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水交汇便融合,山与山相连却成阻隔。心与心可以相通,但面孔对面孔却常常阻隔。陌生人板着面孔,你绝对不会有遇上知己的感觉。事实上,每一个陌生人都可能是你的知己。你不妨回想,你与朋友成为知己之前,何尝不是陌路人呢?生活就是这样奇怪,你不能确定这一辈子该与谁好,与谁不好,有时很要好的朋友,转眼成了最疏远的人;有时千里传书、万里传音的人,反而最知己心。科技发展,信息传递已经很便捷,但心灵的沟通仍然没有改善。人的基因图可以通过电脑扫描出来,但心灵的思想至今没有破译的工具。我们不知道今天会想到什么,明天又会想到什么,甚至对于过去,我们在不同时候、不同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体悟。我们仍然只能说人与人的沟通是机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做是很盲目的。例如街上美人回眸一笑,男人在后面便以为是对自己有意,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美人回头笑,可能仅仅是后面一辆三轮车上载着一面大镜而已。
男女爱情历来被讴歌,以为是心灵与肉体的完美结合。果真如此?肉体的结合或者完美,但心灵的结合谁也难以确定。两情可以相悦,两心未必相通。爱情与理解的关系是:我以为我理解他,所以我爱他。这仅仅是你以为。他理解的你,并不是你自己;你理解的他,也不是他自己。你仅仅是他自以为是的你,他也仅仅是你自以为是的他。卓文君当垆卖酒时,她能够理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么?男女之间的所谓心灵相通,其实不过是思想上暂时的相互妥协。爱情是美丽的,这美丽正是出于双方虚构出来的理解,是一种飘渺的美,正如星星之所以美丽,是由于我们无法达到的距离及黑暗的衬托。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男女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女双方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理解。实际上,如果男女的思维方式一致,根本上不会产生阴阳相济的爱情,尽管我们常常错觉真正的爱情来自双方的完全理解。举个例子,外国人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自己看自己的文化,角度是不同的。爱情产生于各自的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你从你的角度看他,觉得很好;他从他的角度看你,也觉得很好,于是你们便相爱了,以为彼此都了解对方了,于是两情相悦,获得一致的愉快。有个笑话,说聪明人看见傻子,大笑一声:哈!这人真傻!傻子看见聪明人,也大笑一声:哈!这个人真傻!在思想层面上,聪明人与傻子显然是不同的,但他们获得同样的优越感。幸福来自一种体验,与智慧无关,与理解无关,爱情亦然。
爱情不是思想结出的果实,而是热情燃起的火焰,热情一旦消失,火焰也随着消灭,难怪许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爱情不过是烟水云雾,是飘渺的美,是救不活的虚幻。
爱情是什么?是救不活的虚幻……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