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写过几篇被人称道的作文,本来也是平常事,问题就在于他功课不好,留了级。对韩寒的赞扬是伴随着对现行应试教育的不满发出来的,韩寒被裹挟在这股浑水里,也被搅得晕头转向了。应试教育有许多不足,有识者纷纷指出来,这是件好事,但把韩寒作为攻击应试教育的长矛或大刀,把自我感觉虽好却还不成熟的少年塑造成反潮流的英雄,可就让人多少不安了。
也难为一个17岁的少年!
看看那些大人吧,总是说些离谱的话,我真想揍他们一顿。有一篇《不要漏掉钱钟书》的文章,开盘就说:“钱钟书以数学零分而录取清华园,终成世界级的大学者……”这是什么逻辑呢?钱钟书是因为数学零分才成为大学者,还是因为本身学术上的造诣?鲁迅不也说过学文的也应看看理科的书嘛,何况还没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呢?所以偏科只能说是缺陷,并不能说明其他。即便韩寒将来成为钱钟书,你能说是因为当年数理化不及格的结果吗?谁可以保证这孩子将来就是钱钟书,如果是方仲永呢?
我看过他的作文,无论谁来抬轿,也成不了文学名作,这个问题即使再爱护韩寒也勿庸讳言。所以韩寒还不如用写小说的时间学好那些暂时没有学好的科目。这远远比再写一部《三重门》更有意义。
我之韩寒四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