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日本侵华战争全过程】十七

民国风云 [沧桑] 2010-08-03 16:08:41 星期二 晴天 查看:323 回复:4 发消息给作者
                                    豫湘桂会战 即【豫湘桂大溃败】     


 
豫湘桂会战,是日军为了打通中国的交通线而在1944年4月到1945年1月期间在河南、湖南、广西三地进行的三场战斗,即豫中会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

 

  起因
  1943年秋季起,同盟国在二战转入战略反攻,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上屡遭失败,使南洋(东南亚)各地军队的海上交通线受到威胁。日本大本营为保持本土与南洋的联系,根据“绝对国防圈”战略指导原则,拟定如下战略目标:
  1、攻略中国南方和西南方的空军基地。因为这些中美空军基地已严重危及日本本土至南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此海上交通线系维持日本继续战争之生命线,因为战略物资必须经由此处方得至日本本土。
  2、打通亚洲大陆的陆上交通线。日军既在太平洋上联联失利,海上通路随时有被切断危机。如果能打通路上交通线,使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和南方派遣军结成一体。如此不但使相互间能够支持,更可充份利用亚洲大陆战略空间作持久战。
  3、打击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识。
  为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拟定了一个由北而南、全面攻势计划如下:
  1、第一期作战由华北方面军发动攻击,打通平汉铁路,同时歼灭国军于河南的主力(主要为汤恩伯部)。
  2、第二期作战由驻武汉的日军11军攻击衡阳,摧毁国军第九战区主力。
  3、第三期作战由第6方面军与华南第23军配合,由广州北上,以打通粤汉铁路为目标。并与前述第11军会师。
  4、第四期作战于打通平汉、粤汉线之后,再出兵攻占广西和越南的通路。
  此次作战期间日军亦需尽量攻击并摧毁华军于江西、湖南和广西的机场。
  由这份计划中可清楚的看出,第一期作战计划即为豫中会战,第二期为长衡会战,第四期部份为桂柳会战。此次如日方达成其战略目的,中国将被分为两半,重庆基地有可能不保。这也是抗战伊始,中方最为担心的日军战略方针。

 

  中日双方战前准备:

  日方:
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本土从未像本次如此彻底动员其陆军。为支持此次作战所调动的人力,超过民治时期的日俄战争两倍以上。日本大本营将对于中国派遣军在执行一号作战计划中,所有的兵力支持和要求都予以优先配合。动员之51万部队补充中国派遣军之缺额之后,并将在中国的乙种师团和丙种师团调升为甲种师团(含特种作战单位和支持单位之后可达两万人以上)。后勤准备方面更是巨细弗弥。首先改组中国战场上的航空兵团,单以飞机油料计就有半年存量,弹药足以使用两年,并从本土调来从未在中国出现的战车师团。运输工具有马匹六万七千匹,运输汽车一万三千辆,补给船艇一万艘,并调动日本国内道路、桥梁工程支持人力与器材投入战线后方道路交通系统的恢复。以上种种单位后勤支持,都可达半年以上准备量。日方对于一号作战准备之详细之程度,上至野战军医院,下至士兵军靴修理,都已经有计划矣。

  中方:
相较于日方于战前彻底之准备,中方于此次应战实处于极度不利情形之下。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和参谋长史迪威不仅在人身关系上冲突达到最高峰,同时,对于日方作战动向与情报判断上亦多所失误。尽管1944年初重庆方面即获得对方在华中及长江流域有非常活动之情报,并在2月以后,对于日方准备打通平汉线和粤汉线攻势情报也越趋清楚,但以后局势之展开仍出其所料之外。在此错误基础之下,美援物资和战略预备队大部都已投入第二次滇缅之战。此外中国此时战争(1937~1944)已7年,领土和有效统治人口大大紧缩,战费又居高不下,在扩大法币发行后(从1937年6月的14亿元至1944年12月的1894亿元),产生了恶性通货膨胀。如以1941年物价指数为100,则1944年12月为3220。在这种情形下,不仅靠薪水生活的军公教人员受害最深,前线的部队也普遍缺乏衣食、医药和装备。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于国军14师任少尉排长,驻滇西,月薪仅法币42元。但于驻地街头一碗面即需法币3元,如是意义上和无饷无异。在日军即将展开主攻的区域,如河南第一战区汤恩伯部和湖南第九战区薛岳部,内亦存着相当大的弱点。第一战区连年饱受兵燹肆虐,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以阻碍日军,造成近百万人死亡,重以1942年和1943年大饥荒又饿死数百万人民。汤恩伯部于河南又多所扰民(民谚河南四害为水旱蝗汤,汤,即其所指),是以此次战役失利之后,华军在豫西山地尚遭当地群众截击缴械造成重大损失。又由于所辖区于1941年晋南会战后3年日方都没有军事活动,使华军失去作战警觉和勇气。第九战区司令,长沙之虎薛岳将军依据之前三次长沙大捷经验,此次仍拘泥于日军锥型战术先例,亦即以机动部队或中央突破或侧翼迂回后冒险深入,计程奔向战略据点待扩张战果。是以仍以某聚点为核心坚守,待敌攻坚不克始三面合围之作战布局应对,此次亦错估日方如是全力进犯和永久战据之决心和准备。当然,华军此处主力都已被抽调走亦为不争的事实。

