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中,“欲望”一词始终都是贬义的,它背后所隐藏着的,是深深的陷井和无底的深渊,一不小心身陷其中,则会进入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欲望有很多种。佛家说人有五毒,即贪、嗔、痴、慢、疑,圣经里也有十戒的说法。在普通人的眼里,则可以概括为心理和生理上的欲望。孔子说:“食色,性也”,就非常浅显地道出了人类最为原始的欲望和需求。当然,每一个人对于欲望的追求又会有所偏重,有人为了权力和地位可以不顾一切,有人为了争得金钱和美色不惜将一切抛诸脑后。
总的来说,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追逐着欲望。历史在不断地推进,人类也在追逐欲望中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人的欲望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类对欲望无尽的追求。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
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低。
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
……
在体会这首诗在嘻笑中所带给我们共鸣的同时,我不禁被人类那种强烈的占有欲深深地震撼了,也更加深刻地领会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人类的欲望也在不断地膨胀、升级,人心的不足就如同一只想吞下大象的蛇,永远沉浸在无法满足的痛苦之中。
所有的人都知道,鹊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其实也一样,睡不过八尺,食不过升米,却为何将非要人为地将自己深陷于更迭的欲念之中,而无法自拔?既然已经明白贪多无益,又何必非要求得好上加好、多了更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即使我们享有再高的声誉和地位,即使我们占有再多的金钱和财富,在我们死去的那一刻,除了对人生快乐的体验,却仍旧什么也带不走、抓不住,只好摊开双手,无奈地离开人世。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尝试着用理智来克制欲望,安然地享受人生的和谐。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寓言:一群猩猩特别嗜好饮酒,喜爱穿着木屐模仿人走路。聪明的猎人掌握了猩猩这一习性后,便在林间放置了美酒和木屐。猩猩见了,骂道:“诱我也。”先是不予理睬,继而谨慎试探,最后还是经受不住欲望的诱惑,穿上了木屐,喝得酩酊大醉,成了猎人的俘虏。
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面对欲望的诱惑,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战胜它。只有战胜了欲望并不为其左右,我们才能尽情地体验人生的快乐。而一旦欲望之蚁蛀蚀了理智的堤坝,毫无疑问,我们将成为欲望的俘虏。
其实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太高,也并非所有的豪华和奢侈都能带来人生的快乐。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可以给我们提供各种方便和享受,但如果过分追求,则会变成一种负累和奴役。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一箪食、一瓢饮就可以给他带来满足;对于寒冷的人来说,一身棉、一炉炭也可以给他带来快乐;对于一个求知若渴的人来说,或许只要一本书就能够带给他无穷的快乐与满足。
生活得简朴一些,要求得简单一些,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人生;避免追逐欲望带来的烦恼,从激烈的竞争中解放出来,我们才可以更加从容地体味人生。
林则徐说过: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所谓无欲一身轻。只有战胜欲望,才能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更加自由的空间,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喜悦与快乐。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