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河南安阳滑县木版年画

圉鍢昰洇為妮 [激励] 2010-11-18 22:19:03 星期四 晴天 查看:5204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滑县木版印制品分为木版画和木版年画两大类,当地俗称“画轴”。木版画版面主要以人物、神话、典故、吉祥以及福禄财喜寿为表现内容,以JiaZu族谱、中堂、对联为主要表现形式。木版年画的内容多取材于释道儒三教人物、各个行业中供奉的诸神、祝福年画等。

  滑县木版印制工艺创始于明朝初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五百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方式,以工艺精细,人物造型粗犷豪放,线条刚劲有力、饱满匀称,颜色艳丽,构图讲求对称均衡,富有乡土气息而广泛流传于省内外,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滑县木版印制品分为木版画和木版年画两大类,当地俗称“画轴”。木版画版面主要以人物、神话、典故、吉祥以及福禄财喜寿为表现内容,以JiaZu族谱、中堂、对联为主要表现形式。木版年画的内容多取材于释道儒三教人物、各个行业中供奉的诸神、祝福年画等。

  滑县木版印制工艺创始于明朝初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五百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方式,以工艺精细,人物造型粗犷豪放,线条刚劲有力、饱满匀称,颜色艳丽,构图讲求对称均衡,富有乡土气息而广泛流传于省内外,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滑县木版画、木版年画主要产地集中于慈周寨乡前二村一带。以前,这里几乎家家都会木版画、木版年画的制作,而且还能刻版绘画。记者所见的彩画,都是先在木版上进行黑白二色的“墨线”印制,然后由人工再根据画中人物、神像的身份、官职等等,分别进行涂彩和彩绘,实际上是“二度创作”。一般男孩子在六七岁就开始跟随父辈进行线条和色彩的描摹学习训练,以为将来谋生传承之技。

  木版年画经过世代流变,于清朝乾隆年间形成了韩凤岐、韩凤仪、韩凤祥为代表的三家作坊,分别是“兴隆号”、“兴义号”和“兴盛号”,制卖活动持续到民国时期。鼎盛时期,甚至有山东、山西、河北、甘肃等地的经纪人常住滑县,等候画品,然后批发买卖。

  解放前夕,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制作艺人纷纷改行,开业生产的作坊屈指可数。

解放后的上世纪50年代,木版画更加衰落。个别艺人冒着被揪斗的风险,将双面刻的老木版单面刨平推光,或藏于地下,或置于猪圈,或放于灶台当案板,保住了一些老版。1962年,政策放宽,木版画、木版年画市场开始复苏。到1963年,全村400多口人,就有30多户将近200人参与制作,每家都有二三十块木版,一人平均每天印制100多张,全村全年能卖出100多万张不打裱(即不装裱)的宣纸软片画幅。乡政府甚至派专人在每幅画面盖上政府大印,以作纳税之鉴。外来商贩需住上四五天才能排队买到。“听老辈儿人说,那时算到了全盛时期。”乡亲们说。

顶一下(534 写日记 516476 138618
上一篇:....下一篇:滑 县 木 版 画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