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里提到“单纯”、“纯情”、“干净”这样的字眼,我自会想到一个男子的十七八岁,觉得那样便是理所当然的。
曾经和一位朋友说起择偶标准,我问他,想找什么样的女子做女友?
他爽快的答,单纯的。
我也爽快的应,在这个社会,那你恐怕要在幼儿园预定了。
朋友呵呵笑到,不会啊!单纯的女子还是有的。
他接着说她能一心一意的爱我,爱我这个人,不嫌贫爱富,无论对方健康与否、无论生老病残,只要相爱了,结婚了,就一辈子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如此如此,心灵上的纯洁与善良。我立刻为自己所表达的“单纯”感到羞愧了,我偷偷鄙视了一下自己。
显然,在爱情里谈“纯”字,理应是与身体无关的。
话说“纯”,近期火了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史上最干净的爱情。
两年前曾在书店看见此书,封面上有很多作家、导演、演员、电影人、企业家等共21位的推荐语录,赞叹不已。
“一个让亿万中国人读到泪流满面的故事。”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静秋了…”
“…..这样的爱情故事已经绝版了”。
我不喜欢这些话,能摆在书架上定是亿万中国人还没来得及读,再说什么叫干净?爱了、死了、却没有ZuoAi?而别人的爱情它都是不够干净的?我撇下书对它唏嘘,能请到21位名家做推荐,可见是下了功夫的。但现在我想呼吁一下——“静秋”有很多,“老三”也许不多了,因为白血病不是一般人都能得,且现在的富二代也没那么专情了,但纯情、感人的爱情故事还是有的。
山》就这样风靡一时,从国外到网络,从网络到中国人的眼里——这个社会的人们实在是太需要纯真的爱了。
张艺谋不愧是大牌,他做到了,一部文艺和爱情合二为一的片子,音乐空灵,画面唯美、质朴,够清新,够文艺味儿。
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是有些兀长的,大多是静秋的特写,或是静秋与老山的对望,人物对话不多,再加上过多的字幕解说,就更加简单明了,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撕心裂肺的痛楚,就连静秋得知老三得了绝症也是淡定的。
当然,我不能批评张大导演。
静秋和老三的初识,我一直很纳闷,那不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吗?为何静秋在等待小女孩去喊老三的过程中一直似笑非笑的傻乐,本是两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啊!但她那情形却像是一个女子的初夜,羞涩、矜持,还充满了期待。她在期待旧情人的出现吗?
老三,这个富二代,把纯情演绎的很淋漓,身着白衬衣,毛马甲,长风衣,一出场就是一颗大白兔奶糖递到静秋的面前。
后来是没有演绎他们的感情是如何开始的,也许是听到彼此名字的那一刻,也许是从那一粒大白兔开始,也大概可能是从那一顿晚饭开始,这似乎是在迎合所谓的“纯”。
在这个过程里,突然冒出了一段字幕解说,老三离开了,静秋回学校了,他们约好再次见面老三会接她。我很想愤慨的问一句,张大导演,是因为我们都看过了书,知道你要讲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所以你才这样直白的吗?还是因为故事实在简单的没啥可演了,就用字幕来代替。就连最后老三的死亡,也是这样简单,我无从得知老三死前的痛楚、想念和不舍,他是如何写下最后那句凄美到凛冽的话?
张导,这影片也用得着劳烦您大驾吗?
再说关键——史上最纯最干净。
那个年代,恋爱自是遮掩的,右派的女儿就更不能了。面对懵懂的爱恋,她只能回避、遮掩,又心存着期待。最后在得知老三得病之后,决定和老三共度一夜,她对老三说我要你也躺上来,我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你干什么我都答应你。于是老三的手开始在被子里往下划拉。演到这里,能说他们在爱情里没有过身体上的非分之想吗?而静秋,不懂什么叫“得手”却一把拉住了老三正摸索的手,她明白,那个地方是不能碰的。随后她问已经停手的老三,你是怕我怀孕吗?这静秋...不像那么“无知”的啊!
唯独叫好的是“看来你编金鱼的那位还是个好人。”
是的,老三是个好人。他懂得自己的爱只是他一个人的,他马上就要成为过去,而静秋的人生才刚刚起步,他舍下心里的欲念留给静秋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一夜,他们流着泪的心里都清楚,彼此不能长久便要失去了。
若是在安全措施到位的现在,我希望那一夜,他们能彼此交换,把最美好的自己献给对方,完完整整的爱一场。
何必戴顶帽子,非说爱了、手牵了、亲了、摸了,而最后那道防线因为条件不允许而跨越未遂,就称之为最干净的。
如果《山》的最纯最干净不是体现在这个层面,如我开篇所提的纯情——你爱着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生老病残、年轻貌美、是否处子你都只爱他/她,不离不弃。那我只好说,心存真善美的人,他们的爱情都是最干净的。
你们说呢?咱的爱情干净不?
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