呢?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吧,理性上可以接受,感性上却视其为谬论。据说猫在濒死之际会找个没人的地方任生命完结而绝不会留在家里等死。那么猫不会有亲朋好友为它的死而痛哭流涕了?这是猫和人的区别吗?
问题想到这里便想不下去了。
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祝姥爷能快快乐乐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我对他的爱,不会因为他的生命存在或消失而改变。这就够了。
生命原本脆弱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