战争经过:

                                               ①豫中会战

 

  1944年4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12军共5个师团又3个旅、1个飞行团(飞机168架)、第1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各一部,共14.8万余人,在第11、第13军各一部配合下,以攻占平汉铁路(北平一汉口)南段为目标,向郑县(郑州)、洛阳地区发动进攻。
  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国民革命军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在第八战区和空军(飞机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团军依托黄河南岸既设河防阵地抗击日军;第4集团军在河南汜水县(今并入荥阳)、密县(今新密)间山区构成防御地带,进行坚守防御;第31集团军集结于禹县(今禹州)、襄城、临汝(今汝州)地区,待机歼敌。
  4月18日,日军第37师团配属独立混成第7旅从中牟新黄河(今贾鲁河)东岸向第28集团军暂编第15军河防阵地发起攻击。4月19日,日军第110、第62师团由郑州黄河铁桥南端向第28集团军第85军邙山头阵地发起攻击。突破阵地后,至23日相继攻陷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
  4月25日,日军第13军以2个旅由安徽正阳关、凤台攻向阜阳,作出向河南漯河进攻态势,以牵制豫东守军,打通平汉铁路后撤回。4月30日,日军第12军以3个师团又2个旅向许昌发起攻击。守城的新编第29师抗击至5月1日失守。日军第12军旋以一部沿平汉铁路南进,主力转向西进,寻找第一战区主力决战。第31、第4集团军予日军以打击后,于5、6日分别撤往伏牛山、韩城。至5月9日,西进日军攻抵龙门附近。随即以一部进逼洛阳,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进攻。同日,由许昌南进之日军第27师团,与由信阳附近北上之第11军宫下兵团(相当于旅)在确山会师,打通平汉铁路南段。同日晚,日军第1军以8个营从山西垣曲(今古城镇)强渡黄河,攻占河南英豪、渑池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东西分进。至5月14日,与西进日军击退第36集团军和刘戡兵团,包围洛阳。
  5月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团一部)攻击洛阳,守军第15军配属第94师依托城防工程,顽强抗击一昼,使敌攻击受挫。华北方面军令第12军司令官指挥第110师团一部、坦克第3师团主力、骑兵第4旅和菊兵团攻击洛阳。守军孤军奋战至5月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

 

                                      洛阳保卫战:

 

