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被出名”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一个主要的文化现象。很多普通人通过各种方式一夜成名,然后迅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这些人被称为“*”。许多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对他们津津乐道,甚为追捧,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网上。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民,这些人有的是在校大学生,有的是超市收银员,有的是草根艺术家,甚至有人是乞丐。芙蓉姐姐通过在网上传播自己的出位照片而混了个脸熟,慢慢积累人气,并不断地以出位言论吸引大众的眼球以致最终被大家所熟知。而犀利哥则是一个流浪街头的乞丐,自从他的照片被人传到网上后,由于他的穿衣甚有品味、造型颇为有型、身世极为离奇而一度而被网民热情追捧。
被出名网http://www.juexiang.com是个很有发展的网站,该网站是一名叫“不同往昔”的个人站长所创建的web2.0社交网站,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网友可以在“网络家园”板块方便快捷的把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传上网与好友分享,被出名网实现了朋友圈及网友圈之间快速的交流和互动。这使得某个人物或事件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整个网络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时间聚焦万千的目光。这使得“被出名”有了技术上的可能。
被出名网的建立迎合了普通民众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意识,是另外一种自由。 一旦某个能够契合广大网友兴趣点的事件现身被出名网,无数网友的合力就可以使得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注目的中心。眼下“犀利哥”、“凤姐”、“芙蓉姐姐”等“被出名”人的时兴话题,造就的*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并非人力可以扭转。在这繁花似锦中,有人看厌了中伤和争吵而倍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有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如鱼得水。
“被出名人”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因为这些名人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众自身的某些趣味和品味。“被出名人”正是大众某些方面的兴趣和品味的经过强化后的集中体现,是大众隐藏在现实生活下的真实个性的外在表达,是大众自身的一个侧影。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被出名人身上都有青春时尚的特点,如犀利哥的穿衣品味(正是这种品味和他作为一个乞丐的地位的反差才引起了大众的兴趣),如奥巴马女郎的优雅(正是她那一脱外套的优雅和特殊场合的反差而引起了大众的兴趣),正是这种青春时尚的特点契合了年轻人的个性和兴趣,这些“被出名人”才能流行。有一些*具有鲜明的个性,如网络音乐人许嵩,他的低调,他的专注于音乐,得到了很多90后的喜欢和追捧。 但是,芙蓉姐姐,凤姐等无厘头的表演,过多关注只会使公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低俗,越来越散失高雅的趣味,越来越沉沦于娱乐至死的状态中不能自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出名人”也有其消极的影响。
因这些“被出名人”的个性彰显对年轻人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被出名的*不过是把一般年轻人身上的个性发挥到极致而已。我们所做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有62%的调查者选择了*对他们有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个性的自由表达。 所以,被出名网的建立,本身是个性化自由发展的需要,反过来,它又是为促进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也是一个循环,并且是一个积极地循环。要实现这个循环,被出名网——亟待“被出名”。作者:被出名网 原载:http://www.jue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