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革”中被抄流落旧书摊的老相册,一位同样在“文革”中遭受抄家之苦的读者,一段将心比心之后希望老照片物归原主的朴素情怀,引发了记者连日来对画中人的寻访(详见晨报1月6日、8日、9日、10日、11日、14日第三版)。前天,从一张照片背面的题字推测,当年相册中的一个婴儿很可能名叫周维藩。
周维藩,你在哪里
昨天中午,记者接到读者魏先生的电话,说他很多年前有一位朋友叫周维藩,今年大约70来岁。由于很久没有联系了,所以只记得他好像住在北新桥明亮胡同6号。 记者立刻赶到北新桥明亮胡同6号。住在这里的一位女士说,她家已经在这儿住了30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叫“周维藩”的人,不过这条胡同15号倒是有一户姓周的人家。明亮胡同15号的人家说,他们家的确姓周,但并没有“周维藩”这个人。 于是记者又拨通了魏先生的电话,他对记者说,印象中的周维藩原来在南郊农场工作,后来调到了农业部,“文革”时期去了新疆喀什工作,90年代初期退休回到了北京。他们两人几年之前联系过一次。 这本记录了往昔美好回忆的老相册能否物归原主,那位买到老相册的好心读者的心愿能否实现,记者将继续查访,也希望读者继续提供线索。考虑到相册年代久远,几十年来物是人非,读者不必局限在农业部或者水利部,凡是熟悉或者认识周维藩的读者请拨打1362▲▲▲▲▲,我们大家共同寻找相册的主人,完成这个美好的心愿。晨报记者 张大天
周维藩,你在哪里
上一篇:画中人可能是另一家下一篇:记*在树叶上跳舞的金光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