守卫洛阳的是武庭麟将军领导的15军和94师。武庭麟是伊川人,副军长姚北辰是洛阳县人,所领15军官兵多为豫西人。因此,这支军队不愿看到家乡的沦陷,保家卫国的激情高涨,武庭麟号召大家要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5月7日下午2时,15军接到14集团军命令:一、着15军军长武庭麟统一指挥94师担任洛阳之守备;二、着94师死守洛阳城,15军即占领洛阳外围既设阵地,协同94师固守洛阳10至15日。   15军接受固守洛阳的任务后,立即对洛阳的布防进行研究。洛阳周围原有阵地是按12个团的兵力构筑的,而目前全军只有7个团(15军4个团,94师3个团),兵力严重不足。经过研究,决定把整个阵地划分为西工、邙岭、城厢3个地区加以固守。接受命令的当天,军部即给所属各部队下达命令:一、94师担任城厢区之守备,并另派一部占领唐湾、东马坡之前进阵地;二、64师担任西工区之守备,并派一部占领兴隆寨之前沿阵地;三、65师担任邙岭之守备,并别派一部占领破陵冢、前后李村、蒋沟之前沿阵地。军直属炮兵营附野炮第3连在岳村、葛家岭、上清宫、庄王山、史家沟地区占领阵地。炮兵的火力配备必须能向十里铺、后海资、北陈庄、石碑凹、三山村、聂湾、安乐窝地区射击,特别强调要把主火力指向聂湾、东陡沟到三山村方面。   各部队接到命令立即行动,8日拂晓已全部到达新的防区,进入阵地,构筑、加固工事,进行战前准备。   同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电令武庭麟为洛阳警备区司令。
5月9日
  5月9日,日寇第1军由垣曲渡过黄河,侵占渑池后兵分两路。一路攻克新安,从西翼进逼洛阳,一路西犯陕县、灵宝、卢氏。同时,洛宁、伊川、嵩县、偃师、孟津相继沦陷。洛阳成为一座孤城。
5月11日晨
  5月11日晨,敌人向64师驻守的西工防区发动进攻,先后在下池、七里河、兴隆寨、翟家屯、小屯等地进行激烈的战斗。在两天的激战中,我守军伤亡过重,兵员严重不足。为了节约兵力继续战斗,12日晚上遂令该师放弃西工阵地,占领新的阵地。
13日
  13日,敌人已攻占了周公庙。西工阵地放弃后,重新调整了64师与65师的防地。64师主要防守邙山南麓史家屯经苗沟、烧沟到城西北角关帝庙一线,65师主要防守邙山望朝岭、营庄、上清宫、庄王山、后洞一线。他们利用邙岭的梯田斜坡、悬崖壕沟及各村民房修成枪眼,用混凝土和砖石修筑隐蔽火力点,以散兵壕和交通沟把各个火力点连接起来。在火力点外面架设铁丝网,挖防坦克壕,在防坦克壕附近埋设地雷。15军的两个师凭借这些半永久性工事迎击敌人,固守邙岭,与敌逐村逐地进行争夺,多次进行白刃格斗。5月22日,敌以63师团、坦克第3师团、骑兵旅团及野添兵团等数倍于我守军的兵力猛攻洛阳。当日午后,飞机给15军投送蒋介石20日手令:“着仍固守洛阳,勿轻信谣言,至迟一星期,我必负责督饬陆空军增援洛阳。”根据这一命令,15军再次变更部署,除东、西车站各置有力一部保持据点外,该军主力全部撤入城内,与94师合力守卫城厢。但是,蒋鼎文、刘峙抗拒执行驰援洛阳的命令。   城厢是洛阳的最后支撑点,也是洛阳保卫战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为了便于守城,洛阳城外挖有宽约6米、深7米至8米的城壕,壕内引来流水,形成一条人工护城河。城区各街巷挖有宽、深各2米的壕沟,壕沟上边再以麻袋、沙土或砖石堆积成高1.5米,宽1米的墙壁。22日夜15军撤入城区后,23日即对城厢的防区重新调整。94师守东半城、东车站与南北大街,64师守西门、西南隅、集道街、幸福街、古香巷和河洛中学后巷至南城基;65师守西车站及西北隅。军部设在义勇街,指挥所在宝城银楼。64师师部在西南隅,65师师部在复旦中学。
5月23日
  5月23日,日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以“防止洛阳古城毁于战火”为名逼迫白马寺的僧人给中国守军送去一纸劝降书,当场遭中国守军司令武庭麟将军严辞拒绝。当日争夺城厢的战斗全面展开。敌人炮兵在安乐窝、周公庙、西关、火柴公司、苗家沟、庄王山、上清宫、葛家岭、五里铺、下园街等处,遍向城内及东、西车站轰击。一天之内向城区发炮约8000余发。当日夜晚,敌人攻城兵力已增至3.5万余人,战车400余辆,野山重炮、机械炮120门,调兵和运送弹药共动用汽车1000余辆。
24日拂晓
  24日拂晓,除敌机多架飞抵洛阳上空轰炸、扫射、散发传单外,五六千敌人向94师守卫的东半城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中午12时,敌120门火炮向城内轰击,炮弹如雨,暴露的工事及房屋均被摧毁。敌在炮火的掩护下,战车300余辆,分6路由西南城角、西门、西北城角、东北城角、东门、东南城角向城内猛攻。敌主力集中在西北城角和西南城角。午后3时,94师防守的东北城角和65师防守的西北城角同时被攻破。4时,专署及复旦中学等处均发现敌人。5时,敌战车经北大街进至十字街口。守军各级指挥系统被逐段隔绝。在指挥中断情况下,守城官兵利用民房和敌人进行巷战,逐街逐巷进行争夺,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日暮后,全城进入混战状态。经过激烈战斗,共毙伤敌人8000余名,15军官兵也伤亡3000余人。在无法坚持战斗的情况,当夜下令,命各部夺路出城,到洛阳城外集结待命。

