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读过《红楼梦》的人,更欣赏薛宝钗,欣赏她大家闺秀的性格,却不喜欢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孤芳自赏。可我总觉得林黛玉比薛宝钗更可爱,更有个性。
林黛玉才气过人,很想在众人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人们几乎都偏爱薛宝钗,聚餐、列名单总是先薛宝钗,后林黛玉。林黛玉对此便会记在心中,嘴边也冷不丁冒出些不满之句。而薛宝钗不会这样,她只会说些讨人喜欢的话,哄得皆大欢喜。但,薛宝钗的内心一定是很累的,活得比较虚伪。她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被大观园中的各种规矩、人情世故、等级地位所束缚、压抑着,她只会默默地生活,并信奉这些东西,而不象林黛玉走出来,指出自己的不满。这样说来,林黛玉就更真实些。
从林黛玉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叛逆。虽然,她依旧生活在大观园,在这里索要生活必需品,仿佛离不开这里。但在她内心深处厌恶这个地方,倦腻了繁复的客套、礼仪往来。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就来自那颗叛逆的心。如果她与众生一样循规蹈矩,默默吞忍生活中的不如意,那么她就会安于现状,便没了“愁”没了“感”。正是因为叛逆,她才多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陈旧的厌恶。她鄙夷大观园里的人,惟独认可自己和宝玉,她想用自己的才华一鸣惊人,得到众人的认可,但终未如愿。这就是她的孤芳自赏。
贾宝玉之所以与林黛玉志趣相投,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中都有叛逆的影子,可是只是“影子”而已。他们确实需要良好的环境,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在封建社会中新事物很难扎根,更难生长。一切事情在封建社会中只会像排好了队伍一样有条不紊地延续,不会有什么新鲜可言。于是,这“影子”不得不消融,这正是悲剧产生的原因。倘若空气更活泼一些,那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了。
我欣赏林黛玉的这种叛逆,喜欢她鲜明的个性。新时代不需要一味地循规蹈矩,新的事物应不断产生,烦腻、陈旧的东西应该快快消逝,人们心中抹不去的旧观念应该革新。生活可以更美好。
《红楼梦》人物系列谈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