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在父辈的思维中也许大学已是一个社会的小缩影,然而在我们的眼中社会就是社会,大学就是大学,二者并没有必然而绝对的联系。因为我们还是我们,一个个会将自己淋漓尽致地流露的我们。
——我们会被记忆的细节而感动,会因逝去的背影而迷失,会为自己的存在而疲惫,会被赋予的未来而沉默,会因熟识的歌声而寻找,会为无尽考试而拼命,会为……我们而我们……
——总之,我们要说,去她妈的!!
——我们累了。
26
说说大学里抽烟的事儿。
这也是大学的一个特点。在初中抽烟,你通常会被认为“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大人的理念中这与犯罪无异。如要是被发现,其下场可想而知。升入高中你想抽烟用大人的话讲就是“门儿也没有”。大学里则不同,不会抽烟的开始抽,会抽的则变本加厉。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就是父母认为你已成人,二就是想管也难管的着。而抽烟的人的心态也有二,一是觉的潇洒,二是尼古丁的作用。
但事事都不是绝对的,我是指在大学抽烟没人管这件事,我就曾遇见过两回。
一次是去系办公室交表。一个叫张淑敏辅导员利马对满身烟气的我说道:“周涛,你竟然抽烟?!”听那话茬,我象是在吸毒。末了,在我临走,又来了一句:“对了,你还谈女朋友!!”当时还真有点不理解,这二者有她妈什么连系。事后一想可不是吗,交女友的过程不就象她妈吸烟吗。
——只是我不赞成她对我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横加阻拦。 还有一次,记得是在周末,我和大倪爱妃老七等一干人在打牌。突然间老白从天而降,并象一只疯狗似的乱叫:“打牌啊,还不给我收起来!”我当时心里特不乐意,周末在寝室打牌犯哪儿门子罪了。后来一想这家伙可能又在家被老婆罚洗衣服了(听说此人是“妻管炎” )。收就收吧,没想到这条疯狗又向我发难:“周涛,作为班长,你还抽烟,你还有人格吗!”听了这话,刚压下的火立刻燃了起来。
“白老师,我抽烟怎么就没人格了?您也抽烟,您是不是也没人格了?”
“你,你还有理了?”
“我没说我有理,我只是觉得抽烟跟人格挂不上钩。”
“……你打牌对了吗?啊?”
我本想接着说,但大倪碰了碰我。
“明天给我到办公去。”
——又她妈来了。
“我明天还上课,没空!要说,到院长哪说!”
“……周涛……你自己看着办吧!”这条疯狗挂不住面子,走了。
后来疯狗拿我没办法找我们班主任诉苦,碍着班主任的面,我又不得不去找疯狗。
过程是这样的。那天这家伙正有气无力的爬在桌上看报纸,看来还没从这事儿中缓过来。
“白主任,过来找您认个错。”
“啊,知道过来了!”
……
“哎,你信不信,那天我要是跟你争下去,我赢?”
“我信我信,本来那天我就是没理胡绉。”
这家伙眼中开始迸放出兴奋的光芒。
“其实我也是为你们好,你说我每天少往你们哪儿跑几趟,我少什么了?又不扣我工资,我还不是为你们吗!……”
以后说的话不想往下写了,恶心!总之,针对此人的话语,我的回答是充分运用了英语作文中的“顺竿儿爬”战术——你问什么,我答什么,你想听什么,我给什么。
此事终算搞定。
说说我和大倪戒烟的事儿吧。
那段时间,隔屋彬彬的父亲死了,肺癌。一次在一块儿喝酒,彬彬告诉我和大倪,他父亲是抽烟抽死的。死之前,肺部经常疼痛。这下,我和大倪慌了,因为我俩有时肺部就疼。惶惶不可终日了一段时间,我和大倪决定戒烟。方法是如发现谁抽,抽了几根就给对方买几盒。上午终于被我俩艰难的挺过,到下午时我俩已被尼古丁折腾的不成人形,面色开始泛焦黄状。这时我望望大倪,这家伙也正在望我,并频频用眼睛向我暗示。“要不,来一根?”我问大倪。“我也正想。”于是,我俩象做贼般点上烟,结束了这段苦难的历程。
再后来,这种事又重复过几次,但最终归于平静。
由此,我得出结论:戒烟很容易,我们已经戒了一千次了。
(未完)
孙子,我们活着(十二)
上一篇:序曲·完结篇<海莹>下一篇:123456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