洛阳沦陷
 
25日,未退出城的部分官兵在十多处街巷与敌血战,终因人数太少,力量悬殊,洛阳沦陷。
死伤人数
  在保卫洛阳的整个战斗中,共击毙日军20000余人,我军阵亡11000余人,受伤被俘三千余人。突围后,我军仅存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洛阳民众在日军的轰炸中被炸死近万人。

 

在日军第12军主力西进后,第五战区第55军、第十战区豫南挺进军等部,向平汉铁路南段实施袭击,一度收复确山、漯河等地,以牵制日军。6月2日,第一战区主力、第八战区一部发起反击,战至中旬,将日军逐至陕县、洛宁、嵩县、鲁山一线,双方对峙。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国军损失兵力近10万!

 

                                   ②长衡会战

 

  1944年5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团、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衡阳-来宾)为目标,向长沙、衡阳地区进攻。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2个军共约40万人,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4月27日,日军以5个师团由湖南华容、岳阳、湖北崇阳沿湘江两岸和湘赣边山区分三路发起攻击,以3个师团集结于湖北监利、蒲圻待机。另以1个团又5个营进至江陵以南松滋河沿岸进行牵制,以掩护军右翼。防守新墙河的第20军予日军中路第68、第116师团以持续抗击后,转至湖南平江以东山区待机。防守崇阳东南山区的第72军、挺进纵队对日军左路第3、第13师团逐次阻击,迟滞其行动。防守益阳的第73军抗击日军右路第40师团。6月1日,日军中、左路强渡汨罗江,突破河防阵地后,分路向捞刀河、浏阳河进攻。守军第37军采取边抵抗边后撤的战法,撤至浏阳附近山区待机。至6月14日,日军相继攻占沅江、益阳、浏阳。
  6月16日,日军第34、第58师团、第68师团一部攻击长沙城区。第4军坚守至6月18日下午,伤亡殆尽,长沙失陷。第九战区为阻敌深入,保卫衡阳,从6月20日起向日军发起反击,至6月27日,将日军左、右路分别阻滞于醴陵、湘乡;对日军中路在渌口、衡山间虽给以打击,但未能阻止其南进。6月28日,日军第68、第116师团攻击衡阳。守军第10军(4个师)依托工事以正面和侧面火力掩护,连续实施反冲击,战至7月2日,予敌以重创,迫其停止攻击。
  7月11日,日军第68、第116师团得到增补后,以15个步兵营、12个炮兵营第二次攻击衡阳。守军以固守阵地与机动防御相结合,加强阵地间的互相支持,实施短促近战和反冲击,战至7月20日,迫敌再次停止攻击。其间,被阻滞于湘东山区的日军第3师团先后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创。后在第27、第34师团和第13师团一部支援下,战至月底,始突破围阻。
  8月4日,日军第11军集中4个师第三次攻击衡阳。守军抗击至8月8日,伤亡惨重,且孤军无援,被迫放下武器,衡阳陷落。

 

                                        衡阳保卫战: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很少有以少抗多并歼敌数倍于己的战役。而1944年6-8月的衡阳保卫战正是其中之一。在这次战役中,日本动用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对一个地区进攻所使用之最多的兵力.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整个抗战史上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 ...

1944年6月23日,日军向衡阳发起第一轮进攻。方先觉指挥第十军英勇搏战,多次击退日军攻势。日军第一次总攻中,瓦子坪阵地被敌突破,守卫该阵地的第三师第七团第三营李桂禄营长就地正法。官兵闻之肃然,此后无一敢退缩者。26日,日军占领衡阳城东湘江东岸的机场,并迂回至衡阳之南,截断衡阳守军的退路,从衡阳之西、西南形成了对衡阳的包围。27日,渡过湘江之敌猛攻,进抵欧家町、黄茶岭,向停兵山、高岭、江西会馆主阵地猛攻。守军决心与敌人拼至最后一颗手榴弹。28日,停兵山、高岭据点守军全部牺牲,无一生还。日军被歼亦不下千人。28日-30日,日军进攻时施放毒气。守卫五桂岭阵地之第七连,除不在阵地的特务长、炊事员4人外,全连80余人中毒身亡。抗战中国民革命军英勇抗战日机对衡阳城狂轰滥炸,城内囤积的粮弹,多被焚毁。第十军官兵英勇抗击,击毙日军无数。日军第68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及其参谋长负重伤,其他联队长、大队长被击毙数人。28日-7月2日,战斗激烈异常,昏天黑地,5天中日军一再遭受损失,不得不于7月2日暂停进攻。   7月11日,日军继续进攻,12日,攻占虎形巢。日军第二次总攻,改行重点攻击。但守军不畏牺牲,坚守阵地,抵抗极为顽强,往返冲杀,对敌逆袭,与日军反复争夺一些要点。张家山小高地,失而复得三次。至15日,守军退西禅寺、张飞山,改守第二线。日军攻击重点从衡阳西南转向城之外廓。16日,市民医院南端高地失陷。日军攻击转向西北郊。17日,日军对衡阳城猛烈轰炸,逐次夺取城郊据点,压缩包围圈。16日至月底,双方对战,寸土必争。第十军官兵伤亡达70-90%。医药品缺乏,轻伤者自愿重返第一线,伤势不轻但能行动者,自愿留在阵地,宁愿以激烈的战斗麻木自己。日军进攻衡阳付出了重大伤亡,又有联队长一名、大队长六名被击毙,但仍难以进展,不得不于19日再次停止进攻。21日,敌佯装退兵,引诱守军出击,又空投“归来证”,向第十军诱降。第十军识破敌之诡计,将“归来证”予以焚毁,决心苦战,与衡阳共存亡。   第八团在争夺战中,半日之内连升的5个营长,均先后壮烈殉职衡阳保卫战中,各级军官身先士卒。第八团五桂岭争夺战,半日之内连升了5个营长,均先后壮烈殉职。葛先才师长亲冒毒气,率部恢复张家山阵地。周庆祥师长在草桥北来雁峰附近苦战5昼夜,始撤守草桥以南核心阵地,被称为“核心劲旅”。   在保卫衡阳作战中,7月27日、8月2日,中国空军两次向衡阳城内投下蒋介石的手令,令方先觉军坚守衡阳城待援。但日军拼力堵截支援衡阳的中国军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第十军伤亡极大,连杂兵夫役亦抽调投入第一线战斗,状极惨烈   衡阳守军顽强死守。相持至8月1日,日军又猛攻西禅寺。迄3日拂晓,西禅寺守军阵地失而复得3次,伤亡惨重。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第十军伤亡极大,连杂兵夫役亦抽调投入第一线战斗,状极惨烈。   日军自第二次总攻后,仅夺得小部分阵地,无大的进展,损伤却更惨重。衡阳久攻不下,日本中国派遣军甚感不安,日本大本营也极为不满。日本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增调兵力,亲自指挥进攻衡阳之战,以5个师团之兵力,于8月1日集结于衡阳外围。此时衡阳城内伤亡惨重,粮弹匮乏。城内士兵只能吃烧焦的米煮成的糊饭,佐以盐水。阵地附近池塘的鱼虾浮萍均被采食一空。受伤士兵无药品疗治,只能用盐水洗伤口,用废纸破布包扎,伤口多化脓,溃烂生蛆,重伤者无法救治待死。   8月3日,日军对衡阳大肆轰炸,4日晨开始第三次总攻击。在日军猛攻下,坚守衡阳城一个半月的第十军已疲弊异常,难以再战。8月5日,周庆祥师长主张突围,但城内伤患六千多人,无法随军行动,方军长决心继续死守。方先觉军伤亡极大,阵地多处被毁。7日,日军从衡阳城北门突入。是日,方先觉与各师长联名,向统帅部发出“最后一电”:“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咱们来生再见!”   方先觉第十军官兵守卫衡阳城达47昼夜,在日军猛烈攻击下,顽强拼搏,坚守待援,直至阵地全毁,伤亡惨重。8月7日夜,方先觉派参谋长孙鸣全与日军谈判,停止抵抗。衡阳于8月8日陷落。在整个衡阳保卫战中:国民党军战死7000人,击毙日军13500人!

此战日军伤亡超过12万。国军死伤超过15万人!


                                               ③桂柳会战


  桂柳会战堪称是日军及国民政府军公认抗日战争里最凶猛惨烈战役,特别是桂林攻防战,在日军参谋本部汇报:日军在10天战事阵亡17000士兵,大佐9名全部阵亡!30名中佐仅4名存活,22名少佐也全部阵亡!漓江水面血红,浮尸中日军双方尸体达5公里!日军阵亡中佐残存日记以颤抖笔触写:从南京天堂掉到地狱!1944年8月,日军侵占湖南衡阳后,为准备进占广西桂林、柳州,日军成立第六方面军,以冈村宁次为司令官,出动第11军6个师又1个旅,于8月29日由衡阳沿铁路向湘桂边界推进;以第23军2个师又1个独立混成旅,于9月6日由广东清远等地沿西江向广西梧州进攻,另1个独立混成旅由广东遂溪向广西容县进攻。
  9月10日,冈村宁次奉命指挥第11、第23军、第2飞行团(飞机约150架)和第2遣华舰队一部,共约16万人,在南方派遣军一部配合下,以打通桂越(南)公路为目标,向桂林、柳州进攻。中国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9个军、2个桂绥纵队、空军一部(飞机217架),共约20万人,在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的3个军支援下,以分区防御抗击日军。9月14日,日军第11集团军攻占全州,随后调整部署,准备攻击桂林。9月22日,日军第23军陷梧州,至10月11日相继攻占平南、丹竹和桂平、蒙圩。
  第四战区上将指挥官、素有诸葛亮外号的桂系名将白崇禧用兵智谋胜过冈村宁次:鉴于全州地区日军尚无行动,遂调整部署,将所部编组为桂林、荔浦、西江3个方面军,南宁、靖西2个指挥所,以大部兵力国军第31军桂系中将军长贺维珍部2万兵力固守桂林,集中一部兵力先击破西江方面之敌。10月21日,第64军配属桂绥第1纵队向进占桂平、蒙圩之日军独立混成第23旅实施反击;另以第135师等部向平南、丹竹攻击,策应反击。战至10月28日,日军第23军主力逼近武宣,中国军队遂停止反击退守武宣。与此同时,日军第11军突破桂林、荔浦方面军的防御阵地,主力于11月4日进抵桂林城郊;一部向柳州进攻。11月7日第四战区将3个方面军编组为左、中、右兵团,集中兵力保卫桂、柳。11月9日,日军第40、第58、第37师和第34师一部,向桂林城发起总攻。
  同日,日军第23军第104师、第11军第3、第13师突破中央兵团的防御阵地,攻向柳州。11月11日,防守桂林城区的第31军大部牺牲(1万3千兵),小部7千残兵突出重围,桂林陷落;31军131师少将师长阚维雍拒绝撤退,于阵地拔枪自尽忠烈殉国,美国陆军航空队支持战机30架及桂林机场遭日军击毁;坚守柳州城区的第26军伤亡过半,奉命撤离,柳州失守。随后,日军第3、第13师沿黔桂铁路(都匀-柳州)向西北进攻;第23集团军沿柳邕公路(柳州-南宁)向西南进攻,11月24日攻占南宁。

 

                                    桂林保卫战:

 

桂林城外防御战斗

       1944年10月28日,日军15万人马大举进攻桂林,就此桂林保卫战开始。

       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风山、猫儿山等四个据点进攻,驻守这里的桂军2个营700余官兵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风山、猫儿山等阵地失守,日军开始直接进攻桂林城,并且派登陆艇试图从水路攻击桂林,桂林守军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日军曾经27次冲入桂林市中心,都因为陷入巷战的泥潭使得损失惨重而不得不撤出,日军曾经想从漓江迂回进攻桂林,但是被桂军准确的火力杀伤大半,地方民团敢死队甚至身上绑上手榴弹划着竹排去炸毁日军的登陆艇,日军仅仅在漓江上就付出了阵亡7000余人的代价,在水上战斗激烈的同时,城区巷战也始终处于白热化状态,日军第58师团师团长在日后的战报中称: “我师团在桂林遭到了广西当地土著武装的顽强阻击,这些土著武装的装备虽差,但是极为凶悍,至死决心甚浓,其勇猛为我军远远不及,我军士气低落到极点……”日军下级军官也有过这样的记录:“自小听说之桂林景色宜人,为世之罕见,但今日我军遭到了自战争以来最凶猛的抵抗,城中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队900余人在战役结束后仅剩70余人,且多为伤兵,在战后从敌军死尸上发现桂林之敌军的武器竟然大多为我国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枪,如此简陋的武器居然令我们遭受到如此巨大的伤亡,虽为敌人,但亦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从此也可以看出日军伤亡之大和士气的低落,

日军毒气攻城

11 月7日,日军见强攻伤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攻击桂林各处守军阵地,守军中大多数没有见过毒气,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伤,其中800名桂军士兵(多为伤兵)在七星岩抵日军数日,日军在损失了近千人后向七星岩内施放毒气,七星岩内桂军官兵大量中毒,日军此时冲入其中,很多桂军士兵用剩下的一点点力气射击日军并同日军肉搏,但终因中毒后力竭和弹尽粮绝而全部牺牲。

在整个桂林保卫战中,国民党军共计20000人阵亡,日军战死近18000人!


  11月28日,日军南方派遣军第21军一部从越南突入中国,向广西绥渌(今属扶绥)进攻。沿黔桂铁路进攻的日军至12月2日攻至贵州独山,遭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部队的反击,撤回广西河池。12月10日,日军第21军与第23军各一部在绥渌会合。至此,大陆交通线全部打通。此战日军死伤近10万人!国军损失15万人!

 

  结果和影响:
  从战术上来看:日军战死近150000人!击毙国民党军近400000人!虽赢得惨胜。但夺占空城数座,却因抽调日本大阪、太平洋50万以上驻军至中国,陷入泥淖,短短1年内战死近15万人伤残超过10万!兵员损失非常惨重.豫湘桂会战是日军战略上的大失败、大错误,此战直接导致太平洋战争失败,日本几乎亡国。但中国军队也没好到哪里去,在不到10个月内连续丢失河南 湖南 广西 三省,直接损失正规军近50万人,战役结果让美国政府大跌眼镜,异常失望

 

 

 

                                        湘粤赣战役    

 


  湘粤赣战役为抗日战争晚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江西、广东、湖南等省交接边境。
  1945年1月,日军为打通粤汉铁路(广州至武汉)南段及破坏中国空军基地,集中4个师团、两个独立旅团,在第6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向湘粤赣边区及海陆丰地区进攻。第7战区两个集团军、一个守备区、第9战区7个军又两个师,在赣州行辕主任顾祝同统一指挥下,阻击日军进攻。1月11日,江华附近的日军第40师团向第9战区部队驻地乐昌、砰石进攻。守军第4、第37、第99军务一部分别阻击日军。银盏坳地区的日军第104师团向北进攻,19日陷清远。耒阳日军第68师团向南进攻,第9战区暂编第2军、第99军协力抵抗。21日,日军进至郴县以南地区。日军第40师团于15日击退守军后与第68师团会攻郴县、良田。守军99军等部据守城垣与日军进行巷战。此时,日军第40师团一部袭占乐昌、砰石。沿北江北进的日军陷英德后继续突进,于铁路沿线展开激战。守军一面固守曲江、郴县、宜章、九峰等地,一面调整部署。24日,北江方面的日军先头部队进抵曲江城郊,该城守备区第187师奋力抵抗。26日,第99军退出郴县。27日,日军陷宜章,九峰,并以一部策应对曲江的围攻,守军虽奋勇阻击,终被优势的日军攻陷。至此,400余公里的铁路全部为日军控制。29日,湖南团队乘日军向粤汉路进攻之际,连续收复新田、亍远,临武、蓝山等9县。30日,第37军一部克复九峰,向乐昌进迫,与日军第40师团发生激战。2月2日,新编第20师又克良田,北迫郴县。3日,暂编第54师克复宜章,并协同第4军攻克砰石,复将铁路要点控制。4日,日军大举反击,相继占领永兴、良田、宜章,砰石,至14日日军又控制了铁路全线。守军不断在铁路沿线反击,双方伤亡均重。茶陵日军第27师团于1月12日开始东进,第9战区第58军先迎击于高陇附近,后转移至莲花。日军另一部由茶陵、安仁南进。守军第44军予以阻击。17日,日军陷莲花。第9战区今第58军一部抵抗,主力转移至宁冈以北地区。22日,日军第27师团陷水新后继续向遂川进攻。守醴陵的第72军向永新攻击,第58军主力由罗埠向东,以第183师由百嘉向西夹击日军。25日,双方展开激战。28日,日军续向南进,30日陷遂川。2月1日,日军陷始兴,3日陷南雄。第7战区以第63军奋勇抵抗,掩护主力向龙南、定南地区转移。日军续向大庾进攻,破守军第4军一部阻于梅关地区。4日,日军第27师团突破第3战区第25军第40师和第108师防线后,进至赣县西北城郊。守军第72军尾追该部日军,与第4军一部至赣县固守,同时破坏机场。5日,日军陷大庾,续向新城进攻。6日,日军陷赣县,一部东攻茅店,被守军第108师击退。陷赣县的日军,为策应第40师团作战向西进攻。8日,东西两面日军会师于新城。粤东的日军为策应第104师团作战,于1月13日以其驻增城的独立第8旅团东犯。第7战区独立第20旅及挺进支队迎击,并逐次东撤,博罗、淡水、惠阳相继失守,最后阻日军于横沥,平山地区。22日,日军海军陆战队一部于平海、新城附近登陆,进犯海丰;同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9旅团自潮汕向西进犯,以策应惠阳方面的日军作战。守军海陆丰守备队和第186师分途迎击。日军于24日、25日攻陷海丰、揭阳和陆丰。26日,日军北攻汤坑,被守军击退。
    此役,日军虽一时打通粤汉铁路南段,破坏了赣南空军基地,但未能击溃守军主力,故不能有效地控制该地区。此次会战日军战死8000人!

                                           

 

                                  豫西鄂北会战    

 


  开始于公元1945年3月21日,结束于公元1945年5月
  日军为击破豫西、鄂北的中国军队,破坏平汉铁路南段交通、飞机场,解除对武汉侧背的威胁,1945年3月,日军第12集团军司令鹰森孝、鄂各地集结4个师以上兵力,约7万人,附坦克百余辆,骑兵2千人,各型飞机106架,分别集中在鄂北荆门以北地区到豫西舞阳、叶县、鲁山、洛宁各附近地区,并将主力保持在南阳东北,以有力一部于汉水右岸,另一部于洛宁附近地区,向卢氏进攻,威胁陕东。配合该集团进攻的还有当阳的第34集团军之第39师,由荆门攻占襄阳、樊城、谷城;策应第12集团军进攻的有驻山西的第1集团军一部,从黄河以南的陕县进行出击。
  为粉碎日军的企图,军委会第5战区司令刘峙,以主力确保南阳东南地区,以有力部队于泌阳、方城地区及在襄阳、南漳以南持久抵抗 ,适时撤至湍河、丹江之间地区与底决战。令第1战区胡宗南于南召、李青店及长水镇一带阻击敌人,摧毁其攻势;令第10战区李品仙袭击平汉铁路南段日军,破坏交通;令豫西、陕南各基地空军协助第1、第5战区作战,然后将日军包围在豫鄂陕边区歼灭之。
  鄂北方面 3月21日,日军第39师等部由荆门地区向北进犯,至29日陷自忠(今宜城)、南漳、襄阳后,以一部攻谷城,策应老河口作战。守军第59、第77军各一部反攻南漳,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至4月10日,迫使日军放弃南漳。
此时,进抵谷城以南之日军遭守军沉重打击被迫后撤。中国军队分路追击,至18日日军退回原阵地。
  豫西方面 3月22日起,日军第12集团军向豫西进攻。24日,守军抗击后放弃象河关至李青店一线阵地西撤。26日,日军以吉武支队(相当于旅)攻南阳,主力分向老河口、西峡等地进攻。骑兵第4旅快速前进,27日攻占老河口飞机场,继向老河口镇进攻时被守军击退。迄28日,日军第115师陷邓县县城及以西的李官桥,随即以主力进攻老河口,战至4月8日占领该地。之后,日军改取守势,第五战区部队不断反击,至5月1日,双方隔汉水对峙。
  日军第110师、战车第3师攻占内乡后,又分别于3月30日和4月1日陷西峡、淅川(今老城镇),即向重阳店方向攻击。守军第31集团军主力奋勇阻击,激战至7日击退日军进攻,先后歼日军4000余人。随后,双方逐次增援,战斗激烈,至5月下旬日军伤亡惨重,被迫撤至西峡等地转入防御。
  此外,由日军第110师一个团组成的豫西地区队于3月23日从洛宁西犯,至4月9日被第4集团军一部击退,随即大部转向西峡方面,余部在长水镇附近地区与守军对峙。
  
此战中国空军从3月22起,以空军1、3、4、11大队及中美混合团,配合1、5战区,阻止日军前进,并对日军后方的新乡、郑州、许昌、南阳一带进行攻击,对其交通给予极大破坏,从3月22至5月31日,中国共出动飞机1047架次。
  此战历时72天,日军以战死2.2万人的代价占领豫西并控制老河口空军基地。
        

顶一下(122 写日记 339957 114621
上一篇:思念一个人下一篇:只因为,你不在。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